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近代科技出版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
中国近代科技出版的产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对作为生产力的先进科学技术的客观要求。它的发生与发展,对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节 近代科技出版产生的社会背景
中国近代科技出版的产生路径方式同西方国家截然不同,这是由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所决定的。
当历史迈入19世纪30年代时,欧洲一些国家在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已获得了巨大发展,科学技术随资本主义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而实现了近代化,而中国依然维系着封建制度,并且由于长期坚持闭关锁国政策,经济上依然延续着落后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作为生产力核心要素的科学技术也极度落后。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使资本主义的扩张本质暴露无遗。英国资产阶级一面加紧对国内无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一面加紧对外侵略扩张,到处扩大殖民地,开辟新市场。出于扩张的目的,英国殖民主义于1840年对华发动鸦片战争,泱泱大国的清政府在战争中却遭到失败。
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受到严重伤害,其社会基本矛盾由以往的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单一矛盾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双重矛盾。这是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中国近代历史进程就是在这两对矛盾斗争中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为了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广大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与此同时,中国的开明官绅和有识之士,在经世致用思想的指导下,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积极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期实现救亡图存的目的。这一大的社会历史背景,对作为中国近代文化组成部分的科技出版发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近代科技出版就是为适应学习西方“长技”和救亡图存的需要而产生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