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历史的边际与坐标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305217
  • 作      者:
    茅琦著
  • 出 版 社 :
    学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但不是由胜利者决定的。历史中那些不会改变的,将最终推动历史。 本书是关于研究历史哲学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人本主义思想的发展、最初的民主思想、各国史的哲学分界、历史的几个阶段、神的创立等方面的内容。
展开
内容介绍
    作者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国家在同时期比其他国家要发展得快,而另一些则要慢得多?从历史上来看,发展是因为受到了来自于外部,或内部,或内外部同时的压力。比如古希腊在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发展较快,起先是由于周边的原住民比迁移来的希腊人更文明,之后当希腊人遭到波斯人的侵略,内部也发生战争,这一时期诞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伟大的思想家,当亚历山大征服了波斯时,希腊人的外部和内部压力一时没有了,于是他们不再向历史理性的前方发展,当再次受到外部压力时,他们很快被罗马人征服了。罗马人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处在不断的外部和内部压力之中的,开始时他们受到来自亚平宁半岛上的其他部族的压力和内部平民的压力,后来他们与迦太基人竞争,并与地中海东部的国家进行斗争。欧洲人发展较快的另一个时期则是在受到蒙古人侵袭之后,特别是在奥斯曼人侵袭之后的时期,那时的欧洲内部也相互竞争,而二战结束后,安逸的欧洲竟然没有产生过一个伟大的思想者,没有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中国在古代发展得较快的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此时各小国间相互竞争,思想争鸣,而此后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之后,历史的前进在中国极慢,这一时期如同古代埃及一样由于没有外部强有力的挑战,历史在理性上的发展几乎停顿。历史中的这种表现可以称之为接受挑战者发展,无法接受挑战者消亡,没有挑战则停滞。这也是历史的规律。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历史的规律和由来
    第二节  历史的本质
    一、历史的本质及其规律
    历史不以地位、财产谈论人。历史以它的客观真实记录人干了什么,人类的那些理性行为构成了文明史。
    历史被两条线推动前进,而且这两条线是相互协同的。线条之一是宽容。当历史中的圣人能够更加宽容地对待各种事物时,他同时也就包容了更多的想法和哲理,由此促成新思想的诞生。当人们开始拥有一种意识去接受新事物、拥有一种宽容去接纳新事物与过去的不同时,历史也就把新的思想方式推行到实际生活和生产中一一生产方式,即科学技术,是历史的另一线条。宽容和科学是历史的两条线,它们都源于哲学理性。
    理性的宽容和科学的思想都来自于我们的先人提出的新哲理。先贤们通过自己或者由相信他们哲理的人,推行他们的思想,如此往复。历史后来的事业,是思想的进一步创造与再传播的往复:人们有了更准确的哲学观,并且在法律、科学或社会制度等方面推行它。这便是历史:确立哲理(哲学信念)、推行哲理,从而导致历史中发生革命、爆发战争或发生其他历史事件。
    历史,就是创造哲学、推行哲学,以及相同或不同理性阶段的哲学在传播过程中碰撞、冲突、融合、包容的过程。
    历史不是简单的二十六个文明的兴衰过程,用二十六个文明的兴衰来解释历史不过是将历史重新罗列,文明的兴衰是由于对某一层面的哲学信念的增强或消退;历史包括有哲学基础的阶级斗争的过程,但又不仅仅如此;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加快了历史的进程,但交流本身并不能产生哲学,事实上交流就是哲学被创造之后的传播过程。历史还包括战争,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只有极少的几十年是没有战争的。战争的本质就是持不同或相同哲学观念的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暴力冲突,它是历史,但不是阶级斗争。
    用哲学的意识阶段来划分历史更为准确,它既包括由哲学信念而来的哲学传播或倒退(由此决定某一文明的兴衰),也包括被不同哲学所支持的阶级之间的斗争。
    “战争是将我方的意志强加于敌方的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但是历史中的战争,却总是为了土地、水和其他资源等利益而爆发。看看今日的非洲多么落后,它和美国的所谓“民主”是多么格格不入,然而美国却只宣称伊拉克这样的国家是邪恶的(2003年),并发动战争。我们其实明白,在那里,除了找得到政治制度上的借口,还能找到金钱、资源或其他驱动战争的利益因素。单纯的思想意志上的不同,并不会使战争爆发,利益是将政治思想最终引向战争的根源。
    对哲理的探索使人们理智,但为了推行它,就会使用强制力,这时候,往往会用称之为暴力的极端手段来施行他们的哲理。对内,国家有监狱,如果某人或某些人触犯已确立的法律;对外,国家有军队一一这时,国家的生产力成为最终的体现,通过不同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可以决定谁的理念更为正确。相信不同的哲学(广义上的哲学也包括自然科学)以及拥有的生产力(包括产生统帅的潜能),最终将决定战争的结果。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历史的规律和由来
第一节 导引
第二节 历史的本质
第三节 历史的几个阶段
第四节 历史的由来
第五节 文字

第二章 古文明时代:理性的诞生和推行
第一节 导引
第二节 埃及
第三节 神的创立
第四节 美索不达米亚
第五节 法典
第六节 法律
第七节 这一历史阶段的特征
第八节 最初的民主思想
第九节 各国史的哲学分界

第三章 古典时代:我们的思想变得广阔
第一节 导引
第二节 希腊
第三节 罗马
第四节 基督教
第五节 艺术的本质
第六节 历史中的文学及文学对历史的影响
第七节 总结
第八节 各国史的分界

第四章 国家主义时代:自由、平等、博爱
第一节 导引
第二节 远航
第三节 英国革命
第四节 牛顿
第五节 美国革命
第六节 法国大革命
第七节 大革命之后的世界
第八节 南北战争——国家主义
第九节 各国史的分界

第五章 人本主义时代:追求个体的实际平等
第一节 导引
第二节 人本主义思想的发展
第三节 俄国革命
第四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五节 人本主义时代的艺术
第六节 各国史的分界

第六章 无偏见的时代:无偏见的观念引导历史前行
第一节 导引
第二节 美国
第三节 欧洲与中东
第四节 科学与艺术
第五节 世界史的分界
第六节 结语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