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急进与慢变:晚清以来社会变化的两种形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073974
  • 作      者:
    孙燕京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孙燕京,1976年7月至1978年3月,曾在北京市海淀区粮食基层店工作,是为当时的服务系统“仿佛八大员”之一。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得以实现幼时理想,成为全国750万考生被荣幸录取的22万学生之一。在北师大读书7年之后,留校任教至今。自读研究生以来。晚清政治与社会文化成兴趣所在。
    作为人生目标,我很不情愿当学问的奴隶。总愿意让自己的人生更丰富一些,更多彩一些,正所谓,浓茶烈酒,多彩人生。出于此,做事不专、学问不精,爱谈天说地、懒于著述,就成了难以克服的痼疾。
展开
内容介绍
    《急进与慢变:晚清以来社会变化的两种形态》大致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属于晚清政治,特别是甲午战争一直到辛亥革命这一段历史时期上层社会、士大夫阶层的种种情形;后一部分为社会生活、社会风尚的变化,它包括了清中晚期以后乃至民国时期社会风气、下层民众生活状态、民间社会在西方文化影响下发生的心理、价值观、价值取向、审美意趣等社会意识形态浅层次的嬗变。从分量上看,前一部分占全书的三分之一,这既因为我个人的关注点多集中在慢变上,也与我对晚清社会的演进方式总体认识相一致。
展开
精彩书摘
    梁启超说的“数贤”、李宝嘉笔中的“变俗人”以及20世纪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就是新的社会力量,或者说是先进的志士仁人。晚清社会风气的改良与进步是由他们倡导并推动的。
    他们认识到,要想引导民众,“必有无量之思想以胚胎之,必有无量之言论以酝酿之,而此思想、言论也,即为其事其物之母”。所以利用与论宣传是十分重要的。于是,他们掀起办报的热潮,用各种手段宣传教育民众。1906年,四川先进青年办了《鹃声》白话报,他们说:“我们做这个白话报,因为看见他们的杭州白话报、安徽白话报、湖州白话报、绍兴白话报、宁波白话报,各人叫各人地方上的弟兄们,都要晓得中国现在的时势,是十分不好了,要大家赶快想法子,做个长久之计,”“望我们四川人,听了鹃声二字,就想起了亡国的惨历史,触目惊心,自然动了些感情,把这个报买一份来看看。究竟鹃声是说些什么?倘若是说得合理,就望看报的人,把四川的风俗习惯改良起来,四川当做的各种事业,大家出点钱出点力,把他整顿起来,无知愚人打教堂、打学堂,大家应该去阻止他们,把他们开通转来。”
    ……
展开
目录
写在前面
急进篇
壹.地方督抚与晚清政局
贰.鸦片战争前后的诗
叁.论甲午诗的思想特色
慢变篇
壹.晚清社会风尚及其变化
贰.略论晚清北京社会风尚的变化及其特点
叁.晚清知识层的风尚差异及士人的边缘化
肆.漫论辛亥时期的服饰
伍.双重困境中的李提摩太
陆.论晚清民国时期东西部风尚差异趋重的成因
附录
壹.牌坊与徽州文化
贰.民众记忆与服饰衍化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