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杜威教育文集.第2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7185267
  • 作      者:
    [(美)约翰.杜威(John Dewey)著]
  • 出 版 社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自从中国与西洋文化接触以来,没有一个外国学者在中国思想界的影响有杜威这样大。
  ——胡适:《杜威先生与中国》
  只要旧学校里空洞的形式主义存在下去,杜威的教育理论将依旧保持生命力,并继续起作用。
  ——赵祥麟:《重新评价实用主叉教育思想》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所著《民主主义与教育》全面地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本书是其中的第二卷,选编了杜威1916年撰写的著名的教育专著《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哲学导论》。所阐明的哲学,把民主主义的发展和科学上的实验方法、生物科学上的进化论思想以及工业的改造联系起来,旨在指出这些发展所表明的教材和教育方法方面的变革。
展开
作者简介
  吕达,1944年生于山东。1966年大学本科毕业于上海。赴内蒙边疆任教十余年。1979年考取北师大研究生,1981年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同年起,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先后任编辑、副编审,室副主任、主任。其间,又在职攻博,于1988年获北师大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任人教社副总编,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兼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基础教育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和学术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理事长兼课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课程·教材·教法》杂志主编等职务。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并被评为“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主持或参与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八五”“九五”“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多项。在国内外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了《中国中小学课程改革:背景、构想、进程与趋势》《试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等论文数十篇。担任《教育大辞典·课程与教学分册》副主编、《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丛书》副主编、《中国教育学科发展史丛书》总主编。著有《课程史论》《独木桥?阳关道?──中小学课程面面观》等。策划、编审的图书、期刊有多种屡获国家大奖。
  刘立德,1965年出生,河南永城人。先后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1年至今在人教社工作。历任人教社教育编辑室主任助理、副主任、主任,文化教育编辑室主任、文化教育分社社长、党支部书记。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中青年编辑、教育部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中国教育学会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新闻出版和版权工作先进个人。多次荣获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中青年论文评比一等奖。策划、责编的图书曾荣获“国家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各种奖项。兼任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教师教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全国教师教育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学术交流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叶圣陶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教育部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方案研制专家组成员,全国大学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材编委会副主任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收录了世界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杜威的主要教育论著以及与教育有密切关系的其他论著,共计五卷。
  第一卷选编了杜威1897~1915年撰写的《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等六篇教育名著。
  第二卷选编了杜威1916年撰写的著名的教育专著《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哲学导论》。
  第三卷和第四卷选编了杜威1919年4月至1921年8月在华的主要教育讲演。第三卷为著名的《杜威五大讲演》,即在北京的系统讲演;第四卷包括著名的《杜威三大讲演》,即在南京的系统讲演,以及在其他各地的讲演。
  第五卷选编了杜威1920~1952年撰写的《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等15篇著名的教育论著。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
  一、生活的更新通过传递
  生物和无生物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前者以更新维持自己。石块受击,它抵抗。如果石块的抵抗大于打击的力量,它的外表保持不变。否则,石块就被砸碎。石块决不会对打击作出反应,使它得以保持自己,更不会使打击成为有助于自己继续活动的因素。虽然生物容易被优势力量所压倒,它仍然设法使作用于它的力量,变为它自己进一步生存的手段。如果它不能这样做,它不只是被砸得粉碎(至少在高等生物是这样),而且不成其为生物。
  只要生物能忍受,它就努力为它自己利用周围的力量。它利用光线、空气、水分和土壤。所谓利用它们,就是说把它们变为保存它自己的手段。只要生物不断地生长,它在利用环境时所花费的力量得大于失:它生长着。在这个意义上理解“控制”这个词,我们可以说,生物能为它自己的继续活动而征服并控制各种力量,如果不控制这些力量,就会耗尽自己。生活就是通过对环境的行动的自我更新过程。
  在一切高等生物,这个过程不能无限期地继续下去。过一段时间,它们就要屈服,就要死亡。生物不能胜任无限期自我更新的任务。但是,生活过程的延续并不依靠任何一个个体的延长生存。其他生物的繁殖不断地进行着。虽然,正如地质学的记录表明,不仅个体而且物种都会消灭,但生活过程却以越来越复杂的形式继续下去。随着某些物种的消失,更加适合利用它们无法与之斗争的许多障碍的生物诞生了。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
第二章 教育是社会的职能
第三章 教育即指导
第四章 教育即生长
第五章 预备、展开和形式训练s
第六章 保守的教育和进步的教育
第七章 教育中的民主概念
第八章 教育的目的
第九章 自然发展和社会效率作为教育目的
第十章 兴趣和训练
第十一章 经验和思维
第十二章 教育中的思维
第十三章 方法的性质
第十四章 教材的性质
第十五章 课程中的游戏和工作
第十六章 地理和历史的重要性
第十七章 课程中的科学
第十八章 教育的价值
第十九章 劳动和闲暇
第二十章 知识科目和实用科目
第二十一章 自然科目和社会科目:自然主义
和人文主义
第二十二章 个人和世界
第二十三章 教育与职业
第二十四章 教育哲学
第二十五章 认识论
第二十六章 道德论
附录 悉尼·胡克为《民主主义与教育》
写的导言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