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孩子,你为什么总要吃手
不让吃手会不会对宝宝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我儿子现已四个半月大,早在两个多月时就已经开始吃手指了。我看书上说,6个月前吃手指,应让其尽情吃,6个月以后反而不会再吃,所以我们目前并不阻止他吃。我认识的一个妈妈,女儿一吃手指就打一下,现在已经不吃了,但不知道会不会对宝宝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呢?
答孩子的生长发展从用口来感知事物开始,吃手是这一过程的前奏。四个月的孩子正在练习将手伸到嘴里并将手留在那里,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因为在出生后最初的几个月,孩子的手和腿完全不受大脑的控制,随便地踢蹬,而吃手是第一个被大脑控制的有目的的行为。
案例中那个孩子一吃手就打孩子的妈妈,等于亲手用镰刀割断了孩子发展的幼苗,这就像把山上的树木砍掉一样,是对自然的破坏。
四个月的孩子已经能够抓住物品送到嘴去啃,在这个时期,可以准备一些不同重量、不同大小的可供孩子用手抓握的物品,在孩子吃饱奶后还没睡着时,将孩子熟识的某个物品塞到孩子手里,供孩子用嘴巴去探索。等孩子再大一点,就可以用一个托盘多放一些物品供孩子自由选择,过一段时间则更换其中一些物品供孩子继续自由选择,使孩子有新鲜感……这就是成人对孩子发展的帮助。案例中的妈妈要抓紧时间学习孩子成长的规律,了解孩子每一阶段成长的状态,然后才能够养好孩子。
一岁零两个月的宝宝爱吃手怎么办
我家宝宝一岁零两个月了,最近特别爱吃手,主要是白天无聊时吃,睡前吃,半夜和早上醒来吃。目前我想出的办法就是尽量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有事情可做就不吃手。但是睡前和半夜吃手的问题比较头痛,因为实在想不出什么可以替代作为睡前仪式,他好像是用这种办法自我安抚然后入睡。我有时给他用安抚奶嘴,但是据说用多了不好。请问各位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呢?
答孩子在睡着的时候吃手和睡觉前吃手都不会给孩子带来不利的影响,如果不想让孩子吃手,给孩子安抚奶嘴是一个好办法。
如果成人担心哪类事情做多了对孩子不利的话,那么对于人类来说,任何事情做过了头对人类都是不利的。好在人类天生有内在的平衡机制,吃饱了就一定不会再吃,累了就不会再工作,心情不愉快就一定不会去娱乐。儿童是人类最自然的时期,他们所表现出的自然状态就是人类生命的本质,他们还没有成长起对应、隐藏、压抑这些自然需求的多种方式,所以儿童做的事情大致都是生命本能的需求,因此成人也就不必担心他们做什么事情做过了头了。
就说吃奶嘴,如果吃过了头,而且还在继续增加,这只能说明儿童生命的本质被破坏了,使这一行为成为孩子心理的病态需求,而不是生命的自然需求。这样孩子真的容易因为做一件事情做过了头而受到伤害。
例如一个孩子吃饭,本来他的机体有这样的功能——告诉他吃多少就可以不吃了,可是在他自然地感到吃饱了不想再吃了之后,成人却总是不相信他们(这就像不相信自然),还硬要逼着孩子再吃一点,结果就会导致孩子的自然生命感觉被破坏,剩下的只有心理上对于别人要求他吃饭的反感,于是孩子就开始拒绝吃饭,饭也吃得越来越少,最终造成的结果与没有食物吃的儿童一样——营养不良。
所以家长不必担心孩子吃安抚奶嘴吃过了头。只要成人不对孩子的自然状态造成破坏,不使吃奶嘴成为孩子生活中最大的需求,孩子就不会被吃出问题来,否则孩子的生命状态原本是需要吃的,不让孩子吃安抚奶嘴那让孩子吃什么呢?那孩子就只有吃自己的手指头了。
一岁零四个月大的孩子吃手是否该干涉
我儿子一岁零四个月了,还是经常吃手。今天我带他去小区幼儿游乐场玩,别的孩子都在玩滑梯什么的,我儿子站在那里只管吃手。我看着觉得有点烦,就把他的手拿出来,反复拿了几次,儿子大哭。我现在很苦恼,到底这么大的孩子吃手应不应该干涉或者说引导呢?是不是我儿子这个敏感期比较长,我应该顺其自然等他自动放弃吃手?如果应该引导,采取什么办法比较好呢?
我现在采取的办法就是转移他的注意力,给他玩具,或者给他磨牙棒、安抚奶嘴、磨牙饼干等替代物。但有时不管用。
答案例中的家长为孩子在一个不属于自己的环境中吃手的行为感觉到厌烦,其实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家长为什么会厌烦,而不是孩子为什么会吃手。如果这个孩子从一出生就在这个游乐场活动,只要能来一定要来,这期间成人带着孩子把这里所有的游乐器械都玩熟了,对孩子进行过一个自然训练过程,使孩子对这里的所有器械都有经验,孩子就不会感到紧张,不紧张就不会由于紧张而吃手指头。如果孩子没有经过这样的训练,来游乐场的机会又没有其他孩子那么多,那么孩子站在那里吃手指头就是最智慧的行为了。另外,家长觉得孩子站在那只是吃手指头,也许孩子是在一边吃着手指头一边观察别人的行为呢?这也是小年龄孩子学习的一种方式,像学习语言一样,他们在没出生前就在听成人说话,出生后一直听到10个月他们依然不会练习自己说话,一直要等到一岁到一岁半左右才开始练习说话。我们不能因此而认为孩子张口说话之前的那些听是没有用的。一个懂得孩子的家长应该尊重孩子发呆的权利,因为我们不知道在孩子的小脑袋里正在发生着什么,发呆的时间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所以我们不能干涉孩子发呆。
案例中的妈妈一定要相信自己生的孩子是一个人,只要是人他的童年一定是吸收的,只要成人不干涉孩子,孩子就会用发呆、试探、冲上去行动等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进入新的环境并降服新环境,同时自己也被环境所塑造。
案例中妈妈对待孩子的态度是不尊重孩子的。其实一岁零四个月的孩子吃手是非常正常的,根本不必多虑。成人只要懂得给孩子榜样,懂得人是应该被训练的动物,懂得怎样去训练孩子,就不会凭空要求孩子出现特殊的能力,也不会因为自己孩子没有别人孩子所具有的能力而对自己的孩子感到不满。
另外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这个一岁零四个月的孩子在这个游乐场里感觉到恐惧和紧张,他应该是要求成人把他抱起来,如果他没有要求成人抱他,而只是用吃手来缓解紧张,说明孩子对依抚对象不够信任,就是说孩子依恋的模式不够明晰。这种情况通常是家长对孩子的反应不敏感,或者对孩子有不良情绪造成的,这会使孩子在紧张和恐惧时自己寻求自我安慰,而不去寻求依恋对象。
还没断奶就开始吃手,断奶以后怎么办
然然生于剖腹产,现在一岁零五个月了。每天看到她把脏兮兮的小手塞进嘴巴里,我就很着急,忍不住把小手拉出来。要说是口腔敏感期,然然现在还没有彻底断掉母乳,每天夜里和早晨还会吃一会儿,只要吃几分钟就会开开心心地穿衣洗脸,要不,就会哭。现在还在忧虑,该如何给她断呢?奶还没断就开始吃手,等断掉以后呢???担心呀!
答成人可以给孩子一些物品:如磨牙饼干、橡胶奶嘴等又有味道又舒服的东西让孩子拿着去啃。从孩子三个月大起,成人就要把一些适合于啃的物品塞到孩子手里,这样孩子逐渐地就会忘记了啃手吃手。
案例中的家长可以试着给孩子橡胶奶嘴去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孩子在早晨醒来后和睡觉前吃吃手指头不会给孩子带来什么不利,只要孩子吃手的时间不增多,就没有什么问题。成人不必紧张地制止孩子,或一看到孩子吃手就焦虑,多做孩子的引领工作,孩子就会发展得很好。
真的就等着孩子自己不吃手吗
我女儿现在一岁半了,从6个多月起就吃左手大拇指。之前也在网上问过,说是可给她足够的关爱,有一天她就不吃了。我就在等这一天的到来。好像小巫也曾说过,一岁半前吃手是口的敏感期的表现,如果过了一岁半还吃手,就是焦虑。
我觉得我也给了女儿足够的关爱,也没发现她有什么焦虑,所以我想,她现在吃手是不是已经养成了习惯,无意识的就把手放到嘴里了?因为女儿营养不良,体重增长缓慢,上周六带她去儿童医院看了中医。医生说一定要想办法让她戒掉吃手的毛病,你看她这样,不知吃了多少虫子进去了。我觉得医生说的是有道理的。我不可能随时保证她的手是干净的。所以我真的很想很想让她戒掉吃手,尽管在这之前我一直认为帮她把手洗干净就可以了。
好像是在论坛里,还是在书上,看到过大李(家长、老师对李跃儿的称呼)对于吃手的建议,我记不清原话,大意是每天晚上和她亲子共读,把她抱着坐在自己腿上,这样坚持两三个月之后,再对她说不要再吃手了……好像是这样。
之前有很多妈妈发帖问吃手的问题,不知现在都解决了吗?真的就等着她自己不吃的那一天到来吗?还是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吃手对脾胃有影响吗?就像吐口水一样,我想对脾胃是不好的吧?!
答成人能够给予孩子关爱的形式有很多,如不停地把孩子揽在怀里抱着,任何时候都跟孩子在一起,孩子有求必应是一种;还有就是想尽方法地给孩子引领工作,找到孩子独立工作的机会让孩子发现自己的能力,使孩子为这些能力而自豪愉悦,使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使用自己的能力——这个过程叫做儿童的自我建构过程。儿童的自我建构过程是一个努力而繁忙的过程,如果家长懂得怎样帮助孩子进行这样的建构,能够敏感尽心地去帮助孩子,孩子不停吃手的可能性就比较小。
案例中的孩子才一岁多,妈妈可以反思一下自己对孩子的关爱方式,试着用帮助孩子建构的方式来关爱孩子,不要去注意孩子吃手,也不要把吃手当成坏毛病,不要孩子一吃手,妈妈心里就紧紧地不舒服。实际上,妈妈没有说出来,也没有表现出来的内心感觉孩子是能够感受到的,这会使孩子不再感觉到舒适和放松。孩子不能明白自己的内心空乏,也不会因此要求妈妈和自己一起去工作和探索,只能靠自己在那里吃手指头解决工作需要,这种情况说明妈妈给孩子提供的环境不能满足孩子发展的需要,孩子正在用吃手指头来弥补这一缺失。
如果一岁多的孩子在1天里多次地把手放到嘴里去吃而不是去工作去探索,这种情况大都是家长给孩子营造的发展环境不够造成的。所以家长要反思自己为孩子做的够不够,不要只看孩子做了什么家长不喜欢的事。如果家长真能努力地帮助孩子很好地发展,孩子有一天会不吃手的,家长应该坚定而有信心地等待。
离两岁没几个月了,吃手的毛病咋就没见好转呢
果果母乳喂养到一岁八个月,吃手却是从几个月就开始的,我也是读到书上说不应该制止,所以从来没有管过她,但我想我还是流露出我的焦虑了,也许小孩敏感的心灵也能感受到大人对吃手的态度,反正是我行我素,一到睡觉不吃手是不可能的,睡着了还使劲嘬,很难拔出来。我也抱着一线美好的希望,两岁也许就真的不吃手了。可是眼见着离两岁没几个月了,咋就没见好转的迹象呢,着急。
答前面已经说过,如果在孩子婴儿期吃手时没有及时给予其他物品的引领,孩子可能就只知道吃手,断奶后如果父母没有注意给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吃手也在所难免。其实孩子吃手不会给他自己或别人带来什么伤害,就让孩子吃好了。孩子只要精神能够获得满足就行了。做父母的如果很会爱孩子,孩子就会自行建构,由此而发展得很好。身心满足的孩子一般不会吃很长时间的手,所以不要太着急,孩子五岁之前睡觉吃手都是正常的。
欣欣快两岁了,怎么依然在吃手
我家儿子欣欣快两岁了,可是依然常常吃手。仔细观察下来是在以下场合时间吃手最多:
睡觉前和醒来以后;向我们撒娇,或者躺下来睡在我们身上的时候;或者太无聊的时候(很少)。我们看到他吃手就把他的手拔出来,但是一眨眼又放进去了。有时候他爸爸也威胁他,或者轻轻扇个嘴巴,但是收效甚微。
是我没用,阻止不了他爸爸。只要他一看到,就是一句棒喝:“不许吃手!”我知道这是强化,但是没有办法。因为他爸爸说:“你说不要说,忍了两年不说,结果还是吃手!”现在欣欣的大拇指有块白白的茧子。
很焦虑,这么大的孩子还吃手,两颗上门牙都微微有点外凸了。大家能不能出出主意啊?
答案例中的妈妈可以跟老公好好沟通一下,如果他能把制止孩子吃手的力气用来陪孩子玩儿,可能孩子早就不吃手了。这位父亲的行为恰恰强化了孩子的吃手。
碰到这种情况,做母亲的一方如果懂得父亲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就要奋起保护孩子。有些做家长的从来没养过孩子,却认为自己的做法一定是对的,他们以为他们所选择的方式是经过他们认真思考过的,实际上,他们所认为的思考后的决定大多是沿袭了他们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因为他们见到的和吸收到的养育孩子的方式,就是他们父母养育他们的方式。他们长大了,却不知道他们从0岁开始就在吸收自己父母的行为,等他们做了父母以后,他们自然表现出的行为让他们误以为是思考过的。
人类只能模仿那些自己见过的行为,即便是没有意识到这是模仿,也会模仿,尤其对于自己的父母。所以清醒的一方可以帮助不清醒的一方分析,阻止爸爸这种会给孩子造成伤害的行为。
一岁半时停过吃手,到两岁时又吃起来,怎么办
宝宝从小爱吃手,快到一岁半的时候停止吃了。书上说一岁半后还吃手,或者突然吃手,就是心存焦虑。谁料从上个月开始,果然是一岁半的时候,宝宝突然又恋上了吃手。没事的时候吃,散步的时候吃,玩着玩着也会吃起来,好像是一想起他还有两个小手呢就赶紧放嘴里吃。分析来分析去,我找不到他焦虑的源头,于是我自己焦虑。
回想起来,从小到大我们是任由他吃的,基本不说他。
至于吮吸需求,他还没断奶呢,应该满足得差不多啊。我倒是跟他一直说两岁断奶的,难道他知道他马上两岁要断奶了自己焦虑起来?宝宝没这么有时间概念吧?
答据专家研究:孩子还没出生就已经在吃手了,所以孩子从一出生起就吃手,正说明吃手是先天行为。事实是孩子出生后第一个工作就是吃手,因为它简单易行不需要别人配合,所以被孩子使用得较广泛。吃手使孩子在妈妈不在身边时获得心理上的慰藉;在认知上获得将手指和奶头比较的机会;在技能上获得将手伸向嘴和把手有目的地留在嘴里的模式。这些内容都为下一步口的探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正像口的工作时期会随着手的工作时期的到来结束一样,如果孩子很正常地发展,吃手的行为模式也会被新发展出来的其他模式所代替。但通常出现的问题是:成人对孩子某一个发展中的行为过于关注,孩子的这个行为就会被强化。比如成人很希望孩子少吃点饭,于是在孩子吃饭时告诉孩子少吃点,孩子就会注意自己是吃少了还是吃多了,于是就失去了感受饥饱的自然机能。又比如成人希望孩子投入工作,就给孩子准备许多工作材料并让孩子注意这些材料,孩子就会不停地工作。
展开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
中国的家长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既懂教育又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最容易成为人才;第三类家长既不懂教育又没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也比较容易成为人才;最可悲的是第二类家长,不懂教育但有责任心,他们占据绝大多数,失败的孩子大都由这类家长制造。
——摘自《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