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对比语义学与翻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10029228
  • 作      者:
    王秉钦著
  • 出 版 社 :
    南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王秉钦(193 5-),笔名秉公,天津宁河人。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学教授,历任莫斯科大学客座教授、国家教育部翻译学科通讯评议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政协天津市委员等。在近半个世纪的学府生涯中,一直从事翻译理论、翻译思想史和对比语言学研究与教学,先后出版学术专著、教材、词典、译著等近30种。主要著作有:《文化翻译学》(第一版,1995)、《语言与翻译新论——语义学、对比语义学与翻译》(1997)、《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2004);《高等学校外语教材俄语》(1985)、《新编俄汉翻译教程》(1990)、《简明俄汉翻译教程》(1998);《汉英俄外经外贸词典》(1997,主编)、《俄汉文学翻译词典》(2000,副主编);代表性译作(含合译)有:《崇高的心灵》、《夜幕中的闪光》、《果戈理传》、《社会主义和科学》、《苏联科学院简史》、《苏联历史档案文献》;文学创作有:《路漫漫——一个学人的足迹》(2005,香港版)等。发表语言学和翻译学方面的学术论文、文章逾百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以现代语义学基本理论(如语义三角形理论、语义基本结构类型理论、语义变异类型理论、语义场理论等)和对比语义学基本语义范畴(如数、颜色、委婉、称谓等)为中心命题,以语义深层(功能)对比为基本方法,以俄汉(适当兼顾英汉)为语言材料,揭示语义学、对比语义学与翻译理论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透视非亲属语言间共时和历时形态特征及其转换的基本方法;同时运用语言学“三个平面”理论和句子语义学基本原理,尝试探讨某些语义句法结构与翻译问题,运用篇章语义学理论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述篇章翻译思想等。本书原名《语言与翻译新论——语义学、对比语义学与翻译》,1988年出版,经十年教学使用,反响良好,今修订再版,书名略作变动,以适应教学需要,作为“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必读系列”之一种出版,供高等外语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及广大翻译工作者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上篇     第一章  语义学、对比语义学与翻译理论     第一节  语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在此时期,语义学的发展受到了语言学界三大语言学理论的影响:     第一,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其理论贡献在于:他明确提出,“语言是一种自足的结构系统”。此说是建立在数对影响深远的对立概念基础之上的:包括“语言”和“言语”,“内部的”和“外部的”,“共时态”和“历时态”,“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他的著名的这种“二分法”指明了语言研究“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条不同的道路,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并在此理论基础上,出现了世界著名三大学派:布拉格学派(以音位学研究为主)、哥本哈根学派(以语符学研究为主)和美国描写语言学派(以布龙菲尔德和霍凯特为代表人物)。这三大学派完全是对他的思想的具体阐发。     第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此理论的贡献在于:他把语言能力和语言使用区别开来,导致语言学领域的又一场革命。他认为,人类语言并非是一种社会现象,而首先是一种生理现象。人类头脑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语言处理机制,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他在《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中指出:“一种语言的语法,其主旨在于描写理想的说话人——听话人固有的语言能力。而且,如果这种语法是完全明晰的——句话说,如果这种语法不是依赖于有理解力的读者的智力,而是提供一种对读者理解力的明晰分析_我们就可以(多少有点多余地)把它称作生成语法。”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生成语义学”(其语义部分具有生成性,而句法部分只具有解释性)。
展开
目录
再版序言 初版前言 上篇 第一章  语义学、对比语义学与翻译理论 第一节  语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关于对比语义学与翻译理论 第三节  关于语义学与翻译研究的对象 第二章  语义三角形理论与翻译三角形理论 第一节  关于“语义三角形”与“语义梯形” 第二节  关于“翻译三角形” 第三章  语义结构类型与语义变体类型 第一节  语义结构类型与翻译 第二节  语义变体类型与翻译 第四章  语义场理论与语义范畴转化类型 第一节  语义场理论与翻译 第二节  语义范畴转化类型与翻译形象转换 参考资料:语义场理论在词典学中的应用 第五章  语义变化类型与翻译——苏联解体前后俄语词汇发展变化趋势 第一节  新词(新义)扩大的趋势 第二节  历史词的倒行逆“势” 第三节  新外来词风行的优势 参考资料一:外来词的另类:关于“回译词” 参考资料二:苏联解体后俄语语法等方面的变化 中篇 第六章  称谓语义范畴比较与翻译 第一节  中西称谓比较 第二节  称谓隐性层次与翻译基本方法 第七章  数的语义范畴比较与翻译 第一节  东西方数字“神化”比较 第二节  数的语义模糊性与翻译 第八章  委婉语义范畴比较与翻译 第一节  委婉语及其功能与翻译 第二节  委婉语的语义特征与翻译 第三节  新委婉词语的产生与时代 第九章  颜色语义范畴比较与翻译 第一节  汉语颜色词的历史 第二节  中西颜色词历时和共时比较 第三节  颜色观与时代 下篇 第十章  篇章翻译研究(一)——篇章翻译基础 第一节  篇章翻译“七字说” 第二节  段旨与篇章翻译 第三节  文脉与篇章翻译 第四节  层次与篇章翻译 第五节  段落特点与篇章翻译 第十一章  篇章翻译研究(二)——篇章翻译艺术 第一节  文声:节奏及其运用 第二节  文境:意境及其传达 第三节  文品:风格及其再现 第十二章  若干语义句法结构与翻译 第一节  虚词实体化结构与翻译 第二节  直线性组织法与翻译 第三节  错合结构与翻译 第四节  重指结构、提复结构与翻译 第十三章  快速阅读(速读)与翻译 第一节  阅读速度与传统阅读 第二节  速读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科技作品的结构特点与速读变译 第四节  科学的变译法 后记 附录 一、读《对比语义学与翻译》(张后尘) 二、俄国著名翻译家柳比莫夫的翻译思想 三、俄语元音交替的历史和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