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仅为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命运、华丽的文字所吸引,更为其中的一些词句而震撼,这些词句在今天来看就是所谓包含哲理的话,它深刻、睿智,具有某种穿透力,令人回味。1983年,我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学习。当时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市场经济的大潮正在慢慢席卷而来,哲学专业仍然是我填报的第一志愿,现在想起来,这应该是我的兴趣使然。
大学的学习生活及其当时的社会环境不仅巩固了自己的兴趣,还使自己最终走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路。我在北师大哲学系读了本科、硕士和博士。北师大哲学系有着优良的学术环境和学术传统,老师们对待学生宽厚仁爱,无私奉献,对待学问“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哲学对他们来讲不是外在的学问,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对老师们的喜爱和尊敬也使得自己对哲学感到更加亲近,可谓亲其师,爱其道也。特别是我的硕士导师陈仲华、马润青先生,他们以令人敬重的人格带着我进入哲学的殿堂。我的博士导师袁贵仁先生以敏锐的学术洞察力,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学术旨趣,严谨犀利的逻辑论证,以及深刻的理论穿透力开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机和活力,他带我走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和价值哲学研究领域,使我自觉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社会变革和社会转型的最初的年代,是一个反思、拥有激情同时包含迷惘的年代。不仅个人的生存价值、生活意义问题在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被发掘、追问和彰显,而且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如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理念、道路、模式、内在矛盾、发展动力等等。这些问题是表现时代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也是对哲学,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出的最有力的召唤,它们需要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去聆听、反思和批判,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去解决时代课题。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