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篆书技法42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9819334
  • 作      者:
    吴慧平主编
  • 出 版 社 :
    安徽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书法技法讲坛:篆书技法四十二例》:历时2年,专业打造,6000幅图全景展现,历代书法技法。
展开
内容介绍
    《书法技法讲坛:篆书技法四十二例》:书法技法讲坛,书法技法讲坛力避上述技法类图书的弊端,以期还原古代书法技法的本真。本丛书以具有一定基础的书法爱好者:专业学生和教师为读者对象,取中端定位,在撰写和编辑过程中希望达到以下特点和优势。<br>    一、宏观性、客观性、综合性、比较性。本丛书将写作的思路放在书法史的大环境中,每种书体选择书法史上不同时代不同书法家的有代表性的作品lo种,以它们为范例展开比较、分析和综合。立足宏观技法,避免细枝末节,以期通过图片直接客观地反映书法技法的真实状态。<br>    二、以点带面。每种书体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书法家手上,技法会有不同的表达。比如平正,楷书中的<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和欧阳询的《九成宫》、颜真卿的<颜勤礼碑>、赵孟烦的《三门记>皆符合此审美特征,然而其审美内涵却又有差别。耐匕如方笔,<张猛龙碑》和《龙门二十品》则又不同。本丛书旨在通过图例将技法在不同作品中的表现呈现出来,让读者以点及面,了解整个技法史的发展轨迹。<br>    三、以图例说话。本丛书的客观性展示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图例说话,而作者的简明扼要的解说旨在抛砖引玉,对特定技法更多的理解在于读者读懂图例。所以本丛书图例的编辑力求使读者可以直接进行比较和综合等思维活动。本丛书将图例以分类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让读者一目了然,省却读者需整理而费的时间。<br>    本丛书先出5本,分别按篆、隶、楷、行、草5种书体分类。每种书体的技法数量不作硬性的统一规定,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所以每种书体成册的印张数也以行文来定,并不整齐划一。<br>    本丛书历时两年打造,寄托了作者和编者的愿望,即以我们严肃细致的工作态度为读者朋友提供书法技法锤炼和提升的阶梯。
展开
精彩书摘
    第2例 中锋与侧锋<br>    中锋又称正锋,与侧锋相对应,是笔法的根本。它要求主毫必须在点画中间运行,锋开毫平。中锋效果因线质圆融饱满、神气充盈而无浮滑之病,所以中锋用笔被历代书法家奉为圭臬。清笪重光《书筏》中说:“能运中锋,虽败笔圆;不会中锋,即佳颖亦劣。”欧阳修说:“铉善小篆,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曲折处亦当中,无偏侧,乃笔锋直下不倒,故锋在画中。” <br>    ……
展开
目录
总说 篆书源流及技法要领<br>第1例 起笔和收笔<br>第2例 中锋与侧锋<br>第3例 提按<br>第4例 平移、平转与翻绞<br>第5例 圆折与方折<br>第6例 笔势与节奏<br>第7例 线的长度<br>第8例 线的形状<br>第9例 线的肌理<br>第10例 线的力点<br>第11例 线的位置<br>第12例 线的方向<br>第13例 线的韵律<br>第14例 单字的重心平稳、莓右对称<br>第15例 单字的体态修长、主次对比<br>第16例 单字的粗细、收放对比和穿插避让<br>第17例 单字的参差错落、点画呼应和八面拱心<br>第18例 单字的各尽其势、计白当黑<br>第19例 结字——甲骨文<br>第20例 结字——金文<br>第21例 结字——《石鼓文》<br>第22例 结字——《峄山刻石》<br>第23例 结字——《泰山刻石》<br>第24例 结字——邓石如小篆<br>第25例 结字比较——甲骨文与小篆<br>第26例 结字比较——大篆与小篆<br>第27例 结字比较——甲骨文与金文<br>第28例 笔势连接<br>第29例 体势连接<br>第30例 奇异连接——甲骨文<br>第31例 平面的扩张<br>第32例 点、线、面的构成<br>第33例 外接多边形<br>第34例 字内空间和字外空间<br>第35例 空间运动形式——中轴线的摆动<br>第36例 空间的分割与平衡<br>第37例 无纵行无横列<br>第38例 有纵行无横列<br>第39例 有纵行有横列<br>第40例 统一<br>第41例 特异<br>第42例 墨分五彩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