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后现代主义与史学研究:一个批判性的探讨:a critical study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8029874
  • 作      者:
    黄进兴著
  • 出 版 社 :
    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黄进兴,1950年生于台湾。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1973)、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1975)、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1983)。现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学术咨询总会执行秘书、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大学历史系兼任教授、台北市孔庙管理委员会委员、香港中文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通讯研究员、日本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合聘研究员,历任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兼任教授、“中研院”史语所史学组主任等职务。
展开
内容介绍
    《后现代主义与史学研究》精选一批有特色的选修课、专题课与有影响的演讲,以课堂录音为底本。整理成书时秉持实录精神,不避口语色彩,保留即兴发挥成分,力求原汁原味的现场氛围。希望借此促进校园与社会的互动,让课堂走出大学围墙,使普通读者也能感知并进而关注当代校园知识、思想与学术的进展动态和前沿问题。
展开
精彩书评
    此时此刻,史学应该有所坚持,拒绝自恋的倾向,切莫顾影自怜。在某些角落里, “历史之死”的呼喊固然响彻云霄,但史学必须勇往直前,穿透魔镜去追寻新的世界,而非找寻己身的映照。
    ——法国年鉴史家勒华拉杜里(Emmanuel LeRoy Ladurie)
    每一种主义都是对历史的误解与死亡。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浮光掠影的“泡沫史学”,固然可以喧腾一时,终非可久可大的春秋志业。所以,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中国历史的素材,从中创发量材适身的研究途径,以求真正地提升中国历史的理解。
    ——黄进兴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章  反人文主义的史学:福柯史观的省察
    若要推举后现代的史学祭酒,则法国人福柯不遑多让,他熔后现代理论与实践于一炉。福柯既开风气,复为师;其偌多的史著不啻开启了后现代史学的扉页。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降,福柯勇于开疆辟土,举凡思想史、政治史、制度史、社会史、医疗史无不见其足迹。他以议题新颖、手法独特吸引了年轻一代的史家。近年在大西洋两岸,福柯的追随者比比皆是,影响力于是与日俱增,甚而连带波及中国史的探究。
    虽说如此,他浩大的声势却无法掩盖备受争议的事实。的确,学界对他史学成就的评价,甚为分歧。他的同道对他的学问恭维备至,举其例:法兰西学院(College de France)的同事——罗马史家韦纳(Paul Veyne),即对福柯赞不绝口,至称颂他正在戮力史学革命,系“完美的史家”(the consummate historian)、“史学造诣登峰造极”(the culmination of history)、堪称“最道地的实证史家”(the first completely positivist historian)等等,仰慕之情由此尽见。反之,老派英国史家艾尔顿却把福柯与德里达统归类为“理论贩子”,而加以冷嘲热讽。尤有过之,澳洲史家文沙特尔(Keith Windschuttle,1942-  )如临大敌,视福柯为“历史的杀手”;于其《历史的谋杀》(The Killing of History)一书中,对后现代史学极尽口诛笔伐之能事,福柯自不得幸免。这种两极化的评价,不失为了解福柯史学的切入点。
展开
目录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简体版序)
往事不可追忆(繁体版前言)
第一章  绪论:后现代主义与“历史之死”
第二章  反人文主义的史学:福柯史观的省察
第三章  “历史若文学”的再思考:海登•怀特与历史语艺论
第四章  阅读理论与史学理解
第五章  “文本”与“真实”的概念:试论德里达对传统史学的冲击
第六章  叙事式历史哲学的兴起
第七章  后现代史学的报告(代结论)
附录一  中国近代史学的双重危机:试论“新史学”的诞生及其所面临的困境
附录二  论“方法”及“方法论”——以近代中国史学意识为系络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