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太湖石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391615
  • 作      者:
    刁慧琴编著
  • 出 版 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该书对太湖石的历史文化、形成、特点、采集、收藏、鉴赏等作比较系统的介绍和论述,并附多幅彩照。《中国太湖石》图文并茂,融知识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力求通俗、科学,以供园林工作者、园林专业师生及赏石爱好者参考。
展开
作者简介
  刁慧琴,1941年生,女,1962年南京林业大学(原南京林学院)本科毕业。
  曾任南京市玄武湖管理处副主任、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南京市花木公司副经理、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南京市园林实业总公司总工程师等职。
  现任南京园林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风景园林学会插花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江苏省工程招标和投标评标专家、江苏省质量管理体系评审专家等职。
  2000年至今,曾先后编著《插花艺术》、《插花创作与欣赏》、《赏石艺术》、《花卉布置艺术》、《南京园林赏石专刊》、《金陵盆景》、《南京适生绿化树种专刊》、《第六届中国赏石展暨国际赏石展精粹》、《南京露地布置草本花卉专刊》、《南京创星级园林活动集萃》、《2005插花花艺精品集》、《南京园林景观小品集萃》、《金陵盆景艺术》等,并编辑《南京园林》杂志10余期。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太湖石》分文字内容和藏石赏析两部分,文字部分着重介绍了太湖石的源源与流传、形成及特点、鉴赏与品评、类型与石种、采运和收藏,以及提湖石的应用等内容,藏石赏析部分精选了近100幅太湖石图片,通过原色图片、命题和赏析文字,帮助读者欣赏太湖石的自然美,体会其艺术感染力,从而加深对太湖石的了解。
展开
精彩书摘
  一、概述
  太湖石又名湖石,属石灰岩类,因产于江苏太湖地区而得名,是我国最早开发的赏石之一。
  太湖石形状多样,玲珑剔透,千窍百孔,具有“皱”、“透”、“瘦”、“漏”四大特点,它是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造,是大自然的精灵,是大自然的奇观,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
  太湖石作为赏石,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写的《太湖石记》,此文说明,早在唐代,文人、士大夫阶层对太湖石已开始进行搜集、收藏和鉴赏。白居易在文中对山石加以评述:“石有族,聚太湖为甲,罗浮天竺之徒次焉。”足已证明,当时太湖石已列为中国的名石之一。
  宋微宗赵佶是一位爱石成癖的帝王,在汴京(今开封)皇城东北隅修建艮岳时,在太湖地区大规模地搜掠奇花异石,其中有许多太湖石是稀世之珍,这就是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花石纲”,也可以说,这是在中国兴起的第一个采石、玩石的高潮。“艮岳”是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用太湖石为材料、历经六年之久、堆叠而成的假山,命名为“万寿山”,其周围达十余里,峰高近百步。宋徽宗还亲自对周围的独置太湖石予以赐名。“花石纲”虽是封建统治者巧取豪夺、殚费民力之举,但对以山石造景的园林艺术来说,则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北宋大书画家之一的米芾,提出了以“皱、瘦、透、漏”四字为太湖石的评鉴标准。也就是说,石的表面要高低参差,要多皱褶,外形轮廓宜跌宕突兀,石体宜秀瘦苗条,宜透漏交错,窝洞相套。这四字标准,再加上苏东坡的“丑石观”,则奠定了我国传统赏石的理论基础。
  计成为明末苏州吴江县人,他著作的《园冶》一书,其中有掇山、选石之类,他的选石标准是“玲珑古拙”。计成最为推崇的赏石是太湖石。他认为太湖石上嵌空洞、形状险怪、纹理婉转。他还积极搜集宋“花石纲”之遗石。
  明、清两代,已达到了所谓“无园不叠石或无石不成园”的程度,以致觅求奇峰怪石之风一直相延不衰。
  皇帝的御苑或达官贵人的私家庭园,无不以太湖石来装饰点缀。如北京的颐和园,上海的豫园,南京的瞻园,苏州的留园、狮子林、拙政园,无锡的寄畅园,扬州的个园、何园,都能见到太湖石的倩影。
  苏州留园的“冠云峰”、苏州市第十中学的“瑞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都是不可多得的江南太湖石之传世名石。
  太湖石是四五亿年前寒武纪和奥陶纪的石灰岩,经过千百万年的浪激波涤和水冲、日晒、雨淋及各种物理、化学的作用,石灰岩的节理经溶蚀、风化等作用而形成的。
  太湖石有水石和旱石之分。水石是指从太湖水中取得的,石性坚实、圆滑而润泽。旱石是指从山崖上挖凿取得的,其质地不如水石。据明代文震亨所著的《长物志》载:“石在水中者为贵,岁久为波涛冲击皆成空,石而面玲珑。在…上者名旱石,枯而不润,……”但水石毕竟数量有限,早在明代《园冶》作者计成已发出了“自古至今,采之已久,今尚鲜矣”的感慨,现早已被挖尽,只有在太湖西山石东村金铎山尚保留着原生态的太湖石。现今苏浙地区所开采的太湖石全都是旱湖石。
  北太湖石指的是产在长江以北许多地区的太湖石类,其形、其质均类似太湖石,产地辽阔,安徽、河南、山东、河北、湖北、辽宁等地皆有所产。太湖石按产地可分为南太湖石、类太湖石、北太湖石;接石色分,有灰、白、青黑、黑、红、黄等;按规格分,有大、中、小之别,大的高可达10余米,小的仅几十厘米;按其形状,有具象、意象和抽象之别,有的如峰峦,有的如屏障,有的如人物、如兽、如禽鸟,可谓是异彩纷呈;石或灵秀飘逸,或瘦峭耸峙,或拙朴古雅,令人赏心悦目、意趣盎然。
  太湖石,自古以来是叠置假山、建造园林、美化生活、点缀环境的最佳选择,且资源丰富,分布甚广,中国古典园林则离不开太湖石。
  中国古代建造园林,讲究理水、造山。秀水给人以灵气,而山石则给人一种骨气和勇气,尤其是经受了几千年岁月风浪揉搓的太湖石,它优美、端庄、玲珑、剔透;刚中带柔,柔中见刚;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站在一尊尊太湖石的面前,就仿佛听到太湖风浪拍击的涛声,这可是几千几万年大自然铸就而成的雕塑艺术品啊!
  太湖石应用广泛,大的可以在园景中独置或组置,小的可以堆叠假山,可群置或散置,可砌筑水池驳岸、石矶、树池、花池、桌凳、蹬步、汀步等。此外,造型好的中小石类还可以配上几座,放置厅堂几案作为供石独立观赏。
  至今散布于各地的太湖石名石,大都为明清以前的旧物,有的还是宋代“花石纲”的遗物。现今所采的太湖石,形好高大的越来越少。
  千百年来,赏石、藏石仅是封建帝王将相、士大夫、文人等享用。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提高,广大劳动人民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赏石、藏石已经成为群众性的日常文化活动。“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可喜的社会变化。如今,许多新建园林中都采用太湖石来美化环境,叠石、置石或作厅堂布置,如昆明世博园中的“东吴小筑”、南京总统府的“东苑”、美国纽约的中国式园林“殿春”及一些著名的居住小区都能见到太湖石的踪迹。
  如今,人们热爱自然、向往自然、回归自然,已成为一种生活的新时尚。广泛采用太湖石等各种景观石点缀环境,营造以人为本,接近自然的生活和休闲环境,已成为城市园林绿化的一个闪光点。太湖石对我国的赏石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太湖石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石之一,它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有着深刻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
  我们要不断提高鉴赏水平及布置艺术,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赏石资源,使太湖石永远保持“千古名石”的美誉。
展开
目录
一 概述
(一)秦汉时期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隋唐五代时期
(四)宋代
(五)元明清时期
(六)中华民国年间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二 太湖石源源与流传
(一)太湖石的成因
(二)太湖石的特征
三 太湖石的形成及特征
(一)收藏与鉴赏
(二)品评标准
(三)供石配座
(四)题名
1. 石种命名
2. 作品命题
(五)真伪鉴别
四 太湖石的鉴赏与品评
(一)类型
(二)太湖石的石种
1. 太湖石
2. 巢湖石
3. 红色及黄色太湖石
4. 北太湖石
5. 广西柳州类太湖石
6. 广东太湖石
(三)具象、抽象、意象石
(四)旧石、新石
五 太湖石的类型与石种
六 太湖石的采运、收藏
七 太湖石的应用
八 藏石赏析
附录 中国太湖石园景独置古赏石简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