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室记
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在敦煌东南,西接鸣沙山之麓,与三危山遥相对。窟东向,壁立十余丈,长可一里许。碧树千章,流水弯环。自敦煌至莫高窟,其间沙漠四十余里,黄沙逆风,不见茎草,至此无复荒索之意矣。窟之东,有上、中、下三寺。上、中寺为僧刹,下寺为道观。上、中寺,其始即唐之三界寺,清道光时,始分为二。光绪年间,道士圆录以藏经致富,建道观,以下寺为中寺,道观为下寺。寺后有巨流,名宕渠。源发于南山,广及十余丈,今则细流数弯,不复成渠矣。
莫高窟之名,始自何时,无可考。按石室所出《唐右军卫十将使孔公浮图功德铭》:“谨选得敦煌郡南三里孟受渠界,负郭良畴,厥田上上。凭原施砌,揆日开基,树果百株,建浮图一所,漠高窟龛图画功德二铺。”又《大蕃故敦煌郡莫高窟阴处士修功德记》:“将就莫高山为当今圣主及七代凿窟。”《孔公功德铭》与《阴处土功德记》皆唐时物。莫高窟(莫又作漠)盖就山名,因以为窟名者。
莫高窟建始于苻秦建元二年(晋海西公太和元年,公元366年)。按《唐李怀让重修莫高窟碑》(在第十四窟内):“莫高窟者,厥前秦建元二年,有沙门乐傅;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杖锡林野,行至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因就此山造窟一龛。次有法良禅师,从东届此,又于傅师窟侧,更即营造。伽蓝之起,滥觞于二僧。复有刺史建平公、东阳王造作相仍(中略),乐傅、法良启其宗,建平、东阳弘其迹,惟甲子四百余岁,计窟至一千余龛。”
《唐李怀让重修莫高窟碑》,立于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其时已至一千余窟,此四百余年间,可谓盛极一时。圣历以后,至五代、赵宋,并有营造,或系新建,或就旧窟更新。世异时移,兵燹相仍,崩毁至多,其尚有壁画者,今惟四百有余窟。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