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现代汉语“潜显”现象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522829
  • 作      者:
    崔山佳著
  • 出 版 社 :
    巴蜀书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现代汉语潜显现象研究》原名《现代汉语“复活”现象研究》。所谓“复活”现象主要是指一些活跃于解放前或古代汉语、近代汉语而在解放后已退隐或趋于退隐的词汇、语法和修辞形式在改革开放后复显,其中不少“复活”后使用频率还非常高。但目前还没有人专门作过系统的全面的研究。因此,很有作研究的必要。同时,有些用法,有的外语中确也存在着,在语言接触中,汉语可能既有固有用法的影响,也受外语的影响,这就给语言类型学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使其内容更充实,形式更丰富。
展开
精彩书摘
    词汇篇<br>    二、“跳槽”新义考察<br>    近年来,“跳槽”成了热门话题,形成一股挡不住的热流,因此,引起人们的关注。余心言先生在《说“跳槽”》一文中说:<br>    从一个单位转到另一个单位工作,俗称“跳槽”,也有人说是“改换门庭”,文雅一点的说法叫“人才自由流动”,这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新事物。李缨先生在《跳槽浅析》一文中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上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生产要素都要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行流动,以实现优化配置。作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劳动力也必然要在流动中实现优化配置。这种劳动力的流动,即劳动者根据市场发出的信息自动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完全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作调动。人们把这种自动离开原单位到另一个单位工作的活动称之为“跳槽”。<br>    由于“跳槽”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才有的现象,有些人对此不理解、不适应,因而不免引起一些风波。风波大的常见诸报端,问题严重的甚至诉诸法律。<br>    这种“跳槽”现象,也引起语言学者的兴趣,娄可树先生在《说“跳槽”》一文的开头说:<br>    ……
展开
目录
前言<br>词汇篇<br>新词新义溯源<br>一、“紧俏”是新词吗?<br>二、“跳槽”新义考察<br>三、“活剧”是新词语吗?<br>四、“女光棍”溯源<br>五、“活鲜鲜”是新时期才出现的词语吗?<br>六、“姓氏+职务简称”考察<br>七、“×+姓”考察<br>八、“畸零人”溯源<br>外来词辨析<br>九、“按揭”是外来词吗?<br>十、“纸老虎”是外来词吗?<br>十一、“笑微微”之类始于台湾吗?<br>十二、“胴体”是大陆原创<br>十三、“皮草”非港语<br>十四、“以人为本”考源<br>十五、“兮兮”源自台湾吗?<br>十六、“黑乌乌”等是“港台语”吗?<br>十七、“三脚猫”是“港台语”吗?<br>十八、汉语单姓叫法考察<br>语法篇<br>新兴句溯源<br>一、“XX多多”考察<br>二、“动宾词组+宾”句式考察<br>三、“V—V0”是“五四”后才出现的吗?<br>四、“VVR”和“V—VR”重叠考察<br>五、“姓+了”考察<br>六、“姓”后带补语考察<br>七、介词“把”等一气带两个或以上宾语用法考察<br>八、宾语前置现象考察<br>九、重复用约数考察<br>十、“AB了AB”重叠形式考察<br>十一、“把”“被”共现句历史考察<br>十二、“死过”与“死着”考察<br>十三、状语语义后指宾语考察<br>十四、特殊的程度表示法考察<br>外来句辨析<br>修辞篇<br>引用书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