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化的观念与文化批评<br> 一、文化的观念与当代文化<br> 文化的观念在历史上,经历了从无到有、由简而繁的发展过程。“文化”从无到有,在于它有词源学意义。英文中的“culture”源于拉丁语中的“cultura”,其词根是“可以表达耕种、居住、敬神和保护当中的任何意义”的“colere”。文化的最初意义就是耕作和饲养活动。“文化”由简而繁,在于它的意指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转变和得到扩充。古罗马的西塞罗,最早把文化的初始意义引申为培育人类心灵;17世纪英国的培根,也谈到对人类心智的栽培。到十八世纪,文化“差不多成了文明的同义词,意指一种普通的知识、精神和物质进步的过程”。“文明”后来逐渐与帝国主义纠编起,所以,19世纪的文化观念,走向了“文明”的反面——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生活方式的复数化和艺术化。“文化”日趋复杂,最终步人现代科学之门。<br> 近百年来,文化一直是人类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地理学、政治学、生物学等诸多学科众说纷纭的一个概念。美国人类学家克洛伊伯和克拉克洪的《文化:概念和定义批判分析》一书,就收集了160多种文化定义,并按一些基本主题对它们作了归类。“归类的结果得出9种基本的文化概念:它们分别是哲学的、艺术的、教育的、心理学的、历史的、人类学的、社会学的、生态学的和生物学的。”据陆扬、王毅之洞见,这九种概念是对西方文化观念发展历史的一个概括。这表明,“文化”在诸多学科中被视为重要的观念,在文化的研究学科当中尤其如此。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