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华尔街之罪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164456
  • 作      者: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编著
  • 出 版 社 :
    同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美国爆发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经济。这场危机的根源是什么?《华尔街之罪》一书联系金融资本的本性、西方经济制度的本质,剖析了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根源,提示我们,在现代社会,没有资本不行,放任资本也不行。
    《华尔街之罪》认为,近些年来华尔街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圈钱游戏,不断制造金融泡沫,掠夺了全世界人民的财富。《华尔街之罪》由京报集团多位财经记者、编辑共同撰写,观点犀利独到、资料丰富详实。
展开
内容介绍
    《华尔街之罪》讲述了在现代社会,没有资本不行,放任资本也不行。科学地运用资本,将繁荣社会,造福人民,听任资本的原始性和破坏性,将危害社会,祸及大众。我们既不能搞资本迷信,也不能陷入资本恐惧,既要承认和尊重资本的价值,充分运用资本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功能,不断深化对资本运行规律的认识,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又要深刻认识资本的破坏性和贪婪性,不唯资本是从,不做资本的附庸,防止资本的无序化。实现科学发展,必须端正对资本的本性和资本的两面性的认识,破除对资本的迷信和崇拜,确立科学发展的观念。
展开
精彩书摘
    对于什么是正确的政治经济制度,一段时期以来,在认识上不少人一上来就贴标签,戴帽子。改革开放前,给资本戴上“腐朽的、没落的”帽子,而看不到资本有积极的一面。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前苏联东欧国家剧变后,又出现给社会主义贴上“是僵死的”标签,资本主义则被贴上“是完美无缺的”标签。这些都是不对的。这种认识上的绝对化是违背科学的。应当说,当前资本主义的僵化日益显现,社会主义的活力更为增强。所以在认识一种社会制度上,首先不能给自己设定一个前提,一说这个就是对的,一说那个就是不对的。金融危机的出现,使马克思《资本论》热销。当年资本所有者对马克思恨入骨髓,把社会主义骂得体无完肤。现在自由市场失灵,又求助政府干预,这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所以我们观察问题要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看待世界上发生的复杂现象,在思想上或理论思维上不能搞实用哲学,更不能搞洋教条。
    第二,要有理论创新的自信。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这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极大发展,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具有旺盛的活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要有理论创新的自信和勇气,通过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来升华对中国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不是根据那些现成的东西,或把洋理论搬来说成是新理论,那些东西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不是自己的东西。中国自己的东西应该建立在自己实践的基础上,不是别人实践的结果。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开宗明义——对资本本质的再认识(代序)
一、深刻认识资本的两面性,破除资本迷信
二、把握客观规律,防止资本运行无序化、极端化
三、科学发展的前提是要有科学的观念

第二篇 追本溯源——“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一、资本的本质就是贪婪和逐利
二、逐利是战争的祸根
三、金融危机——另一种形式的掠夺

第三篇 触目惊心——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大事记
一、汇丰银行平地惊雷,次贷危机浮出水面
二、华尔街的“第一滴血”——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
三、贝尔斯登两对冲基金清盘,次贷危机撼动金融市场
四、世界央行联手“输血”,应对市场流动性危机
五、欧美巨头沉陷泥潭,亚洲资本成救星
六、贝尔斯登猝死,百年老店成旧梦
七、“两房”病人膏肓,美政府无奈接手
八、雷曼兄弟瞬间破产,引爆全球金融地雷
九、保险巨头不保险,美国政府进退两难
十、大摩高盛被迫变身,华尔街名存实亡
十一、美虚拟经济祸水横流,实体经济没有“圣诞节”
十二、美国“绑架”全球经济,各国政府纷纷出手

第四篇 抽丝剥茧——谁害死了华尔街
一、华尔街是最大的假货制造商
二、华尔街的信条:“贪婪就是好”
三、“完美”的造假链条
四、为有毒债券贴上安全标签
五、政府为资本让道
六、政府成“甩手掌柜”
七、美元“一币独大”消费全世界
八、金融资本开出“恶之花”

第五篇 警钟长鸣——打好中国人的财富保卫战
一、金融风暴还将持续多久
二、金融风暴能否挑战美国超强地位
三、专访招商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胡鲁滨
四、中国始终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五、固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受到挑战.
六、应避免“美国救市中国买单”
七、“首先要把国内的事情办好”
八、“金融海啸”改写国际经济、政治版图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