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书法文化精神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35921
  • 作      者:
    王岳川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可借复本:1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岳川,1955年生于四川安岳,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南大学特聘讲座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学术著作有《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艺术本体论》、“后殖民与新历史主义文论》、《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文艺学美学方法论》、《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中国镜像》、《全球化与中国》、“中国文艺美学研究》,《中国书法文化大观》、《书法艺术美学》、《发现东方》、《王岳川文集》(十卷本,韩国版)等二十余种,在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百余篇。
内容介绍
  《书法文化精神》作者王岳川,在当代书法文化批评方面,王岳川教授近年来发表了多篇讲话和访谈,其触及问题的深度,发人深思。他认为,衡量一位艺术家最好的尺度,就是看他在当下日益盛行的流行文化或泡沫文化前所作反思的深度,以及对历史的深切了解所达到的文化哲学的悟性。只有庸俗的评论家,才会不负责任地对一切新潮的东西都一味地叫好,才会毫无原则地进行短期行为的平面性文化泡沫活动。在现代性的境遇中,艺术家的“真”“伪”之别,在于其是怂恿价值平面化,还是追问思想的深度。当代真正的艺术家,总是一方面通过自己的思想传达笔墨意象,对艺术的深度意义进行视觉化的阐释;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改写,提供个体存在的价值呈述。只有这两方面的合力,方能使作品产生视觉冲击力和思想震撼性,填补平面化时代的体验空白和思想空白,为这个时代及读者对个体存在处境和人类命运的思考,营构起一方有意义深度和视觉力度的文化空间。
  在王岳川看来,当代书法创作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为谁写”、“怎样写”和“写什么”。他认为,书法不能“赶潮”,那会造成一个时代的书法群体在羊肠小道上的拥挤和类型化。当代书法需要学术精神资源,只有当学术进入当代书法的思想和神经之中,民间立场与经典力度、个人色彩与精神境界、市场实现与价值提升,才有一个新的基础或平台。在这个新的基础或平台上所形成的不同书法精神文化进路,是书家个体自己的选择(并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这一点,在多元时代不仅需要,而且也是再正常不过的。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书体源流及其艺术特征
  三 篆书:中国书法精神的自觉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广义的篆书还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等。
  石鼓文是典型的大篆,它是刻在10个石鼓上的记事韵文,字体宽舒古朴,具有流畅宏伟的美。大篆由甲骨文演化而来,明显留有古代象形文字的痕迹。张怀瓘《六体书论》云:“大篆者,史籀造也。广乎古文,法于鸟迹,若鸾凤奋翼,虬龙掉尾,或柯叶敷畅,劲直如矢,宛曲若弓,铦利精微,同乎神化。史籀是其祖,李斯、蔡邕为其嗣。”早期篆书的象形性比较明显,蔡邕《篆势》云:“字画之始,因于鸟迹,仓颉循圣作则,制斯文体有六篆,妙巧入神。或龟文针裂,栉比龙鳞,纾体放尾,长翅短身。颓若黍稷之垂颖,蕴若虫蛇之棼缊。扬波振撇,鹰踌鸟震,延颈胁翼,势欲纵云。”
  小篆,是经过秦代统一文字以后的一种新书体,又称为“秦篆”。它在大篆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同大篆相比,小篆在用笔上变迟重收敛、粗细不匀为流畅飞扬、粗细停匀,更趋线条化;结构上变繁杂交错为整饬统一,字形略带纵势长方,分行布白更为圆匀齐整,宽舒飞动,具有一种图案花纹式的装饰美。张怀瓘《六体书论》:“小篆者,李斯造也。或镂纤屈盘,或悬针状貌,鳞羽参差而互进,珪璧错落以争明。其势飞腾,其形端俨。李斯是祖,曹喜、蔡邕为嗣。”
目录
总序
序 学术与艺术互动
绪论 中国文化与中国书法
上编 书法本体演进
第一章 书体源流及其艺术特征
一 甲骨文:中国书法艺术的滥觞
二 金文:中国书法审美的成熟
三 篆书:中国书法精神的自觉
四 隶书:书法雄强气势的拓展
五 楷书:大气磅礴的艺术境界
六 行书:流丽婀娜中的端庄刚健
七 草书:精神之舞的时间迹化

第二章 书法艺术的基本法度
一 笔法:方圆折转的精微
二 字法:节奏虚实的和谐
三 章法:分行布白的规则
四 墨法:浓淡枯润的韵律

第三章 中国书法的文化精神
一 线条飞动的书法艺术本体特征
二 笔墨意象的精神迹化
三 无言独化的气韵境界
四 美学意境与生命风格
五 目击道存的本体高度

第四章 秦汉书法尚气论
一 秦刻石和李斯小篆
二 汉代书法的众体创新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书法尚韵论
一 钟繇书法转型的历史意义
二 王羲之众体皆精的书法艺术成就
三 王献之书法的艺术境界
四 南帖与北碑的审美风格

第六章 隋唐书法尚法论
一 承上启下的隋代书法
二 楷书尚法
三 草书变法
四 行书立法

第七章 宋元书法尚意论
一 宋代书法
二 元代书法

第八章 明清书法尚趣论
一 明代书法
二 清代书法

中编 书法审美维度
第九章 书法与汉字美
一 从神性到诗性的汉字存在论转换
二 汉语文化圈与汉语思维论
三 书体演变中的汉字艺术世界
第十章 书法与文学美
第十一章 书法与绘画美
第十二章 书法与印章美
第十三章 书法与纸张的链接

下编 书法文化视野
第十四章 西化话语对书法的边缘化
第十五章 当代书法问题与艺术重建
第十六章 书法的文化意义与社会功能
第十七章 中国书法申遗与大国文化形象
第十八章 文化书法与书法文化创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省本级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