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印章:历史与艺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9062532
  • 作      者:
    孙慰祖著
  • 出 版 社 :
    外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孙慰祖,上海博物馆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西泠印社副秘书长兼印学理论与社史研究室主任、上海市出境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孙慰祖主要作品:《两汉官印汇考》(1993年,上海书画出版社、香港大业公司)、《古封泥集成》(1994年,上海书店出版社)、《印章》(1998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孙慰祖论印文稿》(1999年,上海书店出版社)、《中国篆刻全集·汉代卷》(2000年,黑龙江美术出版社)、《邓石如篆刻》(2000年,上海书店出版社)、《唐宋元私印押记集存》(2001年,上海书店出版社)、《封泥:发现与研究》(2002年,上海书店出版社)、《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一中国古代封泥》(200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可斋论印新稿》(2003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可斋论印三集》(2007年,上海辞书出版社)、《陈鸿寿篆刻》(2007年,上海书店出版社)、《历代玺印断代标准品图鉴》(2010年,吉林美术出版社)、《印章艺术概说》(合作,198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古玉印精萃》(合作,1989年,上海书店出版社)、《秦汉金文汇编》(合作,1997年,上海书店出版社)、《印里印外》(合作,2000年,台湾汶采有限公司)、《中国玺印篆刻全集》(编委,1999年,上海书画出版社)、《近现代名家篆刻》(执行主编,2004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当代中国书法论文选·印学卷(1949-2009)》(执行主编,2010年,荣宝斋出版社)、《孙慰祖印稿》(2000年,上海书店出版社)、《孙慰祖印选》(2006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孙慰祖印谱》(2008年,西泠印社出版社)、《印中岁月——可斋忆事印记》(2008年,吉林美术出版社)。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一部全面系统、视角独特、观点新颖的中国印章发展与艺术风格史通论。全书图文并茂,以历代印章的发展为主线,置于正直制度、文字演变、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论述。文中贯穿了作者数十年来形成的有关中国印章史研究的一些重要学术结论,兼具通俗性和可读性。全书文字22万,共收1450件彩图,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所选印例皆为作者精心遴选自国内外博物馆的珍贵藏品(印花采用原蜕制版并均为原大,另标尺寸者除外),具有断代标准品和艺术风格代表作的价值。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是目前第一部全彩图版的大型中国印章史通论性著作,也是一部关于中国印章艺术极具体系性和鲜明个性的专业论著。
  本书的选题与学术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全书共收图片1400余件,其中大量系首次公开发表的国内外博物馆珍藏品,且多具有断代标准和艺术风格代表作的价值,为印史和文物研究工作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研究资料。
  本书不仅是当代中国印章研究具有标志意义的专著,同时也将为海外学者的印章研究视野提供一种丰富、深入且富有个体经验性的思考。
  全书行文活泼流畅,论述绵密且细致入理,兼具学者的严谨理性和艺术家的激情。读者在追随作者思想的触角、深入中国印章发展历程的同时,还将获得文字的愉悦和享受。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印学博物馆馆长 刘江
  本书的显著特点在于:在全面、系统的基点之上,以独特视角、新颖观点揭示中国印章发展史与艺术风格史,将中国历代印章的发展置于政治制度、文字演变、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论述。深入地探究联结于中国印章之中的文字演化、印制递变以及近三千年的社会治乱、政治兴革、经济盛衰、民族冲突与融合,文化风尚变迁等等,解读中国印章的特殊性格,从而阐明何以在其他地区早期印章体系中断、消失之后,中国印章依然独存并沿用、发展至今这一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特殊现象。
  本书体现了作者大量原创学术结论,也吸纳了当代印学学科的最新成果,为中外深入了解中国印章史提供了一部具有学术前沿性和经典意义的专著。
  本书列有玺印、篆刻断代辨伪专篇,为玺印研究者和收藏者提供了鉴真辨伪的方法和依据。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 韩天衡
展开
精彩书摘
  对玺印用途、性质和制度的记载,在战国时代及稍后的文献中比较多见。
  以玺印封存物品。《周礼·秋官·职金》记载:“辨其物之微(美)恶与其数量,褐而玺之。”郑玄注云“玺者,印也。既褐书揃其数量,又以印封之……有所表识谓之褐橥。”所谓“榻橥”,是一种木做的标记牌。这段记载是说职金的职责,在于辨明物品的等级与数量,用木做标记书写清楚,用封泥封存并钤上印章。(图1)
  《周礼·地官·同市》还记载,在商品流通转运环节中玺印作为通行的信验凭证:“凡通货贿,以玺节出入之”。这类玺印,应是经济管理部门的公印,其用意即所谓“检奸萌”和许可流通。《周礼》是战国晚期儒家的作品,对于周代和列国时期制度的记述,许多已被金文、简牍、玺印文字所证实。从湖北荆门包山楚墓出土陶器的封存形况来看,有印、有封泥、有褐,形态已经相当成熟。《周礼》记载在晚周的商业活动中使用玺印是可信的。(图2、3)
  其次,是春秋时期上层社会的交往文书采用以玺印封缄的方法,不使非法拆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公元前544年,“季武子取卞,使公冶问,玺书追而与之。”《国语·鲁语下》也有类似的记载。韦昭注日:“玺书,印封书也。”这就明确了,“玺书”就是用钤印封缄需要传递的文书,以示缜密和信用。《左传》是战国初期的学者根据春秋时代史官记载的史事整理成书的。这一关于春秋时期文书制度与玺印用于非经济关系的最早记载,显然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实际生活中“玺书”和玺印的其他用途,此时当已普遍存在。(图4)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中国玺印的起源与早期发展——先秦
第一节 古代义献中所见玺印的社会应用
关于玺印的起源
玺印的应用及其方式
官印的法定地位与管理制度
第二节 玺印的早期形态与起源路径
殷墟出土铜玺的性质
印模与玺印属性的转变
原始功用的孑遗与官印的出现
第三节 列国纷争背景下的地域印风
列国玺印谱系
战国玺印的艺术表现

第二章 统一封建王朝的形成与秦汉印制的确立——秦汉
第一节 制度之器——秦汉官印的政治性格
授官授印与集权制度
官印的颁授与归缴
民族关系中的地位确证
第二节 走向平正规范——秦代的官私印
秦印形制的新格局
雅化与率意的冲突
第一节 汉代玺印的艺术法则
艺术审美的新阶段
主流风格与类型表现
汉印形制的艺术创意
第四节 秦汉魏晋玺印的学术话题
秦汉宫制地理的新史料
被凝固的民族历史细节
玺印文字与学术疑案

第三章 从因循到恣放——魏晋南北朝
第一节 风规自远——汉印典范的延续
三国分治与印法趋同
印制的重构
雅正中的文化优裕
第二节 书法的演化与印风蜕变
偏安与守望
融合中的新风格
自由与凌厉的趣味
第三节 南北分驰——简率与粗犷
从封泥时代到钤朱时代
北朝印风雄悍
南朝秦汉余辉

第四章 印制鼎革与秩序重建——隋唐五代
第一节 盛世变法——隋唐印系的确立
新印制的成因及其表现
隋唐的御宝制度
素纸朱痕——传世书画与官文书上的印迹
第二节 雅化与世俗化
隋唐官印的新格调
五代时期的楷书朱记
唐代私印的风格分化
第三节 汉唐印风的东传
隋唐印制与奈良时代的官印形态
中国古印与统一新罗时代的印风
奈良、新罗印章形制与铸造工艺
第五章 印风格局的多元演化——辽宋夏金元
第六章 古玺印时代的终结——明清
第七章 文人印章艺术的兴盛——明清篆刻流派
第八章 经典与演绎——近现代篆刻与篆刻家群体
第九章 明清篆刻鉴藏与印章艺术的立体元素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