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秦汉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55190
  • 作      者:
    田昌五, 安作璋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秦汉时期的历史,故书名《秦汉史》。这个时期包括秦朝、西汉、新朝、东汉共四个朝代。如果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最后并灭六国算起,至公元220年汉献帝禅位为止,这个时期共441年。为了不致割断历史脉络,《秦汉史》将追溯秦国的由来和发展,特别是商鞅变法至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下限则推至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秦汉是中国封建社会奠基的时代,后代的许多社会制度都渊源于秦汉,特别是秦到西汉时期。因此,秦汉史历来都是学者所重视和研究的领域。新中国建立以后,史学界讨论的五个重大历史问题,即:古史分期问题、封建土地制度问题、农民战争问题、汉民族形成问题、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有四个涉及秦汉时期。此外,还有学者认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于战国秦汉。由此可见秦汉史受重视的程度。所以,在以往的断代史研究中,秦汉史的文章和论著也是比较多的。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统一的秦皇朝(公元前221年——前202年)
  第一节 秦国的由来和称霸一方
  一、秦族的来源和秦国的建立
  秦国的祖先生于东方,而其后世则崛起于西方。传说帝颛顼之苗裔孙名女惰者,她吞玄鸟卵而生子大业,是为秦之始祖。颛顼即高阳氏,从秦公大墓出土器物铭文之“高阳有灵”可知,秦人的确是奉颛顼为祖神的。大业有子大费,“与禹平水土”,“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伯翳。舜赐姓赢氏”。这位伯翳也就是和禹子启争位的那位伯益。传说他是皋陶的儿子,故有云大业为皋陶者。而皋陶为少皋子,后来秦人“立西畴,祠白帝”,祭的就是少皋金天氏。这些神话传说人物,除“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外,几乎全是东方古夷人系统的。所谓“大业取少典之子”,则曲折地反映了秦人西迁后之史影。
  “大费生子二人:一日大廉,实鸟俗氏;二日若木,实费氏。其玄孙日费昌,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由此可知,伯翳之后分为两支:大廉和若木。前者为鸟俗氏,即信奉鸟神的氏族部落;后者为费氏,即后来之费国,其地当今山东费县境。析而言之,则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钟离)、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惰鱼氏、白冥氏等等。它们多半建国,延续到春秋时期。
  费昌生当夏代末年,曾助汤灭夏,为商汤之御者,属于臣族。“大廉玄孙日孟戏、中衍”,在帝太戊时也同样成为臣族。自此以后,它们世代有功,得受封为诸侯。“其玄孙日中涌,在西戎,保西垂。生蜚廉。蜚廉生恶来。”所谓“或在夷狄”,主要指这一支。例如,中濡之父胥轩已杂于西戎,被称为戎人了。
  “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蜚廉走死,葬于霍太山。他的另一个儿子季胜生孟增,“孟增幸于周成王,是为宅皋狼”,即后来汉代西河郡之皋狼县。其孙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穆王”,“穆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为赵氏”。这就是后来赵国的祖先。
  蜚廉之后仍居西垂者,传五世至大骆,因造父之故也蒙姓赵氏。大骆嫡子成继保西垂,另一子“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沂渭之间,马大蕃息。”于是“邑之秦,使复续赢氏祀,号日秦赢”(今甘肃秦安县)。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统一的秦皇朝(公元前221年——前202年)
第一节  秦国的由来和称霸一方
一、 秦族的来源和秦国的建立
二、 统一关中和秦穆公独霸西戎

第二节  商鞅变法和泰国的扩张
一、 商鞅变法和秦国的勃兴
二、 从惠王到昭王的扩张活动

第三节  秦皇朝的建立
一、 六王毕 四海一
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三、 巩固统一的各项政令

第四节 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 农业
二、 手工业
三、 商业

第五节  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统一
一、 统一岭南
二、 统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三、 征伐匈奴

第六节  从秦末农民战争到楚汉战争
一、 秦的暴政
二、 陈胜、 吴广起义
三、 反秦斗争的继续发展与秦朝灭亡
四、 楚汉战争与汉朝的建立

第二章 西汉前期的政治和经济(公元前202年——前141年)
第一节  西汉的建立及其稳定
一、 定都长安
二、 恢复统治秩序
三、 剪除异姓王、 分封同姓王
四、 吕后称制与吕氏集团的覆灭
五、 黄老政治与文景时期的繁荣

第二节  财政政策和经济发展
一、 农业政策和农业的发展
二、 弛山泽之禁与手工业的进步
三、 商业的发展和抑商政策

第三节  政治与法律制度
一、 中央和地方官制
二、 法律制度
三、 土地、 赋税、 徭役制度
第四节  皇权和封国的斗争
……

第三章 西汉皇朝的鼎盛时期(公元前140年——前49年)
第四章 西汉后期阶段矛盾的加剧和新朝代汉(公元前48年——公元25年)
第五章 东汉前期的政治和经济(公元25年——105年)
第六章 东汉后期的社会危机(公元106年——184年)
第七章 统治阶级的混战与东汉灭亡(公元184年——220年)
第八章 秦汉社会生活(公元前221年——前202年)
第九章 秦汉思想文化
后记
再版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