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陶艺的起源与流变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3020446
  • 作      者:
    齐彪著
  • 出 版 社 :
    山东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齐彪,男,安徽阜阳人,生于1972年11月。2001年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硕士研究生毕业,2007年东南大学艺术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供职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致力于陶艺创作与理论研究。作品与论文发表于《美术观察》、《美术与设计》、《设计艺术》、《艺术百家》、《东南大学学报》、《美学与艺术学研究》、《浙江工艺美术》、《中国陶艺》、《中国书画报》、《中国美术报》、《中山日报》、《江西日报》、《人民日报》等。
展开
内容介绍
    “陶瓷”在人类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与人类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功范例之一。然而人类在物质创造的同时,也无时不在进行着艺术审美的创造。这说明,人类有着对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的基本需求,人类祖先在制作第一件陶器之始,也是陶瓷艺术创造的开始。
    从历史的发展可知,“陶瓷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它与其它并行发展的姊妹艺术,有如绘画、雕塑、设计、以及其它工艺美术等有着无法割舍的传承与比照的关系。它们的影响痕迹也就成为了陶瓷艺术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介入,西方“当代陶艺”观念对中国陶瓷艺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陶艺”的概念也一度成为了陶瓷艺术界的新时尚。但对它的理解和认识一直以来还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它所体现的仍然是一种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矛盾与碰撞。诸如“何谓陶艺”,“陶艺与陶瓷艺术的关系何如”等一系列看似不是问题的基本的问题,直到如今未能取得统一认识。
    此外,由于使用上的混乱,加上认知上的不足,“现代”、“现代性”与“现代派”,“陶艺”、“传统陶艺”、“当代陶艺”与“现代派陶艺”等相关联概念相互交织,面目难辨。这些都说明了陶艺理论研究的重要与必要。
    本文从艺术学的研究角度,以陶瓷艺术本身的艺术特征为基本点,从陶艺的起源,与雕塑、绘画、设计艺术以及现代主义艺术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阐述了陶艺的起源与流变。试图解决“陶艺是什么”这一最基本的问题,同时也认识到,艺术理想的实现,不仅需要“艺术自觉”与“文化自觉”,而更重要的则是“人性自觉”。
展开
精彩书摘
    在我国的原始彩陶中,一些图形的含义始终使人难以解读,那双眼紧闭的人面鱼纹,那圆目尽张的鹳鸟、石斧和小鱼,那日、月、山形的标记,似乎都是人们通过想象的产物。而那人面与器皿、兽形与器皿的绝妙组合,更是巧夺天工的艺术创造。还有就是那生育女神、男根崇拜,对人类生殖器官的极大夸张,对人的头部和四肢极大地弱化,充分体现了人类对繁殖的热切愿望。而原始陶器上大量出现的鱼纹、蛙纹无疑也是出于同一目的。而巧合的是,这些却是原始陶器艺术的最精彩的部分。正如张道一先生对艺术想象思维的评价:“不管怎么说,艺术的想象不仅能给现实主义增强活力,更能够独展其长,将艺术推向变化莫测的奇异境界。”①
    3.几何化与符号化——早期抽象主义。几何化、符号化图形在原始陶器艺术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似乎是原始图案演化的一个普遍规律。虽然它们的实际意义大都已无从辨别,但根据原始艺术的发展特点,可以推测出它们产生的几个重要来源的途径。李泽厚先生称原始陶器的抽象几何纹饰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②,是完全正确的(但说它“并非某种形式美”,显然是自相矛盾的)③,它们大都是从传统的图形演化而来,这在前文中已有表述。然而,问题是原始陶器的装饰图形从写实走向几何化、符号化,而何以又从神秘、静谧变得激情跌宕起来了呢?我想是因为:
    ①传统图形在流传、转摹的过程之中的简化。传统图形在流传、转摹时被逐步简化是很正常的,画工为了方便也会便易行事,以致到了后来图形完全地几何化。
展开
目录
炉火正旺——祝三博士抟埴升华张道一
对《陶艺的起源与流变研究》之评语张道一
摘要
绪论
一、陶艺概说
二、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的对象、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陶艺的起源
第一节 陶器的起源
一、人类生活的自然要求
二、“土器时期”与火的产生
三、陶器与编制器的关系
第二节 瓷器的肇始
一、“瓷”的定义问题
二、“原始瓷”与“原始青瓷”
三、陶、瓷同源而异流
第三节 陶瓷艺术的起源
一、人类的“无意识”艺术心理
二、原始陶器艺术中的“功利观念”
三、原始陶器艺术思维的表现形式

第二章 陶艺与雕塑艺术
第一节 陶之初,为塑s
一、“雕塑”释义
二、雕塑与制陶之关系
第二节 亦陶亦塑,非陶非望
一、动物雕塑
二、人像雕塑
第三节 陶瓷雕塑的近代衰落

第三章 陶艺与绘画艺术
第一节 陶饰之始,为绘画
一、“绘画”界说
二、绘画装饰的图案化
第二节 陶瓷装饰绘画与陶瓷绘画
一、陶瓷装饰绘画的形成
二、近代陶瓷绘画
第三节 “青花五彩”
一、“青花五彩”与“墨分五彩”
二、“水墨精神”的社会根源
第四节 民窑青花瓷上的简笔画
一、民窑青花的“简笔”特征
二、“简笔”与“写意”和“抽象”的区别
第五节 民窑陶瓷绘画与市井文化
一、民窑釉上彩绘中的杂剧、小说及历史故事
二、民窑釉上彩绘中的小说插图、版画及年画
三、民窑釉上彩绘中的文人画情趣

第四章 陶艺与设计艺术
第一节 设计概说
一、造物之始
二、工艺与设计
第二节 陶艺的设计观念
一、设计观念
二、设计原则
三、设计忌讳S
四、设计与生活
第三节 传统陶艺的新形式
一、生活陶艺
二、环境陶艺

第五章 陶艺与现代主义艺术
第一节 现代主义艺术
一、现代,现代性,现代派及其他
二、现代主义艺术
第二节 陶艺与当代艺术思潮
一、西方当代陶艺的兴起
二、中国传统陶艺的现代转型
第三节 “现代陶艺”阐释
一、关于名称和定义
二、关于实用性
三、关于绘画性和雕塑性
四、关于工艺性
第四节 余下的思考
一、现象的背后
二、人性自觉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片资料来源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