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红学人物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951954
  • 作      者:
    邓庆佑著
  • 出 版 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红学主要包括曹学、版本学、探佚学、脂学,即对《红楼梦》的作者、版本、脂砚斋评以及“佚稿”的研究,才算是真正的红学。自《红楼梦》诞生的那一天起,红学的研究就开始了。
    《红学人物志》是一部由二十一位流光溢彩的红学名家不自知地联袂构建的凿实厚重灵动别致的红学史。
展开
作者简介
    邓庆佑,江西萍乡人,世居赣萍太平山,又自号太平山人。1929年旧历二月生。195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当年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教师研究班学习。次年3月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任编辑。1971年9月调北京出版社文艺编辑组。1979年7月调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先后任红楼梦学刊编辑部主任、副主编和红楼梦研究所副所长、编审。1990年1月退休。
    1980年以前,一直做编辑工作。以后兼做学术研究,发表过诗经和唐诗的论文,对红学史中关于曹雪芹的著作权、红学人物和红学派别,作过比较系统的探讨,完成了红学专著《索隐派红学的始末》(稿本);参与了《红楼梦大辞典》的写作。《红学人物志》是三十年来专栏文章的结集。
展开
内容介绍
    《红学人物志》是一部由二十一位流光溢彩的红学名家不自知地联袂构建的凿实厚重灵动别致的红学史。
    《红学人物志》收录《孙桐生与》、《蔡元培和他的》、《王梦阮、沈瓶庵和》、《邓狂言和》、《胡适对红学的贡献》、《俞平伯和他的研究》等文章。
展开
精彩书摘
    我们知道,戚蓼生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是一位诗人,著有《竺湖春墅诗钞》五卷。但诗集早已不见流传,《两浙□轩录》中收录的这八首诗,应是诗集中的篇什,而且多半是戚蓼生在乾隆四十二年任四川乡试副主考,和之后不久出任云南学政时的途中所作。关于戚蓼生的诗作,由于我们掌握的资料太少,难于作出评价,之所以把它们一一抄录下来,是希望能为有志研究戚蓼生的朋友们提供一些方便,免得他们再到故纸堆中去寻找、翻阅。当然,我们知道,戚蓼生对出任云南学政,心情并不舒畅,因为离家不久,与他共守穷困的妻子便已亡故。为了皇上,他没料到要去万里之外,一家何意各天涯;路途遥远,出门三月,马的双腿已经消残;童仆疲倦,把邮亭当家。自己身世渺茫,再辛劳有什么裨益,往镜中一看,惊见双鬓已有白发。就从“过灞桥一”和“有感”两诗中,戚蓼生此时的心境,已表露无遗。
    由此看来,乾隆四十三年五月,因父亲病逝,戚蓼生回乡守制,对自己实在是一种解脱。
    盐法道的上级部门是该省的盐务衙门。清承明制,开始时各省都设巡盐御史,康熙以后,改为盐政,由总督或巡抚兼任,管理和督察盐税,调剂盐价,纠察所属盐务官员。各省盐政既由督抚兼管,又无专门办事机构,亦不另设属官,所以实际上只是一个虚衔,具体事务,都由盐运使和盐法道两个部门来做。盐运使为正三品,盐法道则前已指出是正四品。他们掌督察盐场生产,盐商之合理利润,平抑盐价,管理水陆运输和按时汇报盐政察核。全国盐运使共六人;盐法道共十三人,其中山西、福建、云南三省并兼运使衔。
    在清代,盐官是一个肥差。康熙皇帝知道曹寅在多次接驾中造成了巨大的赔累,便一再命他兼管盐差,赔补亏欠。曹寅深领主子的情意,在康熙四十七年《奏谢授巡视两淮盐课恩.折》中感激涕零地说:
    臣于八月二十五日接阅邸抄,伏蒙圣恩,复差臣巡视‘两淮盐课。闻命之下,不胜感悚,谨设香案,望阕叩头谢恩讫。窃念臣系包衣下贱,过蒙皇恩优渥,淮鹾重寄,三任于兹,未能报答高厚于万一,惟有益更惕励,矢公矢慎,以仰副皇上简任之至意而已。谨先具折恭谢天恩。
    曹寅死后,他的内兄李煦,更是毫不讳饰地向康熙皇帝提出要求,让他再代管盐差一年,以所得“余银”,供曹寅之子连生将乃父亏欠钱粮,逐项清还。他于康熙五十一年七月二十三日,在《曹寅身故请代管盐差一年,以盐余偿其亏欠折》中云:
    江宁织造臣曹寅与臣煦,俱蒙万岁特旨,十年轮值淮鹾。天恩高厚,亘古所无,臣等虽肝脑涂地,不能报答分毫。乃天心之仁爱有加,而臣子之福分浅薄。曹寅七月初一日感受风寒,辗转成疟,竟成不起之症,于七月二十三日辰时身故。当其伏枕哀鸣,惟以遽辞圣世,不克仰报天恩为恨。又向臣言:“江宁织造衙门历年亏欠钱粮九万余两,又两淮商欠钱粮,去年奉旨宫商分认,曹寅亦应完二十三万两零,而无赀可赔,无产可变,身虽死而目未瞑。”此皆曹寅临终之言。臣思曹寅寡墨幼子,拆骨难偿,但钱粮重大,岂容茫无着落。今年十月十三日,臣满一年之差,轮该曹寅接任。臣今冒死叩求,伏望万岁特赐矜全,允臣煦代管盐差一年,以所得余银,令伊子并其管事家人,使之逐项清楚,则钱粮既有归着,而曹寅复蒙恩金于身后,臣等子子孙孙,永矢犬马之报效矣。伏乞慈鉴。臣煦可胜悚惶仰望之至。
    李煦的请求,最后当然“蒙我万岁殊恩,特赐俞允”了,次年十一月十三日(12月30日),曹□(即连生)在《奏李煦代任盐差补充亏欠折》中云: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谨奏:为恭谢天恩事。窃奴才父寅去年身故,荷蒙万岁天高地厚洪恩,怜念奴才母子孤寡无倚,钱粮亏欠未完,特命李煦代任两淮盐差一年,将所得余银为奴才清完所欠钱粮。皇仁浩荡,亘古未有。今李,煦代任盐差已满,计所得余银共五十八万六千两零,所有织造各项钱粮及代商完欠,李煦与奴才眼伺俱已解补清完,共五十四万九千六百余两。谨将完过数目,恭呈御览。尚余银三万六千余两,奴才谨收贮。
    因亏欠钱粮,弥留之际,还担心自己“元赀可赔,无产可变,身虽死而目未瞑”的曹寅,带着深深的遗憾与恐惧,终于离开了人世。他绝不可能想到,当他逝世一年之后,李煦就将代任盐差所得“余银”,不仅将曹寅“所欠钱粮五十四万九千六百余两”还清,而且还剩余三万六千余两。曹寅如果地下有知,当可以紧闭双眼,永远长眠了。
    由此可见,清代盐官的油水是如何之大了。其实,清代盐官的额外收入,绝不仅仅是“盐差余银”一项,盐商还可以有种种名目,向盐官作贡献。比如康煦五十七年十一月十六日,李煦在《商人于余银之外,两年共缴十三万余两总收运库折》中云:
    窃上年掣盐,因卤耗宽斤,商入于余银之外,情愿缴银六万六千两,奴才不敢私自入己,即发运使贮库,具折奏闻矣。今年差内掣盐,照前宽斤,所以商人又缴六万六千两。合两年所缴共有十三万二千两,奴才总发运库收贮。谨以奏闻,伏乞圣鉴。
    清代盐官想要“盐差余银”,可以向最高统治者恳求得来,并堂而皇之地据为己有,但从我们今天的眼光看来,这是显然的贪污。其实,到乾隆朝时,就认为这种作法是犯法的。比如乾隆六十年处理伍拉纳、浦霖案件时,就把收受盐规作为二人重.要罪状之一。至于盐商借“卤耗宽斤”的“情愿缴银”,实际上更是商人巧立名目,借此行贿;收银的盐官,当然是受贿了。对此,李煦是非常清楚的。鉴于康熙末期宫廷内部斗争已到白热化之际,他担心自己的前途命运不保,所以要在向康熙皇帝的奏折中表明,盐商的这项“缴银”,“奴才不敢私自入已”,并已“发运库收贮”,实是企图以此强装自己为政清廉的一种表现。
    ……
展开
目录
读《红学人物志》——代序
戚蓼生、戚本和《石头记序》 
二知道人(蔡家琬)及其《红楼梦说梦》
苕溪渔隐和他的《痴人说梦》 
归锄子(沈懋德)与《红楼梦补》 
姚燮其人和他的红学研究
孙桐生与《红楼梦》 
蔡元培和他的《石头记索隐》 
王梦阮、沈瓶庵和《红楼梦索隐》 
邓狂言和《红楼梦释真》 
胡适对红学的贡献
俞平伯和他的《红楼梦》研究
顾颉刚——新红学派的又一创始人
寿鹏飞和他的《红楼梦本事辨证》 
景梅九和他的《石头记真谛》 
先进的文学思想和悲观主义的人生观——关于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
吴克岐的《犬窝谭红》及其他
李辰冬和他的《红楼梦研究》 
沈慕韩和他的《红楼梦百咏》 
何其芳同志和他的《红楼梦》研究
半生辛苦为红楼——怀念吴恩裕先生
秋风一载祭英灵——悼念红学家朱彤兄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