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蓝皮书: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附光盘)》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与文化部,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合作共同编写的第七本年度性国家文化产业报告。《文化蓝皮书: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附光盘)》力图将产业分析与政策分析相结合,既有对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形势的宏观分析,又有对文化产业不同行业的权威年度报告;既有对过去一年的评估,又有对新的一年的预测。
《文化蓝皮书: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附光盘)》建议,要采取措施克服由于宏观经济形势过热对文化产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要以改革的精神,形成以扩大供给为主,兼顾需求的组合型政策;要加快市场开放的速度,鼓励民间资本兴办文化企业,生产提供更多价格低廉,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要企业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并重,建设一个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市场经济环境。
《文化蓝皮书: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附光盘)》看点:从2006到2007年,由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文化消费空间进一步扩大,文化产业的提速特征明显,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但是,由于宏观经济形势过热,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居民收入差别不断加大,也出现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也面临市场化程度不足的制约。
《文化蓝皮书: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附光盘)》提出,要采取措施克服由于宏观经济形势过热对文化产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以改革的精神,形成以扩大供给为主,兼顾需求的组合型政策,一方面加快市场开放的速度,鼓励民间资本兴办文化企业,以及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机构的转企改制,生产更多价格低廉、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大多数人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要。另一方面,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财政拨款以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弥补部分群众基本消费需要的不足。总报告还提出,随着文化体制改革推向全国,改革的重心开始转向宏观环境。应该从以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转制和改制为改革的中心环节,走向企业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并重,建设一个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市场经济环境。
读者对象:各级文化部门决策人员,科研机构研究人员,文化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记者,国外驻华商社及使领事馆工作人员,以及关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各界人士。
展开
《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今天在京发布。报告指出,在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文化产业明显提速,产业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居民文化消费的空间进一步扩大。
《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由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和上海交大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联合主编。报告认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出现了不同寻常的增长态势。据初步测算,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1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5年增长17.1%,年增速高出同期GDP增速6.4个百分点。而居民文化消费空间的进一步扩大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预计2007年文化消费需求总量将达到6300亿元至6600亿元的水平,2008年将突破7000亿元。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司长谢锐透露,目前,文化产业促进法的制定已经提上日程。今年文化体制改革将在全国铺开,这意味着一些“试点经验”将普遍推广。
2、中国网
3、北京日报
昨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08年文化蓝皮书《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该蓝皮书既有对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形势的宏观分析,又有对文化产业不同行业的权威年度报告。根据相关报告,2007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牛市”和“熊市”并存,拍卖市场的火爆和画廊市场的冷清形成强烈反差。
拍卖市场“金字塔”结构明显
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拍卖公司4000多家,其中有800多家拍卖过艺术品,2007年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达156亿元。从2007年春拍成交情况看,5月12日由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落下第一槌后,翰海、保利、中贸圣佳、荣宝、华辰等8家公司的成交额占了北京拍卖市场的77%,其中嘉德总成交额超过8亿元,中贸圣佳达到5.5亿元。专家分析,拍卖市场正日益向大公司集中,拍卖市场的“金字塔”结构明显。
万家画廊绩优者仅百余家
该报告称,2007年中国画廊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初步估计已超过1万家,但目前全国经营比较好的画廊仅有100多家。画廊总成交额达200亿元左右,虽然成交额并不低,但画廊业并没有发挥一级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没有为二级市场的拍卖行业做好“金字塔”的地基。北京各种画廊有近千家,其中40%至50%的年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下,20%至30%在300万元以下,10%至20%在1000万元以下,10%超过2000万元,只有个别超过1亿元。有关专家认为,拍卖市场的火爆与画廊市场的冷清,反映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是一种畸形的繁荣。
“跳级”现象折射市场不成熟
之所以出现畸形繁荣,“跳级”现象是主要原因。据介绍,在西方成熟的艺术市场模式中,画廊业是一级市场,普通作品在其中买卖;拍卖业是二级市场,重要作品才可进入,有的国家甚至规定,过世画家的作品才进入拍卖市场。然而我国的现状是,由于拍卖公司创造的成交纪录会迅速带动作品行情,因此一些中青年画家没有经过画廊的培育,通过包装使作品价格有所起色后,就直接拿到二级市场拍出惊人的价格。而一些拍卖公司又与书画家签订私下协议,甚至大幅降低佣金以增加拍品数量。同时,有的画廊放弃独立经营模式,急功近利地与拍卖公司“联姻”,把代理画家的作品大批送到拍卖公司。这样画廊的功能被取代,而拍卖市场也失去高端的二级市场的意义,成为事实上的“大卖场”。
至于2008年的市场走向,有关专家预测,奥运藏品将成为市场的一个热点。中国当代艺术品,尤其是一线艺术家的精品,价格依然会领涨,新艺术家的作品也会广受青睐。同时,雕塑和影像作品将成为市场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尤其是影像作品会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将出现新的价格行情,而且其价格上升空间还很大。
4、北京晚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联合主编的2008年文化蓝皮书《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蓝皮书对去年的文化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指出,随着阅读电子化的发展,手机将成为新的阅读主要载体之一。未来5年内,将有30%的手机用户通过手机阅读电子书和数字报。
数字出版物快速兴起
2007年,我国数字出版业有了较为明显的发展,数字出版出现转折性变化。调查显示,2007年,手机上网用户达4500多万,比上一年增加2.26倍。一份由十位中国数字出版领域资深专家完成的预测报告称:未来五年,将有超过30%的手机用户通过手机阅读电子书和数字报;中国正版电子书出版总量将突破100万种;由图书馆等机构用户采购的电子书、数字报的销售规模将达到10亿元,由网民和手机用户带动的电子书、数字报内容销售及广告收入将达到50亿元……
进口片票房爆炸式增长
2007年的另一个重要现象是进口片票房的爆炸性增长。2006年进口片只有2部票房勉强过亿,但2007年不仅共4部过亿,其中《变形金刚》更是取得了2.7亿元的超高票房,是自1998年《泰坦尼克号》之后近10年以来票房最高的进口片。2007年暑期档所创造的票房与观影人次的爆发式增长,其动力几乎全是来自进口片。连续4个月4部进口大片过亿,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新纪录。
2006年进口片前10名票房总计约6.6亿元,2007年则达到10亿元,增长了46%,而2007年度国产片前10名票房难以超过7亿元。从票房产出能力上看,进口片远远超出国产片,以2007年度中国电影票房32亿元计算,10部进口片的票房就约占全部票房的30%。国产电影只能依赖年底的三部影片《色·戒》、《投名状》和《集结号》勉强抗衡进口电影。
5、中国证券报
6、京报网:人均文化消费排在全国首位
7、中新网:中国电影票房增幅全球第一 电影年产量第三
8、合肥晚报:中国电影票房增幅全球第一
9、京华时报:有望成为“绩优股” 难识别的“花钱”升值空间大
10、北京晨报:中国电影票房全球增幅第一
11、法制晚报:2007年看电影便宜
12、文汇报:观众同比大幅增长 电影票价去年首次回落
13、千龙网:进口片票房呈现爆炸式增长 国产片展开市场博弈
14、竞报:北京居民收入去年为何会增加
15、新京报:未来5年九成报社推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