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街之辩:从东门进入城池的大街
没有城可以有街,没有街一定没有城。街是城的前提,是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城是街的房子,房子坍塌,街消失。在街上走,也就是在城的肚子里走。
先前是没有城的,街多了,城就出现了。
街一多,为区分街与街的不同,街就有了命名。有的街以名人命名,有的街以用途命名,有的街以典故命名,有的街以所属城的方位命名。
东大街就是一条以所属城的方位命名的街。
吾国有很多东大街,成都有,西安有,北京有,南京有,杭州有,苏州有,上海有,所有历史深厚的大城市都有东大街。
所有东大街中,以成都东大街最为有名——在百度搜索“东大街”,排在“相关搜索”首位的,就是“成都东大街”。
这里专说成都东大街。
成都东大街没有成都古老,因此,还是从成都城说起吧。
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在成都平原活动。最早进入成都平原的,是属于岷江上游氐羌氏族系统的蜀族先民。古蜀历经了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几个王朝。但成都建城,是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具体为“秦蜀交战”蜀王战败、蜀地纳入秦国版图后。据晋代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惠王二十七年(前311),仪与若城成都,周回十二里,高七丈……”这是我国历史上对成都筑城时间和城市规模有确切记载的最早文字。后世《芙蓉话旧录·卷一》也说:“秦惠王二十七年,遣张仪、司马错灭蜀,灭开明氏,筑成都城,是为成都有城之始。”
张仪始建的成都城分大城和少城两个抵背相依的板块。两城就算合起来实际上也非常小,如今的盐市口附近可能已经算是城池东门的范畴。彼时的东门城垣和清时东城垣相距甚远——清在更东的地方。那时,东大街自是不存在,属于荒郊之地。秦之后直至隋代,成都城几经发展,但城东的式态、风貌并未有质变。
东大街到底始建何时,无考;此东大街之前,大城、少城内,锦官城、车官城内,是否还存在过彼东大街,无考。但据多种史料证实,东大街的勃兴,应源于唐代。
唐玄宗避难人蜀,题词于东郊大慈寺。贞元元年785),韦皋任西川节度使,自西北引内江水人城,凿解玉溪,经城中斜向东南至大慈寺前,于东郭附近仍入于内江。使得东南郊江水环绕,更为热闹。
这个时代,东大街地块已见“热闹”,可见已成市井。
据《资治通鉴》记载:僖宗乾符“三年(876)……西川节度使高骈筑成都罗城。……周二十五里”。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于乾符二年(875)正月上任,第二年便上表请广筑罗城。于是,为抵御南诏入侵的军事需要,以及适应经济发展,对成都城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增扩,筑建了罗城。
胡三省注:“罗城,即外城也。”高骈六月上表,十一月竣工,据《全蜀艺文志》之《赐高骈筑罗城诏》记载:“每日一十万夫,分筑四十三里,皆施广厦,又砌长砖。……役徒九百六十万工,计钱一百五十万贯。”可见当时的规模的确是成都建城史上极为重要一环,扩建的罗城范围已经非常接近清代的城垣。又据《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七记载:“唐高骈筑罗城开十门,上皆有楼,西南日小市桥门,东南日小东郭门。又有东闾门、西阊门等。大顺初王建攻陈敬碹于东阊门是也。”这里的东阊门又称为大东门,近似于清代以来成都城的东城门。而后,被唐封为蜀王的王建割据成都,公元907年在成都称帝,建前蜀。据宋代张唐英所撰《蜀梼杌》记载:“王建武城元年(称帝后的第二年),改……(成都罗城)万里桥门为光夏门,笮桥门为坤德门,大东门为万春门……”
罗城因环绕秦隋旧城而建,故后来称其为大城。罗城的兴建,进一步说明城东的街巷建筑已成规模,自成格局。
至此,从成都大城的东门经大慈寺出罗城大东门一线,因蜀地少有战乱,生产发展,街路始有干道气象——东大街就此形成。
到宋代,各门又恢复了原名,东大街已经有繁华的夜市,是成都城最热闹的街道。据南宋祝穆所撰的《方舆胜览》记载:“每岁七月七日,蜀人登大慈寺前雪景楼观夜市。”对这一隋景的描绘还有元代费著《岁华纪丽谱》:“(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皆早宴大慈寺,晚宴五门楼”,以及田况的《七月六日晚登大慈寺阁观》等。
提及元代,马可·波罗在他的《行纪》里写道:“城的周围有二十英里。”这样算来,恰是成都建罗城后的规模。
明代《天启成都府图》的绘制,将东大街全貌从地上搬在了纸版上。图中可看出,从蜀王府东侧、长使司起,经按察司、提学道、督察院、税课司、大慈寺,最后到达迎晖门,全长按比例约为当时成都城垣圆周的半径——这是我对历史上的东大街最早最直观的印象。
据《明史·李文忠传》记载,李文忠于洪武四年秋人蜀,修筑成都新城,奠定了成都城几百年的格局。后来,虽经以张献忠军队为主的明末清初兵燹战乱屠毁,清代成都城的重修到底还是延续了明城的底盘和规制。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