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白寿彝讲历史.先秦秦汉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840176
  • 作      者:
    白至德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白寿彝讲历史(先秦秦汉卷)》是先秦、汉卷。书中将“白寿彝讲历史”及“历史链接”两个板块作为全文前呼后应;以中国通史之“通”贯穿全书;“点拨历史人物”是全书的核心内容,所选人物都是中国通史中具有代表性的风云人物。通过描写他们的事迹,阐述历史兴衰的规律。
展开
内容介绍
    《白寿彝讲历史(先秦秦汉卷)》白寿彝(1909—2000),字肇伦,又名哲玛鲁丁,河南开封人,回族。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先后执教于云南大学、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致力于中国民族史、中国史学史及中国通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学步集》、《历史教育和史学遗产》、《白寿彝史学论集》、《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中国史学史论集》等,主编有《中国通史纲要》、《史学概论》、《回族人物志》、《中国史学史教本》、《中国通史》等,视野恢宏,器识卓越,是著名的历史学家。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节炎帝与黄帝
    【白寿彝讲历史】
    人物的研究一开始还往往带有传说成分,这是因为人类历史研究一般是从传说时代开始的。
    这些传说,不管在具体事件上的真实性如何,但在总的方面却也反映了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已经进行农业生产但还没有显著的阶级分化的氏族社会里,治水i耕稼和防御是极重要而又极困难的大事情。因而在这些方面取得成就的人物就被群众当做神人般的英雄来颂扬。对英雄的颂扬是先民传述历史的最古老的形式。世界上有不少英雄,都曾有过类似的情况。在中国史学史上,这种颂扬的方式在阶级社会里还被继承下来。
    远古传说里所颂扬的英雄人物,差不多都是为了群众服务的劳动者的形象。他们对于自己的劳动,都好像只是简单地去做自己应做的工作,并没有表现出有什么要求报偿的企图。
    远古传说里的英雄人物多具有神的属性。
    在传说中,正确的知识是跟各种迷信掺杂在一起的。但在中国史学史的形成和发展中,多学博闻成为学习历史的传统的目的之一,这在远古传说的传播中可说已经萌芽了。
    中国人骄傲地称自己是“炎黄子孙”,把黄帝和炎帝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把他们所在的地方誉为“世界华人的老家”,认为他们是中国人从蒙昧进入文明的开创者,是中国人的根。
    炎黄自远古时代(原始社会)而来,应从古老的神话和传说说起。近代史学家以考古的成果书写了中国远古社会的历史,解析了中国远古人类之谜。
    一、古老的部落
    在中国远古时代,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散布在中原及周边地区各地。相传,渭水流域有两个著名的部落,一个部落是姜姓,另一个部落是姬姓,它们的首领分别是炎帝与黄帝。
    炎黄氏族,这是两个近亲部落,它们结成了部落联盟。它们的活动地区,由渭水流域,后来沿着黄河两岸向东发展,达到今山西省、河南省、河北省一带。据《国语·晋语四》记载:“昔少典娶于有娇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少典、有娇、炎帝、黄帝,都是中国原始社会的氏族名称。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的祖先女修,吞了燕卵生了大业,大业娶了少典氏,生了柏翳(即“伯益”)。少典与大业都是原始社会人物,但传说中的少典与大业所在的年代相距甚远,大业又怎么能娶少典氏之女呢?因此,这里所指少典也是国号,不是人名。炎帝、黄帝是两大氏族,是少典、有娇两个氏族的后裔,并不是说炎帝、黄帝是少典氏的儿子。炎帝、黄帝两个氏族由于居地不同,因而姓氏各异,并非人物。那么炎帝、黄帝是中国很早的原始社会极为重要的“人物”,也因是两大氏族。至于“人物”是拟人化了,是自古以来人们对炎帝、黄帝的崇拜而神化并塑造成为偶像的结果。
    炎帝、黄帝,在社会发展的阶段,处在原始社会的晚期。因中华民族的历史有一百七十万年之久,其中原始社会很长很长,炎黄时代仅仅反映了原始社会最短而距今最近的一个阶段。
    炎黄族属,始终把炎黄奉为祖神,建有庙陵用来崇祀。在渭水上游姜水(今岐山东南)的清姜堡,有神农(实即炎帝)庙。姬水在何地不详,但在渭水支流,北洛水中部(今称黄陵县)有黄帝陵。北宋以前诸书均认为黄陵在汉阳周(今子长县)。这些都只是传说,却反映了炎、黄两氏族的居地及其活动区域:炎帝氏族以渭水流域为最早活动中心;黄帝氏族以姬水为发祥地,黄陵在北洛水流域。
    炎黄族居住地处中原沃野、气候温和,宜牧宜农。他们活动中心区域逐渐向中原扩展,并在中原建立了氏族部落。姜姓族属在中原所建部落,多在今河南黄河以南地区,在殷周或更早些时期,已发展成为强大的氏族部落。其重要而可考者,如:申(在今河南唐河县境),吕(在今河南南阳市境),许(在今河南许昌市境),厉山(在今湖北随州,临近河南省)。但也有的分布在黄河以北,并散见于今山东境内者,如:共(在今河南辉县境),齐(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县境),州(在今山东城阳),向(在今山东莒县南)。姬姓族属向东发展,约在黄河以北及河北平原区域,直至鲜虞(正定)、蓟(北京),也都为黄帝之族属。但终究文献不足,难以说清楚,有待于史学的进一步研究。
    二、首领和神的儿子们
    在传说中,炎帝部落是古代农业的开创者。虽然在此之前原始农业已经出现,但在经济生活中还不占有主要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不断增多,仅仅依靠渔猎已无法保证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炎帝部落发明了耒、耜等农具,培植出最早的谷物粟,所以炎帝氏族往往又被称为“神农氏”;“神农尝百草”,发明了医药,使古代中国人开始懂得用草药医治病痛;还发明了五弦琴,创作了乐舞,每当举行祭祀活动的时候,人们伴随着琴乐,载歌载舞,报答天地养育的恩德,祝愿来年风调雨顺、农业丰收。黄帝部落的发明就更多了,几乎遍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黄帝发明了房屋、蚕丝、衣服、舟车、文字等等,据统计,在各种传说中,黄帝和他臣下的发明创造就有二十多种。例如,相传文字的发明者仓颉就是黄帝的史臣。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农牧阶段,这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在农牧以前,是“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一个时期”。农业牧畜,“是学会靠人类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一个时期”。(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炎黄族为首并在其他族共同协力下,展开了与洪水的搏斗。治理水患是经过长期艰苦斗争才取得胜利的。传说中称颂的首领尧和舜,都被说成是黄帝的后代。共工氏族居地,正是洪水泛滥的地方,经常与洪水搏斗。《国语·周语下》说共工“壅防百川,堕高堙庳”。这是说他铲平高地,以其土堙塞池泽,筑堤防。这种办法,当时还是比较有效的。在最早的传说中,共工是治水英雄,把他看成可以翻天覆地旋转乾坤的神人。
    共工治水以后,又有鲧治水。鲧继承了共工氏族治水的经验,筑堤堙塞洪水,后人把堤叫做鲧堤,但最终遭到失败。禹又继承了鲧的事业,以疏导洪水为主,最后治理了水患。大禹治水的故事,反映出了人们重视客观实际并懂得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总结经验。前人的失败并非结束,而是后人走向胜利的起点。
    大禹与洪水斗争的顽强精神非常感人。他亲自率领群众,手持橐、耜、耒、■,疏导河川。他的手指磨去了指甲,腿上磨去了毫毛,生了偏枯之症,但他仍在大风暴雨中不停地工作。十三年没见妻子,三过家门而不入,至今仍作为佳话传颂。传说他为开通水路,把神物应龙调来协助;为开凿险阻山路,自己化身为熊,做了人所未能的工作。他为人民受尽了辛苦,但他终究治平了洪水,所以他死了以后,成为社神——主持山川的神祗,始终受着人们的崇祀。
    禹为治水的英雄,他的出身也是个奇迹。相传禹母叫修乙,她吞食了薏苡,生下了禹。另有一传说,禹父鲧,死后三年,其尸不腐。后来有人剖开禹父鲧的尸体,禹问世了,这是多么神奇呀。总而言之,后人讲禹,就不是父母所配而生,定有神奇诞生的经历,也应为古老的神话和传说。禹是成功的,后来便成了夏王朝的始祖。同禹一同治水的契、后稷、大费,后来也分别成了商王朝、周王朝、秦王国的始祖。中华历史不断延续,世代出英雄。
    远古时代,除炎黄族属集团外,还有东夷族属集团、苗蛮族属集团和百越族属集团等大的族属集团,它们组成了当时的中华大民族。
    传说中,蚩尤为夷人中著名的首领,其中还有太昊和少昊。夷人居住在东方的一些部落,其活动范围,初始在今山东省的南部。后来向四周发展,北到今山东省的北部和河北省的南部,西到今河南省的东部,南到今安徽省的中部,东到大海。夷人以造弓矢闻名,并善战。故“夷”字形似背弓之人。蚩尤就曾与黄帝在涿鹿之野,打过仗。这个地方相传在河北省境内,但也有其他多种说法。这次战争打得时间长,又很激烈。蚩尤神乎其神,能呼风唤雨。黄帝更胜他一筹,派了天女下凡,驱散风雨,最终制胜。蚩尤死后,升天为星宿,即“蚩尤之旗”。黄帝和蚩尤也都被后人尊奉为“战神”。当然美妙的神话还有许许多多,如射下九个太阳,只留下当今的一个太阳的神射手羿;绳索编网,为打猎捕鱼的伏羲;炼成五色石补天除妖的女娲等,都被后人赞为神仙,他们都是夷人。
    在神话传说中,炎黄族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中以及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都处在一个先进的地位。这种“天下为公”和“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世代相继,并以此为荣。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中国人就已经开始了祭祀炎帝和黄帝的活动,直到今天,这一活动仍在延续。世世代代的后世子孙对文明先祖的追念,融会成一条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川流不息。
展开
目录
引言
第一篇  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
第一节  炎帝与黄帝

第二篇  商周奴隶制国家
第一节  商汤王附商纣王
第二节  周武王

第三篇  东周初年和春秋战国时期
第一节  管仲
第二节  孙武
第三节  孔子
第四节  墨子
第五节  商鞅
第六节  老子及庄子
第七节  孟子
第八节  屈原
第九节  蔺相如
第十节  荀子及韩非

第四篇  秦汉时期
第一节  秦始皇赢政
第二节  李斯
第三节  汉高祖刘邦及项羽
第四节  萧何  张良  韩信
第五节  刘恒  刘启
第六节  贾谊  晁错
第七节  刘彻
第八节  董仲舒
第九节  卫青  霍去病
第十节  张骞
第十一节  苏武
第十二节  桑弘羊
第十三节  司马迁
第十四节  霍光
第十五节  王莽
第十六节  刘秀
第十七节  张衡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