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艺术形态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305811
  • 作      者:
    (俄罗斯)卡冈著
  • 出 版 社 :
    学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前苏联美学家莫·卡冈是哲学、美学和文化领域卓越的专家。他在1972年出版了《艺术形态学》一书,这是世界美学史中的经典著作之一。在该书的序中,卡冈对艺术形态学作了概念界定:“形态学——这是关于结构的学说。” 本书向您介绍了这部著作的精彩之处;它给美学思想史带来的新东自;其理论价值所在。<br>    艺术形态学位应该在美学中占有比迄今为止更为重要的一席地位。本书即是苏联学术中研究美学理论这个分支的一部分。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编  艺术发展史和方法论<br>    第三章  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前半期西方美学中艺术形态学分析的主要流派<br>    1.思辨演绎流派:从威斯到别雷伊<br>     实证主义思想发展的一个后果是对古典哲学美学(如费希纳所称的“自上而下的美学”)的“造反”,与古典哲学美学的这种思辨演绎法相对立的是经验主义分析法(按费希纳的术语是“自下而上的美学”)。十分自然,新的方法论也要影响到艺术的形态学研究;我们很快即将看到这个具体过程是怎样发生的。而现在我们要指出,尽管在唯科学主义新取向的冲击下古典美学的传统愈来愈退让,它在19世界中期和末期,甚至在20世纪初期,却依然保存着一定的力量。沿着这条途径看来已经提不出什么原则上的新东西,然而在这一时期却创造出了不同程度上令人感兴趣的旧思想的变体和它们的新组合。这些应该受到美学史家的注意。鉴于在不同的国家这个过程都具有某种独特性,所以对于每个民族的分支进行单独的研究是适宜的。<br>    我们从德国开始。那里旧哲学的影响自然比任何其他学地方都要大。在我们感兴趣的具体领域中,这种影响首先在威斯和费肖尔的美学学说中显露出来。<br>    他们的形态学观念的基础是黑格尔的纲要,但是在一点上两个人都对它进行了修改,似乎想在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经典作家们的观点中找到某种折衷。这表现在,这个系统在威斯和费肖尔这里所具有的已经不是在黑格尔那里的单线性,也不是在谢林那里的双层性,而是三层性:诗同其他艺术相对立,它的三个种类的划分同空间艺术存在的三种形式相符合,但音乐也被划分为包括三个种类的独立领域(器乐、声乐和戏剧音乐);然而它却不像在谢林那里处于艺术阶梯的下面,也不像在叔本华那里处于艺术阶梯的顶端,而恰恰处于黑格尔所放的位置——在造型艺术和诗之间。……
展开
目录
    卡冈和他的《艺术形态学》<br>    自序<br>    第一编  艺术发展史和方法论<br>     第一章  从艺术系统的神话概念到对这个系统的哲学分析<br>    1.古希腊罗马美学中的形态学观念<br>    2.中世纪的教义和文艺复兴时期价值的再评价<br>    3.17世纪和18世纪前半期美学中的形态学问题<br>     第二章  包罗万象的艺术“系统百科全书”的形成<br>    1.从巴德和门德尔松到克鲁格<br>    2.从A.施莱格尔到黑格尔<br>     第三章  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前半期西方美学中艺术形态学分析的主要流派<br>    1.思辨演绎流派:从威斯到别雷伊<br>    2.心理学流派:从拉查鲁斯到拉罗<br>    3.功能流派:从泽姆佩尔到弗兰卡斯特尔<br>    4.结构流派:从雅科勃到苏里奥<br>    5.历史文化流派:从丹纳到冯特;从尼采到施宾格勒<br>    6.经验主义流派:从艾伦到门罗<br>    7.怀疑主义流派:从洛兹到莫尔普尔戈-塔利亚布埃<br>     第四章  苏联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史上对艺术的形态学分析<br>     第五章  美学思想史的教训和马克思主义美学中艺术形态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br>    第二编  历史  从原始艺术的混合性到艺术的现代系统<br>     第六章  原始艺术的混合性<br>    1.原始艺术的复功用性<br>    2.原始艺术的“缪斯”形式和“应用”形式<br>    3.原始艺术的种类和体裁的无定形性<br>     第七章  古代艺术混合性解休的历史过程<br>    1.民间创作作为艺术创作的独立形式<br>    2.艺术生产的划出和发展<br>    3.艺术样式形成的过程<br>     第八章  艺术世界界限的扩人和缩小<br>    1.艺术史过程的整合力<br>    2.由于技术基础的扩大形成的艺术新形式<br>    3.艺术创作陈旧形式的衰亡<br>    第三编  理论  艺术作为类别、门类、样式、品种、种类和体裁的系统<br>     第九章  艺术的类别和门类<br>    1.艺术分类的本体论标准<br>    2.艺术分类的符号学标准<br>      a)时间艺术中创作的再现型和非再现型的相互关系的活动性<br>      b)空间艺术中创作的再现型和非再现型的相互关系的活动性<br>      c)空间时间艺术中创作的再现型和非再现型的相互关系的活动性<br>    3.复功用艺术和单功用艺术<br>     第十章  艺术样式及其品种<br>    1.造型创作的样式和品种<br>    2.表演创作的样式<br>    3.语言艺术的样式和品种<br>    4.音乐创作的样式和品种<br>    5.舞蹈创作的样式<br>    6.建造创作的样式和品种<br>    7.混合综合型艺术的样式及其品种<br>     第十一章  种类作为形态学范畴<br>    1.文学中的种类问题<br>    2.其他艺术样式的种类划分<br>     第十二章  体裁作为形态学范畴<br>    1.题材方面的体裁分类<br>    2.体裁按其认识容量的分类<br>    3.体裁分类的价值学方面<br>    4.按照艺术所创造的形象模式的类型对体裁的分类<br>    结束语<br>    参考书目<br>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