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智慧故事.三,教育伦理篇.Book ??,Timeless tales of virtues and values:[英汉对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078291
  • 作      者:
    唐庆华(Michael C. Tang)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智慧故事(3):教育伦理篇》是中国智慧的百科全书。不管读者属于哪一个族裔,来自什么文化背景,都会发觉这是一本弥足珍贵的宝典,因为中国智慧属于全人类。通过本书,发现和重温中国智慧的精华,使我满载而归,获益良深。                                                ——前文化部部长、中国著名作家 王蒙<br>    如果你把本书当作一本故事书来读,你会觉得它兴趣盎然,引人入胜。如果你把本书当作一本历史书来读,你会了解到亚洲光辉灿烂的过去。如果你把本书当作智慧书来读,你会获得启迪心智的灵感。<br>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普立策奖获得者 纪思道<br><br>    集三千年中国智慧于一身,融知识、娱乐、实用于一体。<br>    ——英文《中国日报》朱英璜<br><br>    《中国智慧故事》将一个充满魅力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本书内容丰富,从治国之道到治家之道,从兵法到关系学,包罗万象。我相信阅读本书不但能学到很多东西,而且是一种快乐的享受。<br>    ——美国著名作家、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研究员 谭若思
展开
作者简介
    唐庆华,1951年出生于上海,1977年以优异成绩被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英文专业录取。1980年获得英国广播公司主办的世界英语比赛第一名,应邀赴英国旅行。同年10月进入伦敦经济学院,1983年毕业,获经济学理学士学位。旋又赴美进入哈佛大学商学院,1985年毕业,为新中国第一位获得哈佛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者。所著《如何投资——华尔街上谈金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初版,是国内最早的一本关于投资管理的书,该书曾由中国北京电视台摄制成八集电视专题系列片《华尔街上谈金融》在全国播映。姐妹篇《如何理财——现代家庭理财规划》于2000年出版。作者的另一著作《哈佛经理学院亲历记》1990年由香港三联书店、北京三联书店和台湾联经出版社出版,颇得好评,成为畅销读物。作者于1980年首次在中国《世界文学》上发表小说译作。英文著作《中国智慧》于2000年在美国出版。英语小说《西施》于2007年出版。
展开
内容介绍
    儒教不仅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智慧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智慧故事三》将介绍孔子的生平和为人,还将介绍孔子的同时代人——老子的智慧。传统的中国家庭往往有一部家训作为家族成员的行为准则。治家格言在中国文化中有特殊的位置。《中国智慧故事三》将介绍两部著名的古代治家格言。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是中国智慧的百科全书。不管读者属于哪一个族裔,来自什么文化背景,都会发觉这是一本弥足珍贵的宝典,因为中国智慧属于全人类。通过本书,发现和重温中国智慧的精华,使我满载而归,获益良深。<br>    ——前文化部部长、中国著名作家 王蒙<br><br>    如果你把本书当作一本故事书来读,你会觉得它兴趣盎然,引人入胜。如果你把本书当作一本历史书来读,你会了解到亚洲光辉灿烂的过去。如果你把本书当作智慧书来读,你会获得启迪心智的灵感。<br>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普立策奖获得者 纪思道<br><br>    集三千年中国智慧于一身,融知识、娱乐、实用于一体。<br>    ——英文《中国日报》朱英璜<br><br>    《中国智慧故事》将一个充满魅力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本书内容丰富,从治国之道到治家之道,从兵法到关系学,包罗万象。我相信阅读本书不但能学到很多东西,而且是一种快乐的享受。<br>    ——美国著名作家、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研究员 谭若思
展开
精彩书摘
    在此后的十四年,孔子过着流亡的生活。他和弟子们从一个国家跑到另一个国家,希望能找到一位君主,给他机会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br>    孔子一行首先到了卫国。卫国的都城人口稠密,车水马龙。孔子禁不住感叹道:“这么多人啊!”<br>    冉求问:“老师,如果有机会的话,你怎么干?”<br>    孔子回答说:“使他们富起来。”<br>    冉求又追问:“富起来以后,又怎么样呢?”<br>    孔子说:“教他们。”<br>    卫灵公对孔子优礼有加,但没有给他一官半职。孔子不过是卫国朝廷的装饰品。有时他应邀参加一些应酬活动,有时他应邀与卫灵公花枝招展的夫人一起坐车游玩。<br>    孔子感叹地说:“如果有人用我,我一年可初见成效,三年就能做出很大的成绩。”<br>    孔子在卫国住了三年,感到百无聊赖,就前往陈国。陈国是一个古老的小国。陈国的国君感兴趣的只是如何满足自己的私欲。孔子根本没有机会施展抱负。<br>    ……
展开
目录
致谢<br>序<br><br>至圣先师<br>童年<br>求知<br>教育艺术的大师<br>拜见老子<br>孝<br>仁与礼<br>君子<br>不受齐国欢迎的人<br>从政<br>自我放逐<br>晚年<br><br>老子《道德经》<br>天道<br>谦下不争<br>贵柔尚弱<br>与人为善<br>尚谨慎<br>知足常乐<br>功成身退<br>为政<br>用兵<br><br>亲情奉孝小故事<br>孟母三迁<br>孟子论人性和道德<br>人质<br>木兰从军<br>曾子杀猪<br>吴起吸脓<br>两头蛇<br>伤疤<br>念佛<br>蚊噬<br>劝父留母<br>卧冰<br>埋儿<br>体罚<br>鸣机夜课说母亲<br><br>颜氏家训<br>胎教<br>教育子女<br>亲子关系<br>兄弟姐妹<br>惩戒<br>结婚<br>交友<br>勉学<br>博学与专攻<br>名实<br>成功<br>中行<br>生命<br><br>幽默小故事<br>虎尾<br>赠鱼<br>中庸之道<br>不误反误<br>美与丑<br>楚人两妻<br>揠苗助长<br>称象<br>智救库吏<br>齐相御妻<br>水土不同<br>友谊<br><br>治家格言<br>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