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东北三江流域民俗概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1656364
  • 作      者:
    张树东,刘殿生,吕品著
  • 出 版 社 :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张树东: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文博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佳木斯市三江收藏研究会会长、北大荒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兼专家鉴定组组长。业余专集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出版物、古代三江流域传世物和萨满教传世神物等。参加黑龙江省收藏协会举办的《祖国万岁》收藏展,参展的《东北解放区出版物》专题获最高奖“大金奖”。在北京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举办《中共在北满》个人主题收藏展,在中共党史研究界引起轰动。此次参与《东北三江流域民俗概览》、《东北书店书刊收藏与鉴赏》两部专著的组织和编写。
展开
内容介绍
    《东北三江流域民俗概览》以其地域性和民族性为基点,即定位于三江平原,以源起于三江平原的肃慎族系历史发展脉络为经,以其民族性不同历史时期民间民俗内容上印记为纬,依据有关文献史料,参酌官私记载、方志档册、金石谱系、文集图录、出土文物、传世遗物,进行左右采获,分类排比,去芜存精,错综铨次,对民俗事项,剖白其精神内涵,诠释其图腾般的原始意义,努力把三江民间民俗作一概略叙述。然自知学力不逮,占有的资料又有限,《东北三江流域民俗概览》不是研究的终结,恰恰相反,它只是三江民间民俗研究的肇始。
展开
精彩书摘
    萨满教认为宇宙是多层次结构的,有三、九、十三等等诸层。每层都居住着善神和恶神。世上万物各有头呈菱形、头部刻有眼的职司神,却无一主神控制全局。萨满俗称为“大神”,是族众的保护神,为了祛灾驱魔,或为指导生产,或为求得军事胜利,而周旋于各层神灵魔怪和人之间。她的灵魂能游荡飞升,克服重重艰难找到所需请的神,并使之附体
    三江平原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萨满教文化。就一定意义讲,萨满教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源头,尤其是北方文化的源头。中国北方地区是中国文明、文化的源头之一。三江流域中心地带的三江平原是渔猎文化、农耕文化区。它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挹娄、黑水靺鞨、生女真、满族人都曾占据中国半壁江山或建立统一的大帝国,他们所代表的民族文化,为汉文化(中原文化)注人了蓬勃的活力,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萨满教文化既是三江平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古代北方文化的重要载体。萨满继承着三江平原文化的遗产.是氏族的、部落的、民族的文化传承者和体现者
    作为人类社会最初形态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萨满教,其萌生、形成、发展、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在有关记载古代三江平原的肃慎、挹娄、勿吉、黑水靺鞨和生女真习俗的史籍中,都可以看到萨满教与这些民族文化发生必然联系的某些痕迹
展开
目录
前言
黑水文化原始生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古代三江平原民俗的定义
第二节 古代三江平原民俗的起源
一、肃慎时期的“桔矢石磐
二、挹娄(穴居或穴中人)时期的“桔矢石磐
三、勿吉(林中人)时期的“楛矢石磐
四、靺鞨时期的“楛矢石磐
第三节 古代三江平原民俗的分期
一、早期:商周时期
二、中期:战国秦汉时期和三国两晋(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晚期:黑水靺鞨、生女真、满族、赫哲
第四节 古代三江平原民俗的内涵与分类

第二章 古代三江平原民间信仰和崇拜
第一节 萨满教
一、萨满神偶
二、萨满用具
第二节 自然崇拜
一、太阳崇拜
二、星相崇拜’
三、火崇拜
四、山石崇拜
第三节 图腾崇拜
一、鹰--萨满之神
二、鸟图腾
三、赫哲族的鸟图腾--爱米神
第四节 祖先崇拜
一、生殖崇拜
二、骷髅崇拜

第三章 肃慎的民俗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三江平原的人类活动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三江平原的肃慎先世习俗
一、饮食
二、民间艺术
三、生产用具
四、宗教
五、埋葬习俗
第二三节肃慎人的民俗
一、肃慎民居
二、肃慎饮食
三、肃慎服饰及发式
四、肃慎婚嫁

第四章 挹娄的民俗
第一节 挹娄民居
第二节 挹娄饮食
……
第五章 勿吉、靺鞨的民俗
第六章 五国盛地女真族的民俗 
第七章 赫哲族的民俗
后记 大荒民俗  三江瑰宝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