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语正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042053
  • 作      者:
    刘倩, 鲁竹[译注]
  • 出 版 社 :
    华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刘倩,女,1972年生。四川人。2003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br>    鲁竹,女,1968年生。四川人。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展开
内容介绍
    《国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记载了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年)征犬戎,下迄周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智氏,共五百多年的历史。从编撰体例上看,《国语》属国别史,全书二十一卷,分为《周语》三卷、《鲁语》二卷、《齐语》一卷、《晋语》九卷、《郑语》一卷、《楚语》二卷、《吴语》一卷、《越语》二卷。本书是一本通俗易懂解读《国语》的精品读本。
展开
精彩书摘
  一 富辰谏襄王以狄伐郑<br>    襄王十三年①,郑人伐滑②。王使游孙伯请滑,郑人执之④。王怒,将以狄伐郑⑤。富辰谏日⑥:“不可。古人有言日:‘兄弟谗阋⑦,侮人百里⑧。’周文公之诗日⑨:‘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若是则阋乃内侮,而虽阋不败亲也。郑在天子,兄弟也。郑武、庄有大勋力于平、桓⑩;我周之东迁,晋、郑是依;子颓之乱,又郑之繇定⑩。今以小忿弃之,是以小怨置大德也,无乃不可乎!且夫兄弟之怨,不征于他⑩;征于他,利乃外矣。章怨外利,不义;弃亲即狄,不祥;以怨报德,不仁。夫义所以生利也,祥所以事神也,仁所以保民也。不义则利不阜,不祥则福不降,不仁则民不至。古之明王不失此三德者⑩,故能光有天下⑥,而和宁百姓,令闻不忘@。王其不可以弃之。”王不听。十七年,王降狄师以伐郑。<br>    【译文】周襄王十三年,郑国攻打滑国。襄王派遣大夫游孙伯赴郑,请求郑国撤兵,郑国竟然将他扣押。襄王大怒,准备借助狄师讨伐郑国。大夫富辰劝谏说:“不能这么做。古人有句话说:‘兄弟之间尽管有争执,但也要共同抵御外敌。’周文公也有诗说:‘兄弟们在屋内争吵,在屋外却同仇敌忾。’这么说来,兄弟之间的摩擦属于内部纠纷,虽然不和睦,也不会伤害亲情。郑国国君对天子您来说,有兄弟之亲。从前郑武公、郑庄公曾为周平王、周桓王立下过汗马功劳;周室东迁,也主要依靠的是晋国和郑国的帮助;子颓之乱,又是由郑国平定的。如今因为小小的怨愤就翻脸不顾前情,是以小怨恨而废弃大恩德,恐怕是不可以的吧!况且兄弟之间的恩怨,不应该招来外人插手;外人插手,就会使外人渔利。公开兄弟之间的怨恨而让外人得到好处,是不义;抛弃亲情、依靠狄人,是不祥;以怨报德,是不仁。举动合义方可生利,行事吉祥才能侍奉神明,怀仁秉德才能保育万民。不道义就不能获得丰厚的利益,不吉祥就得不到神明的佑助,不仁德就不能使百姓归附。<br>    ……
展开
目录
卷一 周语上<br>一 祭公谏穆王征犬戎<br>二 密康公母论小丑备物<br>三 邵公谏厉王弭谤<br>四 芮良夫论荣夷公好专利<br>五 邵公以其子代宣王死<br>六 虢文公谏宣王不籍千亩<br>七 仲山父谏宣王不可立戏<br>八 穆仲论鲁侯孝<br>九 仲山父谏宣王料民<br>十 伯阳父论周将亡<br>十一 郑厉公与虢叔杀子颓<br>十二 内史过论神<br>十三 内史过论晋惠公必无后<br>十四 内史兴论晋文公必霸<br>卷二 周语中<br>卷三 周语下<br>卷四 鲁语上<br>卷五 鲁语下<br>卷六 齐语<br>卷七 晋语一<br>卷八 晋语二<br>卷九 晋语三<br>卷十 晋语四<br>卷十一 晋语五<br>卷十二 晋语六<br>卷十三 晋语七<br>卷十四 晋语八<br>卷十五 晋语九<br>卷十六 郑语<br>卷十七 楚语上<br>卷十八 楚语下<br>卷十九 吴语<br>卷二十 越语上<br>卷二十一 楚语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