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汉语音节的韵律分析
第三节 汉语音节的轻重
分析音节长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音节的轻重。
在讨论轻重之前,必须强调两点:
第一,轻重是感知概念,或者是一种心理印象;因此,轻重不是由某个单一的声学因素所决定。
第二,轻重总是相对的,是比较的结果。有轻才有重,有重才有轻。没有孤立的重,也没有孤立的轻。
研究表明(林茂灿、颜景助,1980;林茂灿、颜景助、孙国华,1984;曹剑芬,1986;林茂灿、颜景助,1990;曹剑芬,1990;林焘、王理嘉,1992;郭锦桴,1993;叶军,2001),人们在语流中感知到的轻重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节的长度。相对长的音节感觉较重,而相对短的音节感觉较辁。
二、音节的响度。相对响的音节感觉较重,而相对短的音节感觉较轻。
三、音节的音高。音高变化相对大的音节感觉较重,而音高变化相对小的音节感觉较轻。
上述三方面中,音节长度对轻重感知的影响最大。
在不少语言中,元音有长短的对立。长元音占两个时位,短元音只占一个时位。由于元音长短对立的存在,音节在不受任何韵律因素或其他因素影响下就有长短差别。而这种长短差别具有音系学意义。韵核为长元音的音节为两个莫拉的长音节,韵核为短元音的音节为一个莫拉的短音节。
尽管有研究表明不同元音或不同韵的时长绝对值会有一些差异,但这种绝对时长上的差异,不足以形成长短音节的对立。根据第一节与第二节所作的汉语普通话音节结构分析,汉语普通话不存在长短元音的对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