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反面观点的主要有以下几位。孙自铎(2004)指出,跨省劳动力流动扩大了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并对持跨省劳动力流动对缩小地区差距做出贡献之说进行了反驳。韦伟、傅勇(2004)认为,劳动力流动没有缩小收入差距的原因主要是:第一,中国由于存在许多制度障碍,流动成本非常大;第二,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基本上无法进入高工资和福利的领域,因此工资水平低,其收入都不高。段平(2007)认为,对中部来说,流动人口不管是从对劳动力数量的增长贡献上,还是从对本地区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贡献上,都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许绍元、李善同(2008)认为,区域问劳动力迁移可以有效改善配置效率,提高经济增速,缩小地区间生活水平差距,但由于在一国内部资本流动性很强,存在“资本追逐劳动”现象,因此并不能缩小人均GDP的地区差距;虽然劳动力迁移显著提高了输出的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但单纯的劳动力输出并不能缩小同发达地区人均产出的差距。严浩坤、徐朝晖(2008)的研究表明,尽管流动方式不尽相同,转型期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中国地区的经济差距。李道庆、陈恩(2009)认为,流动劳动力空间分布失衡加剧了广东区域经济增长差距。
另外,有的学者分别对不同区域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也不同。张薇(2007)认为,劳动力流入对经济的影响因地区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分布,东部地区的劳动力流入对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中部和西部的劳动力要素流入却延缓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这可能与流动劳动力的素质差异有关。严浩坤等(2008)的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对中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方向和强度表现不同,对地区差距的影响是劳动力流入与劳动力流出综合作用产生的结果。
那么,究竟农村劳动力流动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是正效应大还是负效应大呢?农村劳动力流动是资源要素配置的一种方式,为全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显著的贡献,但是正如以上文献所述,劳动力流动对于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一直是有争议的。下面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差距影响进行判断,以便为教育补偿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