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阐释戏剧:戏剧总论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038757
  • 作      者:
    沈炜元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百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孙惠柱,1969年下乡,1977年考上大学,1981年上海戏剧学院硕士,1990年纽约大学博士。曾在北美四所大学教授世界戏剧及剧作、表演、人类表演学十年,任博士生导师和导演,1999年回国。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副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剧协戏剧院校亚太局主任,《戏剧艺术》主编,纽约《戏剧评论》特约编辑,英国《戏剧及表演研究》顾问编委。剧作有《中国梦》、《挂在墙上的老B》、《明日就要出山》、《神仙与好女人》、越剧《心比天高》、京剧《王者俄狄》等,曾在中、美、日、新加坡、挪威等国演出。近著有《第四堵墙——戏剧的结构与解构》、《谁的蝴蝶夫人:戏剧冲突与文明冲突》等;一百三十余篇中英文论文发表于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新加坡等。
    沈炜元,上海戏剧学院戏剧研究员、《戏剧艺术》副主编。长期从事文艺理论、戏剧理论的教学和研究,撰写发表论文二十五万余字.出版专著《艺术:观念与创作》,主编出版论文集《新世纪戏剧艺术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阐释戏剧》所收的文章,第一部分主要侧重对戏剧原理的阐释,第二部分是对当下话剧创作的评说,属于话剧史论的范围,第三部分文章论述的比较宽泛,如果像编杂志一样要起一个栏目名称的话,则可用“戏剧大视野”之类的说法概括。这些论文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戏剧新观念的鼓吹,对戏剧现代品格的呼唤,对人文精神的弘扬。
    顾仲彝、李健吾等老一辈学者论述戏剧冲突、戏剧性的文章,谈的是戏剧艺术的基本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人从极度的文化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不久,本刊发表这样的论文,在戏剧理论建设上起到了打破禁锢,启人思考的作用。以西方现代美学理论来阐释戏剧现象,是建设戏剧理论的重要途径,这是本刊20世纪80年代所发表文章的一个重要方面,胡妙胜先生有关戏剧符号学、顾晓鸣先生有关“母题”在戏剧中的地位等论文是这方面的代表。这个阶段中产生较大影响的当推陈恭敏先生的《当代戏剧观的新变化——答〈戏剧艺术〉记者问》一文。陈恭敏在这篇答记者问中,将正在发生的世界性的戏剧观的新变化概括为从诉诸感情向诉诸理性的转化;从重情节向重情绪的转化;从规则的艺术向不规则艺术的转化;从外延分明的艺术向外延不太分明的艺术转化等四个方面,认为对这种变化作深入的研究,以此指导戏剧实践,我们的戏剧事业才会出现新的蓬勃生机,也才有进入世界戏剧前列的可能。陈恭敏先生的归纳是否全面尽可讨论,但文章中表达出对戏剧理论发展的探索精神,对戏剧新生机的强烈追求,则是肯定无疑的,也是十分宝贵的。
    新时期以来,除了一些偏重于现实主义传统的话剧创作演出外,探索戏剧的尝试、小剧场运动的兴起,以及国外现当代优秀作品的引进演出,使话剧舞台曾经十分繁荣。《戏剧艺术》关注舞台,关注实践,不断刊登及时总结舞台实践经验,对创作中一些倾向性问题作深入评说的高质量论文。本书入选的文章中,有对前卫话剧的评论,有对小剧场戏剧的研究,也有对话剧文体嬗变的阐释。新时期来一些优秀话剧作品的一个共同特征,是以人为本,高扬以自由、民主为核心的启蒙精神。与此相对应,在话剧理论的研究上,不少学者从现代启蒙精神、从审美现代性的角度,对当代话剧作认真分析。董健先生的《论中国话剧的现代启蒙主义精神》、陈坚先生的《论新时期话剧的现代品格》等文章,就是这方面的代表。董健对20世纪80年代的优秀话剧热情赞誉,认为“这十年是启蒙理性不断重建与修复,从而使真正的戏剧精神得到高扬的十年。戏剧的思想空间和艺术空间都得到了空前扩大。那些优秀剧作都洋溢着中国人那种积极、开放、昂扬向上的精神。只有这样,戏剧才会获得真正的现代性——表现出‘人’以精神自由为本的‘狂欢’,实现‘人’在精神领域里的平等‘对话’。”
    当然,戏剧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话剧除了触及人心,通过与观众展开精神对话而提升观众外,也应该发挥它游戏娱乐的功用。新时期以来的那些佳作,莫不兼备启蒙与娱乐这两种功能。然而,这些年来,文化的消遣娱乐功能得以大大发扬,不少话剧也追随流行与时尚,跟在电视等大众媒体后面制造没有深度、缺乏意义、只供观演双方娱乐的文化快餐。有些戏剧理论研究者出于各种考虑,也有对这种现象叫好者。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觉得高扬真正的戏剧精神,为中国话剧的现代启蒙主义精神呐喊是多么的必要。因为我们坚持认为,话剧应该关注人生,应该提升中国人的精神,应该在思想文化领域里,为国家民族的现代化开辟精神之路。
展开
精彩书摘
    谈“戏剧冲突”   顾仲彝
    根据关于戏剧基本特征的论争看来,大多数理论家都同意戏剧冲突是戏剧的特征,只有贝克说感情和动作是戏剧的要素,但他也不否认冲突包括在大多数的剧本里,虽然不是全部。可是动作就包含着冲突的意义在内,没有矛盾冲突就不会有行动,动作是矛盾冲突的具体表现。至于感情,那是文学艺术的共同要素,艺术作品必须用形象来感动人,不是用说教来说服人;所以艺术作品必须有感染力,而要作品有感染力,那么作品里必须有充沛的感情。戏剧比小说或诗歌要有更强烈的感情,更快更直接的感染力,那也是事实,但以感情作为戏剧艺术的主要特性那是不能令人信服的。至于梅特林克提倡所谓“静止的戏剧”,那是资产阶级没落流派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标新立异的产物,是不值得一驳的,甚至于在他自己比较出色的几部戏里也批驳了自己的谬论。以上各家论点都各有长短,但都不够全面,有待我们加以补充和发展。
    “戏剧冲突”这一理论在布轮退耳之前早已有之,不过布轮退耳把它特别强调出来,提高到“基本规律”的高度来看它,那不能不归功于他。在欧洲“戏剧”一词(希腊文dpama,拉丁文drama,英文同)原来的意义就是“动作”。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里一再强调在戏剧里动作的重要性。他说:“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感情得到陶冶。”这里他说明戏剧唯一的表达形式是动作,不是叙述,因为动作才能唤起观众的悲悯和畏惧的感情,如用叙述就不可能。
    ……
展开
目录
总序  孙惠柱
前言  沈炜元
谈“戏剧冲突”  顾仲彝
戏剧性  李健吾
历史剧的历史化与非历史化  吴保和
中西悲剧观探异  乔德文
当代戏剧观的新变化  陈恭敏
戏剧符号学导引  胡妙胜
论“母题”及其在戏剧中的地位  顾晓鸣
史剧关系新探  郭汉城  章诒和
关于东方戏剧的几点认识  刘厚生
悲剧——解脱的艺术  朱国庆
论戏剧结构  周端木
独幕剧戏剧小品探源  孙祖平
西方音乐剧与中国地方戏曲  荣广润
戏剧的讨论  童道明
西方当代社会科学理论对戏剧学的影响  周宁
中国话剧文体的嬗变及其文化意味  丁罗男
意义流失与话语再生——论中国前卫话剧的误读形态  厉震林
熊佛西的定县农民戏剧实验及其现实意义  孙惠柱(著)  沈亮(译)
空间重构、文本新解和观演互渗——论小剧场艺术的若干特征  陈世雄
论新时期话剧的现代品格  陈坚
论中国话剧的现代启蒙主义精神  董健
审美的认同与异趋——鲁迅论梅兰芳新探  陈鸣树
戏剧与人性、人的本质  张传芳  张生泉
当代都市文化略论  余秋雨
中国艺术虚实论  叶长海
关于创意产业的理论思考  贺寿昌
艺术管理的专业属性及其他  宫宝荣
编后记  《戏剧艺术》编辑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