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梁实秋中庸翻译观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743643
  • 作      者:
    严晓江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梁实秋中庸翻译观研究》共分七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交代梁实秋的生平简介、主要翻译成就、研究梁实秋翻译的情况以及其他学者的主要观点,同时交代《梁实秋中庸翻译观研究》的研究意图、研究方法、理论依据、研究意义以及主要内容。<br>     第二章讨论梁实秋“中庸翻译观”的形成。梁实秋的“中庸翻译观”深受其“中庸”的人生哲学的影响,这种人生哲学与他传统士大夫式的思想底蕴密不可分,是儒家思想、白璧德新人文主义与他本人的贵族气质、绅士风度的杂糅体。儒家学说的“中庸”之道构成了他整个人生哲学的中轴,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被梁实秋赋予了新的时代色彩,中西文化的双重洗礼使他在人生态度、思维方式、文艺思想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中庸”色彩,并且深深地影响着他的翻译活动。<br>第三章讨论梁实秋“中庸翻译观”的认识论基础是“诚信”原则与“时中”原则。诚信为本、因时而中,这是达到“善”与“美”的条件。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态度以诚信为本,努力追求和谐之境。梁实秋的翻译选择因时而中,有其外因和内因。梁实秋译莎的外在因素与胡适和余上沅的影响分不开,也是特定历史背景下他理性选择的结果,虽然有悖于主流诗学话语,却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当时中国翻译文学的阐释空问。梁实秋译莎的内在因素是阐释其人性论的文艺思想。另外,梁实秋内心深处对“真”、 “善”、“美”的追求与莎士比亚形成了某种内在精神契合,因此选择译莎不仅是他价值取向的表白,也是其审美理想的张扬。<br>     第四章讨论梁实秋“中庸翻译观”的认识论中枢是“适度”原则与“中和”原则。梁实秋受西方阐释学与中国阐释学的双重影响,试图在客观阐释与主观阐释之间寻求一条“中庸”之道,他以异化策略为主、归化策略为辅,注意将“诗学取向”与“读者接受”相结合,体现了“适度阐释”的原则;“中庸”的工具性意义还体现在对审美格调的思维和表达模式上。儒家美学的核心是“中和”之美,它既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具体的审美范式。梁实秋译莎时表现出和谐圆融的审美理念,融合了西方古典主义严谨、传统、凝练的美学思想以及中国古典美学的“重味”的精神,传递渗透于莎士比亚字里行间的自然美、意蕴美、情感美,激发人们对真理的热爱、对道德的信念以及对美的追求。另外,梁实秋译莎受语言审美因素、文体风格、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审美制约。<br>     第五章讨论梁实秋“中庸翻译观”的实践论是“诚”、“善”、“美” 的统一。梁实秋的翻译实践体现了一种对话精神,他在文化内涵的传递、文学形式的输入以及语言风格的再现方面都颇有特色。梁实秋在处理文化意象与习语等文化内涵时主要采用直译或直译加注的方法,注意将“尊重作者” 与“译者介入”相结合;梁实秋在传递文学形式方面主要用白话散文体译莎,虽然改变了原作形式,但也是对翻译莎作“无韵诗体”的大胆尝试;梁实秋在处理莎作中的某些语言变体时淡化了原作语言的“陌生化”色彩,他的恒常审美定势形成了文本与读者间的一种空缺。本章同时分析了梁实秋译莎活动的社会影响。<br>     第六章讨论梁实秋“中庸翻译观”对翻译研究的启示。梁实秋的“中庸翻译观”是一种理性交往的价值取向、理想状态的方法论思想以及刚柔相济的文化品格,它对规范译者的伦理道德、实现异化译文的最优化、正确对待经典名著的复译,以及如何历史地、辩证地进行文学翻译批评等问题都有重要意义。学者应具有“柔性”品质与“刚性”精神,在中与西、古与今的文化碰撞与融合中形成一种多元开放的宽阔的现代视野。<br>     第七章是结论。本章总结了梁实秋“中庸翻译观”的主要内涵、该项研究的学术参考价值以及局限之处等问题。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br>第一节 梁实秋生平简介及其对中华译坛的主要贡献<br>第二节 研究梁实秋翻译的情况及其主要观点<br>第三节 研究意图、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br>第四节 本书内容简介<br><br>第二章 梁实秋中庸翻译观的形成<br>第一节 概述<br>第二节 儒家思想与新人文主义的契合<br>第三节 梁实秋的文艺思想<br>第四节 梁实秋的文艺思想对其翻译观的影响<br><br>第三章 梁实秋中庸翻译观的认识论基础——诚信原则与时中原则<br>第一节 概述<br>第二节 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态度——诚信为本<br>第三节 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目的——因时而中<br><br>第四章 梁实秋中庸翻译观的认识论中枢——适度原则与中和原则<br>第一节 概述 /109<br>第二节 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策略——恰切适度<br>第三节 梁实秋译莎策略选择的原因分析<br>第四节 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审美理念——和谐圆融<br><br>第五章 梁实秋中庸翻译观的实践论——诚、善、美的统一<br>第一节 梁实秋翻译实践的对话精神<br>第二节 文化内涵的传递<br>第三节 文学形式的输入<br>第四节 语言风格的再现<br>第五节 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社会影响<br><br>第六章 梁实秋中庸翻译观对翻译研究的启示<br>第一节 译者的伦理道德<br>第二节 异化翻译的最优化<br>第三节 莎士比亚作品复译问题<br>第四节 梁实秋译莎的评价及其启示<br>第五节 梁实秋中庸翻译观的现代意义<br>第七章 结论<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