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台湾电影
一 世纪印象
电影走进台湾已经一个世纪,从台湾电影的正式制作开始算起也已经有近七十个年头了。一路走来,台湾电影起起伏伏,走过了一条艰难而又坚强的发展之路:有过被威权政治束缚的压抑,有过追寻传统文艺的梦想,有过冲击官方力量的抗争,有过情意绵绵的倾诉,有过合璧中西的辉煌……台湾电影的发展历程,也就是一部台湾现当代社会发展史的缩影。
20世纪50年代:蹒跚起步
1900年,一个名叫“法国自动幻画协会”的电影推广组织将电影介绍到台湾,从此宝岛便进入了电影时代。在日本统治时期,台湾所产影片数量不多,其中还包括相当比例的纪录片。当时台湾很少有人看好电影业,通常是电影拍完了,人们也就散了。此外,由于日本殖民政府的电影检查制度十分严苛,不少台湾人望而却步,因此台湾的电影事业一直都是萧条冷清。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台湾回归祖国。在战后初期,台湾社会动荡不安,经济萧条。国民党政府贪污腐败,霸道横行,终于导致了1947年的“二二八事变”。另一方面,国民党在大陆与共产党的内战中节节败退,最终于1949年逃台。由于国民党政府在大陆时吃够了“左翼”文艺的亏,因此在台湾实行白色恐怖政策。并继续鼓吹反动口号,在50年代推出了一系列的“反共”政宣片,如1951年的《永不分离》,讲述在台的外省人和本省人团结一致,协助国民党政府破获共产党地下党策动的工潮的故事,为国民党的“反共”政策摇旗呐喊。1955年的《黄帝子孙》是由蒋介石特别指示拍摄的,讲述的是一个来自大陆的女教师和台湾青年的爱情故事,强调大陆和台湾在血缘、历史、文化诸方面的联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