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书法研究.总第一四〇期,傅山与明末清初草书丕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256625
  • 作      者:
    卢辅圣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书画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卢甫圣,齐号蓬莱鹿器室、差毫室、天钥楼。1949年生,浙江东阳人。编审。198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朵云》、《书法研究》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擅长中国画、连环画及美术理论。作品有中国画《旧游》。连环画《钗头凤》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质奖章,藏于中国美术馆。出版有《天人论》、《书法动态论》、《卢辅圣人物画集》。发表论文《历史的“象限”》;主持编纂《中国书画全书》、《中国画名家技法图谱》、《中国绘画研究丛书》、《中国画名家技法图谱》、《中国绘画研究丛书》等大型丛书或套书。与汤哲明合作论文:百年山水画与中国现代艺术思潮,现任上海朵云轩总经理。
展开
内容介绍
  《书法研究:傅山与明末清初草书丕变(总第140期)》为书法研究(总第140期傅山与明末清初草书丕变),《书法研究:傅山与明末清初草书丕变(总第140期)》内容主要包括:汉代书法风格发展的阶段性、二王书法异同论、陶宏景书法年表简编、论王冕的书法艺术等。
展开
精彩书摘
  刘宗超汉代书法风格发展的阶段性
  [内容提要]
  汉代书法风格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汉初七十年的书法发展,继承了秦文化的恭谨与规范特色,楚文化的古朴与神秘气息,而在整体格调上呈现出静穆沉厚的特色。第二个阶段,为汉武帝时期至汉章帝时期二百余年的时间,汉代书法在这个阶段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总体上建立了开张奔放的艺术风格。第三个阶段,为汉和帝时期直至汉末,书法的艺术表现手法趋于完善,艺术风格的主导特色是沉雄大气,这是汉代书法艺术风格的完善期。汉代书法风格发展的阶段性,是由实用书写的需求、主动的审美追求、石材的广泛运用等因素所造成的。
  [关键词]汉代书法风格发展阶段性
  汉代书法在四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丰厚的艺术作品,不但体势各具姿态,而且赖以存身的物质材料也多种多样。其时代风格的形成,实际上是由众多不同时段的具体作品所体现出来的。那么,汉代书法在漫长的演变历程中,整体发展上的轮廓和规律是什么?本文试作探讨。
  一静穆沉厚:汉代书法的初期风范
  艺术的发展是不能截然分段的,也就是说,艺术发展并不随着当政者或年代的更替而截然变化,它有自己的发展规律。西汉初期的书法艺术承接前代发展而呈现出自然的延续状态。这一发展阶段大致为西汉初期七十年左右的时间。汉初七十年,包括高帝、惠帝、高后、文帝、景帝几个时期。这是西汉帝国建立后,社会政治巩固,经济、文化恢复发展的时期。从整体上看,几代统治者均信奉道家思想,实行无为而治的政策,国家处于战后休养生息的阶段。
  汉代书法的初期风格以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简牍为代表。从总体上看,马王堆的造型艺术除了具有浓郁的楚文化色彩外,还受到了秦文化的影响。如果说楚文化的艺术风格是浪漫与恣肆,那么秦文化的艺术风格便是浑朴与谨饬。具体到书法,帛书字体则表现出承接秦代通俗字体(秦代古隶)的特色。这种造型样式总体上呈现出艺术发展的渐变性特点,即在继承浪漫恣肆与浑朴谨饬风格的基础上产生出了静穆沉厚的气息,代表了汉代书法的初期风范。
展开
目录
刘宗超 汉代书法风格发展的阶段性
张国宏 二王书法异同论
赵洪军 陶宏景书法年表简编
寿洪 论王冕的书法艺术
王晓光 傅山与明末清初草书丕变
王忠涛 杨宾《大瓢偶笔》资料整理与考略
孙学峰 清代中叶书法创作的正体化倾向
陈龙国 书法作品中非具象因素辨证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