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聚焦中国教师教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74111
  • 作      者:
    梅新林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梅新林,男,1958年10月17日生,浙江温岭人。现任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学术兼职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编委、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学刊》编委、《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特约编委、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南文化研究中心、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等。主要从事中国文学与文化以及高等教育的研究与管理工作,已出版《红楼梦哲学精神》、《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中国游记文学史》、《教育文化学》等8部学术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文学评论》、《教师教育研究》、《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重要报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曾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展开
内容介绍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国教师教育实现了从传统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的世纪转型,受到了教育界内外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同时也引发了长时间的热烈讨论与争鸣。《聚焦中国教师教育》聚焦于世纪之交中国教师教育研究的十五个焦点问题,从数以万计的相关论著中梳理脉络,提炼观点,撷取精华,分为“教师教育改革论”与“教师专业发展论”上、下两篇,展开系统论述。在国际视野与本土经验双向交互的战略思维中,深入辨析种种代表性的理论主张与学术争鸣,集中探讨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向、现实困境与相应对策,最后阐发薯者自身的思考与认识。作为与《中国教师教育三十年》纵横分合、相互并观的姊妹篇,《聚焦中国教师教育》重在为中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教师教育历程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讲求尊师重道,甚至有的人认为“师范学校之制,征之三代,虽书阙有间,若乃其意则可推见矣”(梁启超,《论师范》),即推定中国自古就有师范教育。但应该说,中国古代并没有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即师范教育。①专门的统一而成批量的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其本身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入近代后,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而出现的教育普及对教师的大量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师范教育在中国的产生是清末的事。
    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的有识之士们提出“开民智”这一文化教育领域的根本任务,因而要求仿行西方近代的三级学校体制在全国普遍设学。清末洋务派在创办新型学校之初,主要靠高价聘请洋人担任教师,讲授西学。尔后学校渐多,各府州县的中小学校不可能都聘洋人为师,这在客观上就迫切要求我国自办师范教育,迅速培养自己所需要的教师。梁启超首先在1896年《变法通议·论师范》一文中主张自办师范教育,继之有盛宣怀等亦主张创办师范学堂。
    ……
展开
目录
导言
上篇  教师教育改革论
第一章  教师教育历程
一  百年教师教育的历程
二  百年教师教育的走向
三  百年教师教育的反思
四  百年教师教育的启示
五  小结
第二章  教师教育趋向
一  教师教育的开放化
二  教师教育的大学化
三  教师教育的一体化
四  教师教育的信息化
五  小结
第三章  教师教育体制
一  教师教育体制的变革
二  高等师范院校的转型
三  教师教学机构的设置
四  教师教学机构的创新
五  小结
第四章  教师教育模式
一  教师教育模式的变迁
二  教师教育模式的类型
三  教师教育模式的问题
四  教师教育模式的改革
五  小结
第五章  教师教育课程
一  教师教育课程的含义
二  教师教育课程的比较
三  教师教育课程的问题
四  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
五  小结
第六章  教师教育质量
一  国外教师教育质量的保障
二  教师教育质量保障的机制
三  教师教育质量体系的构建
四  教师教育质量保障的措施
五  小结
第七章  教师教育专业性质
一  关于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关系
二  关于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争论
三  师范院校师范性弱化的问题
四  师范院校强化师范性的对策
五  小结
第八章  教师教育学科建设
一  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历程
二  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进展
三  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问题
四  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展望
五  小结
第九章  师范生免费教育
一  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制度
二  师范生免费教育的讨论
三  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政策
四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实践
五  小结

下篇  教师专业发展论
第十章  教师专业化
一  教师专业化的含义
二  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三  教师专业化的特点
四  教师专业化的途径
五  小结
第十一章  教师职业角色
一  教师的职业角色
二  国外的教师角色
三  国内的教师角色
四  教师的角色冲突
五  小结
第十二章  教师职业素质
一  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
二  国外的教师素质研究
三  我国的教师素质研究
四  教师的职业素质提高
五  小结
第十三章  教师专业发展
一  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
二  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
三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四  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
五  小结
第十四章  教师继续教育
一  关于教师继续教育的含义
二  国外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
三  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
四  当前教师继续教育的思考
五  小结
第十五章  教师资格制度
一  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意义
二  国外教师资格制度的比较
三  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问题
四  教师资格申请人员的培训
五  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教育制度
六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