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带你去耶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0808500
  • 作      者:
    曹蕴,马征著
  • 出 版 社 :
    群言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通过《新东方·带你去耶鲁》把留学梦想放飞,让成长之旅扬帆,走进耶鲁,走向一个全新的世界。
展开
作者简介
  曹蕴,英语教育学硕士,新东方资深教师。曾在复旦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和耶鲁大学学习。
  常带一颗宽容的心上路,在差异和碰撞中思索,足迹遍布四大洲。
展开
内容介绍
  《新东方·带你去耶鲁》作者曹蕴,总统的摇篮:美国常青藤名校耶鲁大学,这里,是美国第一所具有授予博士学位资格的大学;这里,拥有全美大学中最早的博物馆、最古老的艺术馆和全世界规模第二大的大学图书馆;这里,走出了普林斯顿、康奈尔等著名大学的创始人,被誉为“美国学院之母”;这里,孕育了5位美国总统以及德国、墨西哥的前总统,被誉为“总统的摇篮”;这里,培养了16位诺贝尔奖得主,20多位普里策文学奖得主和50多枚奥运金牌的得主;这里,诞生了中国铁路业、矿业、电报业的创始人,培养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早期的校长;
  这就是缔造了300多年传奇历史,以“光明与真知”为校训的学术圣殿:耶鲁大学。让我们一起走进耶鲁,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展开
精彩书摘
  世界离你有多远——从新东方到美国
  曹:在耶鲁,“新东方”三个字名气还是挺大的。
  还有两个名字和新东方一起在耶鲁流传,你知道是谁吗?
  马:老俞?另一个不知道是谁。
  曹:我刚去耶鲁的时候,每当我告诉别人我在新东方工作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老俞现在发财了吧?”然后又问:“马征你认识吗?他以前也在新东方,教GRE词汇的。这人挺逗,挺‘新东方’的,能侃。”
  老俞我认识,但当时对“马征”有点好奇,怎么大家都认识马征?呵呵,你在耶鲁华人学生里名气挺响的,你觉得这和你曾经是新东方的老师有关系吗?
  马:多少有点关系吧,我觉得新东方对我的影响挺大的。在美国,碰到中国来的留学生,第一次见面,只要说起新东方,马上有一个共同的话题。大家回忆新东方里各种有趣的人和事,距离似乎一下子就拉近了。
  曹:你记得吗,有一次两个负责研究生活动的中国学生搞了个介绍茶文化的活动,我摆摊给大家泡中国茶,当时来了很多中国留学生,其中一个是中国学生会主席,他管你叫“马老师”,原来你是他在新东方的词汇老师。你刚来耶鲁,不少人叫你马老师吧?
  马:还好,偶尔碰到以前的学生问:“你是不是以前在新东方教过?”搞得我很不好意思,其实大家都是同龄人,叫我“马老师”还真是抬举我了。如果我讲的课能对他们的考试或申请有一点帮助,就已经是对我的最大的鼓励了。
  曹:你申请来美国的时候应该正在新东方工作吧,当时你们在新东方工作得怎么样?
  马:我是大三到大四阶段在新东方教书,来美国之前是一边读本科,一边在新东方兼职。现在回忆起那段时光来,真是“忙并快乐着”。当时的新东方还处于创业的状态,让人感觉有很多可能,很多机会。人不是很多,老师之间有很多交流,老俞也经常和我们一起吹牛,还带我们到康西草原骑马,开越野车什么的。当时新东方刚在上海和广州开分部,北京的老师要坐飞机赶课。
  曹:我是2003年进新东方的,那时候已经没有机会和老俞骑马了,呵呵。不过还是听到传闻,说早年老师领工资都去老俞家,老俞给个黑色垃圾袋,然后他再亲笔写个领款条。不少人都是冲着那“鼓鼓囊囊”的黑色垃圾袋加入新东方的。后来有一次上海新东方说要发奖金,有个老师兴冲冲地拎了旅行袋,“打的”赶到学校。心想当年能装一垃圾袋,现在发展了,怎么也得装个旅行袋吧,结果就领到一张100块,抱着空袋子垂头丧气地乘轻轨回家了。你们那时候收入应该很不错吧?
  马:这个黑口袋我没见过,大概是老师自备的吧。我当时用A己的书包装工资。收据倒是真的,我至今还留着一张收据条,上面是老俞亲笔写的:“给马征老师×××期班×××元”。那时,每期班结束,就拿这个条去会计那里领钱。
  曹:那张收据你一定得留着,以后新东方博物馆成立了,那东西就稀奇了,说不定还能拍卖呢,哈哈!既然那时候收入、工作环境都不错,新东方的发展也充满希望,你怎么会想到离开新东方去美国留学呢?
  马:这个问题很多朋友都问过我。我有时候会想,如果今天让我重新选择,我可能还会做出同样的决定。我加入新东方的时候,已经做了出国留学的准备。虽然新东方当时的发展前景不错,但我始终觉得从教书育人的角度来讲,自己的经历和资历都有限。当时教书仅仅是和学生分享一些自己学习英语的体验,自己需要丰富和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觉得不能满足于现状,要去充电。关于出国的决定,是因为自己很喜欢教育和科研,想在学术界发展。当时很多师兄、师姐都去美国深造了,而且都建议我本科一毕业就去,所以我本科一毕业就去了耶鲁。现在回过头来看,虽然最终没有选择在美国走学术道路,但这几年自己的收获非常大,无论是学习、做学问还是做人。
  曹:你有没有想过,等你去美国留学归来,当时的同事可能已经变成新东方的高管,有很不错的经济实力了,可你还是个穷学生。
  马:现实确实如此。但我好像很少想他们在经济上的巨大收益,我倒是觉得他们这些年伴随着新东方的成长学到的东西很可贵。我虽然没有他们有钱,但我这几年在美国的收获绝对不是用钱可以衡量的。
  曹:其实很多人在考虑出国留学的时候,都容易患得患失。我觉得在出国这件事上,没有绝对正确或者绝对错误的决定,不管去还是不去,都要保持平衡的心态。学习和工作的本质都一样,都是成长和提升的过程,这种提升和地位没有关系,更不是用钱来衡量的。比如有,些人出国读书回来会碰到“尴尬”的局面,以前一毕业就工作的同学居然变成自己的领导了,或者已经创业成功、身价百倍了,自己却还没起步。我们不妨看得远一点,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暂时的领先或落后不能说明什么,表面的落后说不定是在为下一步的超越积聚能量。所以要始终清楚自己的步伐,不要被别人的节奏打乱了脚步。
  马:这一点我完全同意,回国以后我深刻体会到保持心态平衡的重要性。
  曹:新东方的学生里,有想去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还有想去母语为非英语的欧洲国家的,你当时对选择留学的目的地有什么考虑?
  马:我觉得无论在哪里学习,只要走出了国门,经历一种全新的教育系统,不断地自我反思,都会有自己的收获。不同的国家有各自的优势,所以选择国家要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奖学金、自己目前的水平和积累、自己希望通过留学达到的目标等等。我选择美国,是因为我在国内是学习计算机的,我对自己的专业很有兴趣,也希望自己以后留在这个领域工作,这个专业在美国发展得最好,去美国学习这个专业最具有挑战性。
  曹:我在复旦读本科的时候,公派到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学习过。澳洲一流大学的学术实力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耶鲁确实有一些差距。不可否认,那些也是非常好的大学。每个国家都有特别突出的学校,不一定去美国就是最好的选择。国内有些家境不错,但学业不怎么突出的学生比较愿意去澳大利亚、新西兰留学,所以那些地方中国留学生的整体水平似乎被稀释了。现在去英国自费留学的机会也很多,签证也容易申请了,英国大学的文凭含金量似乎有所下降。很多人觉得,最优秀的人都选择去美国留学。
  马:看你怎么定义优秀。我个人觉得,去留学不是为了证明给周围的人看我有多优秀,而是为了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当然大环境很重要,所以不管去哪个国家留学,我们都希望去一流的大学,可以是整体实力一流的大学,也可以是你感兴趣的那个专业一流的大学。
  曹:我知道对于在新东方教GRE的老师来说,美国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当时你的学生向你咨询留学的事,你是怎么指导的。现在你经过在耶鲁6年的磨砺,充分体会了留美生活的每个细节,也遇见许多来实现“美国梦”的中国留学生。如果还有学生来咨询你要不要去美国念书,你打算怎么回答?
  马:其实回答这个问题,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之一,所以我想多啰嗦几句。
  我觉得出国深造是每个年轻人参与全球化过程的捷径。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世界离你有多远?记得自己小学的时候做过一道应用题,说光速每小时30万公里,地球的直径是1.2万公里,光绕地球一圈只要0.13秒:当时实在想不出这道
  题目有什么应用价值。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世界上每两个人之间的通信都可以在0.13秒以内完成。我2001年来到耶鲁,在进行互联网研究的同时,也享受着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现在,我不但可以随时和远隔半个地球的父母进行语音通话,还可以看到他们以及我们家小狗的即时状况。在我们每日习以为常地使用互联网的同时,可能没有意识到,我们已经不可避免地生活在了一个新的全球化的浪潮之中。
  The WorldIs Flat(《世界是平的》)的作者弗里德曼把全球化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全球化,第二个阶段是以公司为主体的全球化,第三个阶段是以每个人为主体的全球化。这种全球化给我们每个人带来的挑战是巨大的。我们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多少?面对全球化,我们的教育,是否让我们做好了准备?在《世界是平的》这本书里,作者提到他写这本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告诉美国的年轻人他们将要面临的全球化的挑战。比起美国的年轻人,中国的年轻人其实更加没有准备好。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很少有机会深入了解中国以外的社会和文明,然而随着中国在国际经济产业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果我们没有对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进行深入了解,那么将无法想象今后中国的跨国公司能有效地管理海外员工,开发海外市场。对于个人来讲,如何能够让自己成为真正的“地球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坐标,也变得日益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讲,出国留学或工作,往往是一条有效的道路。在学校这个为学习而设针的环境里,每个人都能更容易地互相学习。中国有句古话:“行百里者,看周遭事;行千里者,阅世间情;行万里者,穷天下经。”我们的祖先很聪明,他们明白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走出去看看有多么重要。
  其次,出国留学也要考虑自己的机会成本。你选择了一个机会,很可能要放弃另外的机会。放弃别的机会而带来的损失,就是选择某个机会的机会成本。比如我当年选择出国而放弃新东方的工作,机会成本就很高。实际上,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出国留学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如果在国内有好的工作或机会,完全可以不出国,在实际的摸爬滚打中,同样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还可以创造未来深造的机会。
  曹:是啊,一旦决定了就不要后悔,心态平衡地走下去。不管哪条路都不是为了走到终点,而是为了一路的成长和收获。既然路是自己走,决定当然要自己做。每次有学生问我:“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样?”我总是说:“成年人不可以逃避为自己做决定的责任,我只能为你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只能根据我的体验帮你分析各方面的情况。”应该好好利用做选择的机会了解自己,因为每一次抉择都是一个排除人云亦云的干扰,深入地去感觉和反省自我的过程。
  名校情结——我选择了耶鲁
  曹:我去美国以前,有些“名校情结”,盲目地想要有个英美名校的硕士或者博士头衔,哪怕做家庭主妇也行。你有什么特别的情结吗?
  马:我想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有一点,尤其是在不了解美国教育体系的时候。美国的高等教育非常发达,一流的高等学府很多,各高校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专业,很难一概而论地说哪所学校好,哪所学校不好。生源也非常分散,不会出现像中国那样所有人都盯着少数几所“名校”的现象。美国的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学费差别很大,有的好学生不愿意毕业时背一大笔债,宁愿选择好的公立大学而不去私立大学。对于我个人而言,随着对美国大学的了解,很多学校都能让我觉得是“名校”,不只是哈佛、耶鲁。
  曹:情结是一种心理上的强迫和执著,这种情结在耶鲁上了心理学课以后从理论上得以证实。很多人在选择出国留学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变得有点神经质。在兴趣、专业发展和名校光环当中挣扎,加上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很多选择到最后只能变成被选择。你有挣扎的过程吗?
  马:这当然是双向选择的过程,就跟谈恋爱一样,不能一厢情愿。我想,每个人都只能做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剩下的不由自己控制的东西也不必勉强。我们得承认,确实有运气的因素,申请的时候要把心态摆正,做到问心无愧就行了。
  曹:我很同意你的观点。追求名校这件事本身没有错,但追求的心态很重要。你在申请的时候应该明白:不是你把所有的申请材料和英语考试都做到最好、做到极限就一定会被你想去的那所名校录取。今年招生委员会有哪些人参与,有什么样的人和你竞争,学校今年的财政状况,甚至中美关系都和你的录取有关。有太多的因素不在你此刻的掌握之中。中国有句老话:“尽人事,听天命”,对克服“名校强迫症”很有帮助。
  马:我在申请耶鲁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心态,反而成功了。
  曹:我在墨尔本大学读书的时候,一个当地学生跟我说,他考上墨尔本大学家里并没有特别开心。他的父母觉得,在家附近的一所学校读书也不错,同样的专业,学费比墨尔本便宜很多。我说本科的时候我考上中国的名牌大学,虽然不是我喜欢的专业,但心里一块石头落地,觉得自己总算没“有辱家门”。他觉得太不可思议了,这居然跟整个家族的名声有关。你觉得在美国,就本科而言,专业重要还是学校的名气重要?
  马:首先,美国有很多学校可以进校后自行选择本科专业,申请的时候只要挑选学校即可。有的人在学校里试了几个专业,才找到自己喜欢的。当然每个学校的学科侧重不同,如果高中就知道自己比较喜欢哪个专业,不妨找一个这方面比较好的学校。否则,可以选择综合性的、很多学科都比较强的学校。
  曹:研究生阶段名校的奖学金会多一些吧,对中国学生而言,签证是否也好拿一点?
  马:研究生阶段有所不同。读博士的话,基本都有奖学金,各校的奖学金也差不多,主要由当地的物价水平决定,基本可以让你过上不错的生活。我觉得钱不是最大的区别,更重要的因素是自己做研究的环境。如果在很强的系或者有很好的老师,会对你的研究生经历有很大的影响。对于研究生来讲,专业的名气或者是具体
  的导师的水平更为重要。至于签证,我想名校可能
  有一些优势。目前的形势不错,整体来讲签证比以前容易了。
  曹: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国内的名校毕业生在初始阶段是有优势的,机会也更多。在美国呢?我觉得有一点是肯定的,对于一个性格正常的人来讲,几年的名校学习和生活可以为自己建立一个处于社会上层的人际圈。我有个美国朋友在普林斯顿读书,石油大王的孙子是他同班同学,还邀请他去豪宅聚会,认识了一批名流。他觉得这种人际关系网对以后的发展很有用。
  马:这是毫无疑问的。大学大学,大家来学。教的人固然重要,但随你一起成长的人也会对你产生很大影响。除了人际关系网外,同学之间的影响和互动也很重要。我觉得自己从周围同学、朋友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课堂上学到的多。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选择:梦想耶鲁
世界离你有多远——从新东方到美国
出国深造是每个年轻人参与全球化过程的捷径。你有没有想过,世界离你有多远?……
名校情结—— 我选择了耶鲁
你在申请的时候就应该明白一点:不是你把所有的申请材料和英语考试都做到最好,做到极限就一定会被你想去的那个名校录取……
耶鲁“海龟”:回游还是寄居?
一个国家和行业在增长过程中能教给人很多东西,这对我做出决定很有影响……
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鲁
穿越古老的门——三百年耶鲁传统
斑驳古墙是传统、古楼钟声亦是传统;仪式仪规是传统、人文逸事亦是传统……
买课去
我被那个“NO”拒绝了以后就再没努力了,直到下个学期上了他的另一门课,前文提到的“死亡”。我对这个大胡子“上帝”开玩笑说,“你从生(life)上到死(death),下个学期该上转世投胎(rebirth)了吧。”……
垂暮的阳光
有一次,86岁垂暮的老人颤悠悠地去指地图上的一个城市,被地上的电线绊倒了。在百人的讲厅里,自己忠守了一辈子的讲台上,面朝地重重地摔下去,就再也起不来了……
中美教育的“鱼”和“熊掌”
美国教育的优势——注重思维,在基础教育阶段有可能变成弱势,而中国教育被批判最多的死记硬背也并非一无是处,记忆和思维就如同“鱼”和“熊掌”一般,而且并非不可兼得……
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哲学不是面包,不能填饱肚子,但能让你知道填饱肚子是为了什么,我们就从为什么开始,你为什么要上这门课?”……
两个“辅导员”的对话
我想象不出来,学生有什么需求满足不了的。这大概就是耶鲁教育的核心精神,以学生为中心,因为学生的成功才是美国私立大学最值得炫耀的成就……
Ms.“新港大全”
耶鲁是世界的耶鲁,在这个缤纷的大环境里抛弃偏见,敞开心扉去体验更多的文化,接受更大的差异是任何书本里和世界任何一个教室里所学不到的……
没有窗户的秘密
“骷髅会”在如今的美国已经不是秘密,它只不过是如今美国统治结构的一个缩影:政界、商界和学界的精英互相结成一个庞大的社会关系网,追求和捍卫精英阶层的权力、财富和声誉……
在教堂里划船,在古堡里唱晚
毫无疑问,如此一流的校园硬件设施来自于一流的筹钱机制。耶鲁大学的基金和资产一共有180亿美金……
第三章:收获:耶鲁人的经验
中文热
当年新东方托福课堂上刁难美国人的“汉语托福”考题曾经让多少学生感到莫名的安慰: “有一天,我们让美国人用毛笔答题,在龟壳上刻甲骨文,论活雷锋与活蜜蜂的区别”……
Life is a miracle
我们应该为中国民族骄傲,中国人确实挺聪明,但中国人对人类科技的发展贡献不大,中国人将来在世界上要有竞争力,如果没有创造力只有廉价劳动力是不行的……
中国学生:走出自己的圈子
有一年他被邀请去白宫和总统共进晚餐,临行前发现自己没有一套像样的西装,于是决定第二天早晨乘火车前去买。可是早晨出门才发现商店都没开门……
耶鲁之友的创业之路
我喜欢对冲基金的地方是这个行业本身很有挑战性,需要用到很多学科的知识,同时还可以让你操控相当大的资本,就好像给了你一个杠杆让你有机会放大个人的能力……
从诗人到学者
文学创作和学术当然是两回事,但它们说到底都需要人的智慧、经验和创造力,所以在很多地方有相通之处,也可以互相补益……
迈克尔的中国缘
通识教育就是让你在四年时间里可以自由地选择很多领域的课,最大限度地扩大你的知识面,然后发现你自己的兴趣所在……
我的未来不是梦
如果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那应该先搞清楚自己活着为了什么,无论在国内国外,自己都要不断地思考和尝试。注意,这是个动态的过程,尝试很重要,大多数人总要痛苦挣扎过才会找到答案……
博士“厚”
我们在本科学习所接受的教育和我后来做生物实验实际所接触的东西完全不一样。本科的时候,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背很多东西,却没有被激发起对这个学科的兴趣……
一个文科生的下午
他们有中国的背景,可以从中国的视角吸收西方的理论,提出一些有中国色彩的东西。比如对民主的认识,我觉得混血的学术背景可能可以产生一些新的东西……
十字路口的理性选择
在美国学会了质疑所有东西,包括一些最基本的假设。在中国读书的时候,基本上是教授讲,你听,然后做些基本的举一反三。可是美国教授绝不希望你被动地接受,他们要你质疑……
高中生:走近耶鲁,走进耶鲁
申请人自身的个性特点、自身的价值观也很重要。耶鲁对于毕业生今后是不是能够给社会做出贡献很看重……
耶鲁人的职业规划
Mary主任和她的同事们孜孜不倦地帮助学生分析自己和外界的形势,让他们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扇门。但就像《骇客帝国》里的台词所说“I can only show you the door, you are the one that has to walk through it.”(我只能把门指给你,你必须自己走过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