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教育激励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67564
  • 作      者:
    李祖超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教育激励论》的教育激励主要着重于接受学前教育和在学阶段的学生,有别于社会上普遍流行的企业员工激励,其目的在于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激励理论。
展开
作者简介
    李祖超,男,1957年生,湖北松滋人。1978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先后获文学学士和教育学硕士学位,2002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曾任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等,1998年晋升为教授。现任中国地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主持全国及省部级等科研课题30项,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光明日报》等发表学术论文120篇,其中近70篇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有20多篇被转载,已出版独著及主编著作20部,获省部级等科研成果奖励10项,系列论文《教育经济与教育发展研究》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编专著《迎接知识经济的教育创新》获湖北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先后被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科技发展中心等聘为专家。
展开
内容介绍
    《教育激励论》系统探讨了教育激励的理论及其嬗变,教育激励的内容、类型、模式以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分析了教育激励的机制、原则和方法以及激励的正负方面的作用;对教育激励在幼儿、小学、中学和大学时期的具体运用实践作了分析研究。
展开
精彩书摘
    (二)精神性。激励离不开一定的手段,即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在一般行业里,激励都是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甚至以物质激励为主,如企业管理中对员工的激励就主要是物质激励,其奖惩主要是与物质报酬挂钩的。教育激励则不同,基本上是精神激励。教育激励的主要形式是表扬、奖励(正激励),也有批评、惩罚(负激励),无论是正激励还是负激励,都很少与物质利益挂钩,奖励通常是颁发奖励证书或奖牌,惩罚肯定是精神性的,绝对不能罚学生的款。如果说也有物质激励的话,一般是奖励学习用品,至多是发点奖学金,但所给数额毕竟很少,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教育激励的精神性,既由教育激励的育人功能所决定,也由学生从事的学习活动是非生产经营性活动的特点所决定。教育激励的精神性是教育激励与其他激励的显著不同之处。<br>    (三)层次性。由于教育对象的年龄差异很大、层次较多,办学机构也因此分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不同层次的学校;办学形式的多样性也决定了教育层次的多样性,如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又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层次)等。教育自身的多层次性决定了教育激励也必须分层次来进行。面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所选取的激励目标、激励内容、激励措施、激励方式等也必然会有所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有人(章志光主编的《心理学》曾引用过这个例子)曾对小学低年级和中年级儿童作过测试,让他们学习语文和解答数学问题。每级儿童分为两组,一组故意给予表扬,另一组则是矫正其错误。几周后两组同时受检验,其结果是低年级与中年级的情况明显不同,低年级故意表扬组比错误纠正组的成绩好,而中年级则相反。这种教育激励作用的相对效应,表明教育激励具有层次性,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的激励措施也应各不相同,这一特点对于教育激励的应用十分重要。
展开
目录
    引论<br>    第一章 激励与教育激励概论<br>    第一节 激励概述<br>    一 激励的概念<br>    二 激励的要素<br>    第二节 教育激励概述<br>    一 教育激励的内涵<br>    二 教育激励的特殊性<br>    三 教育激励的特点<br>    四 教育激励的规律<br>    第三节 教育激励的基本功能<br>    一 导向功能<br>    二 强化功能<br>    三 动力功能<br>    四 调控功能<br>    第四节 研究教育激励的意义<br>    一 理论意义<br>    二 实践意义<br>    <br>    <br>    第二章 激励理论与教育激励理论的嬗变<br>    第一节 中国激励理论的渊源及演变<br>    一 中国古代激励思想<br>    二 中国近现代激励思想<br>    三 中国当代激励思想<br>    第二节 西方激励理论的演变轨迹<br>    一 西方古代激励思想<br>    二 西方近代激励思想<br>    三 西方现当代主要激励理论<br>    第三节 激励理论与教育激励理论的继承和借鉴<br>    一 继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的关系<br>    二 对中国传统教育激励资源的借鉴与利用<br>    三 对西方教育激励资源的批判与借鉴<br>    <br>    第三章 教育激励的内容、类型和模式<br>    第一节 教育激励的内容<br>    一 物质激励<br>    二 精神激励<br>    三 感情激励<br>    四 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与感情激励的关系<br>    第二节 教育激励的类型<br>    一 群体激励与个体激励<br>    二 理性激励与感性激励<br>    三 有意激励与无意激励<br>    四 及时激励与延时激励<br>    五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br>    六 赞扬激励与抑制激励<br>    七 正面激励与反面激励<br>    八 外部激励与自我激励<br>    第三节 教育激励的模式<br>    一 目标激励模式<br>    二 期望激励模式<br>    三 典型激励模式<br>    四 信任激励模式<br>    五 信仰激励模式<br>    六 荣誉激励模式<br>    七 规范激励模式<br>    八 竞争激励模式<br>    九 表率激励模式<br>    十 挫折激励模式<br>    十一 感情激励模式<br>    十二 自居激励模式<br>    <br>    第四章 教育激励的主体与客体<br>    第一节 教育激励的主体<br>    一 教育激励主体的内涵<br>    二 教育激励主体的作用与特点<br>    三 教育激励主体的激励行为<br>    四 教育激励主体的素质及激励意识<br>    第二节 教育激励的客体<br>    一 教育激励客体的特点与作用<br>    二 教育激励客体的基本条件<br>    三 教育激励客体接受激励的心理<br>    第三节 教育激励主体与客体的关系<br>    一 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依存<br>    二 主体与客体的和谐共处<br>    三 主体与客体的互动<br>    四 主体与客体的对立<br>    五 主体与客体的差异<br>     <br>    第五章 教育激励的因素分析<br>    第一节 教育激励的准备<br>    一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育激励的前提<br>    二 学生的人格特质是教育激励的依据<br>    三 学生的能力是教育激励的基础<br>    第二节 教育激励的因素分析<br>    一 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br>    二 激励因素与去激励因素<br>    三 激励因素与去激励因素的关系及转化<br>    四全方位教育激励<br>    第三节 学校教育的激励与去激励因素分析<br>    一 教育教学中的激励因素与去激励因素<br>    二 学习动机与激励因素和去激励因素<br>    三 学习外在动机的激励措施<br>    四 学习内在动机的激励措施<br>    五 激励因素和去激励因素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br>    第四节 家庭教育的激励与去激励因素分析<br>    一 激励因素与去激励因素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br>    二 激励因素与去激励因素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br>    <br>    第六章 教育激励的机制、原则与方法<br>    第七章 教育激励的环境与效应<br>    第八章 教育的正激励<br>    第九章 教育的负激励<br>    第十章 教育的自我激励<br>    第十一章 教育激励的应用<br>    参考文献<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