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法的上述理论来源决定了其研究方法上的根本特点,即既不刻意追求形式化,也不以形式解释形式,而是以语义、概念为出发点观照其与形式的匹配,探索语言范畴和语言结构的概念基础。因此其研究路子往往具有跨学科、跨领域的特点,面向与意义、概念、认知的研究相关的多种学科如文化人类学、哲学、心理学等。认知语法主要关心的课题正是其基本理论主张的反映,例如,Geeraets在《认知语言学》期刊的发刊词中就列出如下一些主要议题:概念结构及自然语言范畴化的结构特性(包括原型性、认知模型、心智空间、意象、句法隐喻等)、语言构造的功能原则(包括象似性、标记性等)、句法和语义的概念界面(包括Langacker的认知语法、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等)以及语言运用的经验及语用背景、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等等。其中,句法隐喻、概念结构、范畴化的原型理论、意象图式及句法象似性这几个课题尤为近年来研究的焦点。
前面已提到,涉足认知语言学领域的语言学家成分非常复杂,其中不少人不一定把自己的学说明确称为认知语法,也不自称为认知语言学家。这正说明了认知语言学还处于一种形成中的开放状态,严格地说它只是具有上述共同学术观点和倾向的一个较松散的语言学阵营,其中的内部分歧自然是不小的。这在自1990年创刊以来的《认知语言学》上发表的论文中体现得很明显,其作者来自不同的学术背景,不少人的理论有自己的名称,但其作品发表在这份以“认知语言学”为名的刊物上,至少说明他们了对这个学派的认同。大致说来,认知语言学的范围可分狭义和广义两种。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