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省
“一日三省”,语出《论语·学而》:“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名参,孔子门生自颜渊以下,曾参的道德、品行、学养都在颇受赏识之列。所谓“省”,就是指自我反省,与今“反思”基本相通。坚持每天从三个方面(“三”也可以释为“多”,那就是多方面).反省自己的言行正误,所以曾参有信心,能在“忠”于“人”、“信”于“友”、“习”于“传”等各方面都臻于尽善。
像曾参那样一日三省,是儒家倡扬的修身养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宋儒朱熹《朱子语类》说: “曾子一日三省,则随事用力。”换成现代汉语白话说,就是自我反省不搞空对空,而讲实打实,要紧密结合日常实事,切实下好是其当事、非其当非的自觉功夫。
与之相应,还要做到“内视反听”。 “内视”就是从内心深处自我省察,“反听”则指向外部他人听取意见。前者是本原,是根基,重在自觉、慎独和持恒,做好每日必修课。后者是援手,是辅翼,要在主体虚怀若谷,从善如流。两者尽可能结合起来,并且长期坚持下去,不仅有利于修身,而且有利于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后汉书·王充传》有言:“夫内视反听,则忠臣竭诚。”
2007年10月3日,陕西省镇坪县农民周正龙宣称,他在当地山问拍摄到了华南虎照片。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展示周正龙的“华南虎照片”。两张照片迅速激起千层浪,不仅引发国内舆论界大哗,科学界质疑,网友查出“虎照”的年画原形,而且引起国外的广泛关注,美国《科学》期刊在一个月内就已两次热议,媒体冠名为“华南虎事件”。12月19日,国家林业局责令陕西省林业厅,重新鉴定“华南虎照片”。2008年2月4日,陕西省林业厅发布《向社会公众的致歉信》,终于算是给出了一个交代。
疑义相与析,陕西省林业厅这个交代究竟怎样呢?一方面,承认当初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做法很不严肃、极其轻率”, “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形象”。另一方面,表示“诚恳接受省政府的批评,将认真汲取教训,深刻反思和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云云。应该说,较之先前的高调发布,这两方面都有值得欢迎的进步。不足处在于,犹抱琵琶半遮面,回避了先前那样高调发布的深层原因。
从2007年10月12日到2008年2月4日,时间跨度三个多月。且不论假若没有“省政府的批评”,陕西省林业厅会不会致歉,只看致歉信的那些关键用词。在“将认真汲取教训,深刻反思和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接的是“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严格工作程序,严肃工作纪律,整顿工作作风”。无须多加分析,其精义在于,他们的一贯“工作”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仅止这一次公布“华南虎照片”在“程序”(“制度”、“纪律”、“作风”无非是些陪衬)上出了一点小纰漏而已。对于不经鉴定(还应该有实地考察)就急切公布照片,是否讲科学,却避而不谈。至于对是否存在“质疑和质问”中的关键性问题,即那原本是镇坪县主管当局“开发”当地“旅游资源”的一种政府行为,更是讳莫如深。因此,整封致歉信的“诚恳”度和“深刻”度,就留下了一串不大不小的问号。
“华南虎事件”最终如何了结,我无意妄测。只推想,已被称为“周老虎”的照片的真伪,或迟或早总会有一个说法,别的方面就很难说了。但致歉信用了一个词叫做“反思”,撇开致歉者到底“反思”得怎样,由个别转到一般,倒是颇值得稍加求索。
由“一日三省”而“内视反听”,穿越两千多年的历史时空,已经形成了一个优良传统。现代人所讲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基本意义传承了这一优良传统,但又不全等同。主要的区别在于: “一日三省”和“内视反听”源自主体自觉,是一种内达于外的自然而然;现代人所讲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却大多由客体促动,难免罩着外加于内的不得不然。陕西省林业厅那封致歉信,就烙上了“省政府的批评”的印记,未能尽如人意也就不足为怪了。
我无意贬低和否定现实生活离不开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但我的确主张,批评与自我批评应更多地融入“一日三省”和“内视反听”的传统基因。纵然达不到曾参那种逸韵高标(古今少有,我亦如此),但隔一段时间,或者做了一件事情之后就及时自觉反省,总可以做得到。
暗送秋波
秋波本来指秋天的水波。清秋时节水波明丽,常用来形容佳人的美目。宋人苏轼《百步洪》诗之二所写“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欧阳澈《玉楼春》词所写“个人风韵天然俏,入鬓秋波常似笑”,都渲染美目清俏犹如秋水。明人冯梦龙《挂枝儿?私窥》曲所写“眉儿来,眼儿去,暗送秋波”,极状美女在暗中以美目传情,即为那个成语所本。
赵本山与宋丹丹的“黑土白云”小品系列,在2008年央视春晚的《火炬手》之后,大概要与亿万观众道声“拜拜”了。但无论怎么说,两位艺术家不愧为当今小品大腕,实在太有才。他俩塑造的黑土、白云形象,以及历年诸多妙趣横生的对白,都已经成为经典,长留在观众的记忆中。至今,在全部经典语录中,我对1999年央视春晚的“黑土白云”开头之作《昨天今天明天》中宋丹丹扮演的白云把成语“暗送秋波”,解释为“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仍忍俊不禁。
“食色,性也”,男女钟情相悦,本是人之天性。然而,在漫长的封建时代里,中国女子受到三从四德的礼教束缚,一般情况下,很难明明白白、大大方方地向自己中意的男子表达欣赏、爱慕之意,暗送秋波已属大胆。因此,在男性墨客骚人的笔下,写秋波,写暗送秋波,虽然看起来挺美,转换到女性角度,这种美却包藏着一种天性被压抑的悲哀。
不仅如此。即便是男性,如果不是女子眉目传情的受者,而是别的什么身份的人,比如丈夫、父兄,或者道学先生者流,暗送秋波就极可能被视为风骚淫荡、大逆不道。《水浒传》写潘金莲“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陪武松吃酒时“一双眼只看着武松的身上”,即表现她“为头的爱偷汉子”,天生是个淫妇。所以“暗送秋波”作为一个成语,引申用到社会历史和人际关系当中,通常指暗中勾结,献媚邀宠,只能用于贬义,不宜用于褒义。
这都是常识,不必多提它。足堪令人玩味的,却是另一段佚事。
事源于《西厢记》。元人王实甫写的《西厢记》杂剧当中,第一本第一折题
名《惊艳》,写张生在佛殿初见崔莺莺。最后一支曲子《赚煞》张生唱道:“饿
眼将望穿,馋口涎空咽,空着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休道是小生,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明万历八年(1580年)徐士范刊本点评说,“‘秋波’一句是一部《西厢》关窍”所在。
降及清代出了一个文学家,叫尤侗,康熙十八年(1679年)应“博学鸿儒”科殿试得中,授翰林检讨,累官至侍讲。尤侗的诗文词曲皆工,名播于天下。康熙皇帝爱才,某一日与国师宏觉和尚等人闲谈,言及尤侗有才无运,意欲提拔。于是,边谈边翻阅尤侗文集,翻至其中一篇,末句为“参学人试于此下一转语”,便叫宏觉下一语。宏觉说:“这不是山僧的境界。”又问另一首座和尚,首座云:“不风流处也风流。”康熙皇帝遂大笑。后来尤侗官运亨通,据说与此相关。
那么“不风流处也风流”的文章,到底是什么作品呢?原来是一篇游戏性八股文,题目就取自《西厢记》,叫做《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开篇两句破题:“想双文之目成,情以转而通焉。”双文即崔莺莺。承题四句:“盖秋波非能转,情转之也。然则双文虽去,其犹有未去者存哉!”引出一个“情”字。其后的文字,便扣住“情”字,从张生“好色”和双文“钟情”次第写来,流转灵,曲尽其妙。结尾一段尤其妙,不但说“有双文之秋波一转,宜小生之眼花缭乱也哉”,而且说“抑老僧四壁画《西厢》,而悟禅恰在个中”,因为“一转者,情禅也”,把玩笑开大了。
《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收在尤侗的《西堂全集》中,有兴趣者可找来读。我引这段佚事,意在说出下述三点看法。
其一,长时间以来,八股文被贬抑得一无是处,由此可见并不允当。且不说任何一种文体的存在总有合理性,八股文自有其可取之处。仅从八股之规确有束缚来看,仍同其他文体一样, “运用之妙,著乎一心”,关键在于各人本事。尤侗既通八股,又擅文学,因而他运用起来,能得心应手。
其二,有些人写什么总强调题材,其实题材并没有决定作用。好比做菜,题材只是鸡鸭鱼肉、时鲜果蔬等原料,做得怎么样关键还在烹饪功力。尤侗能把《西厢记》里的一句戏文铺衍成为珠玑文字,说明怎么写决定写得怎么样,写什么代替不了怎么写。这对当今写作,特别是文学创作当有借鉴价值。
其三,读文章的人,特别是达官贵人,品评文章应当有眼光和胸怀,就像康熙皇帝那样,或者像首座和尚那样;否则,尤侗们岂能当好文学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