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br> 前言<br> 绪论<br> 第一节 宗教与世俗之间的抉择<br> 第二节 新教传教士译介活动:课题与问题<br> 第三节 翻译观念与研究范式的嬗变<br> 第四节 翻译与文化建构<br> 第一章 新教传教士译介活动的不同阶段及主要内容<br> 第一节 传教士早期的译介内容<br> 第二节 第二阶段传教士译介的主要内容<br> 1.2.1 1843至1860年间传教士译介的内容<br> 1.2.2 1861至1887年间传教士译介的主要内容<br> 第三节 第三阶段传教士译介的主要内容<br> 第四节 传教士双(多)语字典中的译介情况<br> 第二章 影响传教士译介活动的因素<br> 第一节 复杂的译介动机与表现<br> 第二节 无处不在的赞助者<br> 第三节 晚清的语言与文化规范<br> 第四节 译者个人因素<br> 第三章 传教士译介活动的具体策略举隅<br> 第一节 传教士关于翻译方法的讨论<br> 第二节 本土归化(中国化)策略——创造性叛逆表现之一<br> 第三节 译者的改写与操控——创造性叛逆表现之二<br> 3.3.1 以“忠实”的名义进行的改写与操控 <br> 3.3.2 《百年一觉)卜译者创造性叛逆的范本<br> 第四章 传教士译介活动的影响与反响<br> 第一节 传教士译介词语与再造观念<br> 第二节 传教士与中国文学观念的变革<br> 4.2.1 传教士译介作品之于中国文学的意义 <br> 4.2.2 传教士出版业对中国文学变革的促进<br> 第三节传教士与晚清的翻译话语<br> 结束语<br> 附录<br> 参考文献<br> 后记<br> <br> <br>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