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股价越高越赚钱?Μ:追踪星巴克的一年:a year in the life of Starbucks' stock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12263
  • 作      者:
    (美)卡伦。布卢门撒尔(Karen Blumenthal)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卡伦·布卢门撒尔,一位有着25年从业经历的财经新闻工作者,在《华尔街日报》做了20年记者、编辑和总编辑。作为一位记者,她报道的领域涵盖了零售、能源和高科技等行业,并在《达拉斯晨报》做过两年商业编辑。她在南方卫理公会大学获得了MBA学位,还是两本获奖非小说类青少年读物的作者。尽管偶尔会喝一小杯脱脂摩卡拿铁,但是她到星巴克咖啡店最常喝的饮料是一中杯滤泡式咖啡。
展开
内容介绍
  和许多人一样,卡伦·布卢门撒尔这位经验丰富的财经新闻工作者感到股票市场是一个难解之谜。为了探索股票市场的运作原理,她历尽艰辛,花了一年时间调查研究股市中所有的玩家——大小投资者、分析师、公司管理层和媒体如何影响一只股票的价格,这只股票就是:星巴克。
  这是第一本向读者展示投资股票不仅有利可图而且非常有趣的书。
  你将跟随作者的笔触亲临旅行者资产管理公司的决策会议现场,在那里基金经理们正在讨论是继续持有星巴克还是清空它。
  你将看到星巴克公司的管理层如何管理预期,以保持市场对这家公司及其股票的兴趣;对冲基金如何利用一只股票价格的微小波动赚取大把利润;与此同时,到股票卖空者阴暗离奇的世界一探究竟。
  更为重要的是,你将洞悉股票市场是如何运作的。
展开
精彩书摘
  1月新的一年
  好公司不等于好股票
  在2005年的第一个交易日,星巴克公司的股票出现了一次小幅调整,股价下跌超过了1美元,跌至61。14美元,而且交易量也较平常放大了一倍。对投资者而言,现在是将投资收益变现的好机会,因为这样就可以将上缴资本利得税的时间延后一年。
  这次调整来得恰逢其时。就在过去的一年里,星巴克让美国人爱上了拿铁咖啡(Latte)。2004年星巴克在美国新开了1300多家连锁店,这让星巴克得以继续名列美国成长最快零售商排行榜前几位。星巴克在法国、西班牙甚至中国都建立了不断扩展的连锁体系,而且其国际业务一开始就有稳定盈利。
  在春天。美国消费者大口畅饮着法布奇诺(星冰乐),这是一种由草莓和法布奇诺奶油(Creme Frappuccino)混合调制而成的冰饮。首先是由伦敦的星巴克连锁店为庆祝温布尔顿公开赛而调制的。几个月后,星巴克又史无前例地推出了一款为秋季准备的。更受欢迎的独特饮料——南瓜拿铁(Pumpkin Spice Latte)。10月,星巴克四年来首次全面上调所售饮料的价格,价格平均提高了3%,这是锦上添花的一笔。接着,11月,消费者又蜂拥而至,来品尝假期促销新品——薄荷飘香摩卡(Peppermint Mocha)、蛋酒拿铁(Eggnog latte)和姜饼拿铁(Gingerbread latte)。星巴克公司似乎还有不错的音乐品位:雷·查尔斯与一些著名歌手合作推出了专辑《真情伙伴》(Genus Loves Company),该专辑由于其自传电影获得奥斯卡奖。再加上这位伟大歌手的突然去世而开始走俏。这张唱片在星巴克店播放后。很短时间内就销售了几十万张,这使该唱片成为超白金唱片和这位歌手最畅销的专辑。《真情伙伴》后来囊括了格莱美八项大奖。
  由于诸事顺遂,星巴克的财务报表不断给投资者带来惊喜。开业时间超过13个月的店面,其销售额再创新高。而这个数据是衡量零售连锁商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尽管公司曾预测同店销售额(same—store sales)将每月增长3%~7%,但是同店销售额的实际增长率却达到了两位数:1月份是12%。2月份是13%,3月份是12%,4月份是11%,只是在销售较清淡的8月份和9月份缩减到了一位数。到2004年10月3日。在一个财年结束时,星巴克公司的收益较上一财年增长了30%,盈余激增了46%。当年公司利润为3。89亿美元,每股盈余为95美分,比星巴克公司自己的预测高了10美分。市场一致认为。星巴克公司2004年的业绩在同行业中是出类拔萃的。
  星巴克公司的股票全年都在稳步上扬,但是就在2004年的最后三个月内,这只股票突然出现急速拉升,这个状况部分归因于原先一直不温不火的股市在11月大选过后行情突然火暴起来。星巴克公司官方承认公司股价已被高估,试图平抑市场的炒作热情。星巴克公司董事长兼首席全球战略策划官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透露,11月份公司全月销售额激增了26%,同店销售额增长了13%,同时警告道,“有必要提及一点,正如我们曾说的,11月所取得的非同寻常的单店销售增长速度是难以持续的”。并且指出,同店销售额的增长率在3%~7%之间是值得预期的合适水平”。星巴克的股票又涨了一些。
  在2004年12月30日这个交易日,星巴克的股票曾一度触及每股64美元的历史最高点,这个价位几乎是年初时的两倍。在12月31日小幅下跌后,星巴克的股票以62。36美元的收盘价告别了2004年,全年大涨了88%。与之相比,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涨幅不温不火,仅上涨了9%。《纽约时报》和《金融时报》不约而同地将星巴克评为新经济股票市场的佼佼者,而与之同列的都是炙手可热的科技股——苹果电脑、Google、雅虎以及eBay。
  那些尚未持有这只股票的投资者对其垂涎不已。威廉·布莱尔公司(William Blair&CorTlparly)下属的成长股基金(Growth Fund)的基金经理约翰。F·乔斯特兰德,曾在公司年报中告诉投资者,该基金当年选择的股票表现相当不错。但是基金投资组合的整体表现落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只基金拒绝持有星巴克和eBay。从而使其和同期大盘走势相比“表现相对较差”。
  换句话说,正是这些股票的成功才使得布莱尔公司的基金表现相对不佳。
  尽管这家芝加哥券商的分析师莎伦·扎克菲亚全年都将星巴克的股票评级为“买进”并强烈推荐。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们却并未持有它或eBay,理由是“它们的估值水平已经过高了”。
  星巴克的股价确实非常“昂贵”——而且自其公开上市交易以来一直都是这样。用华尔街的行话说,星巴克是一只热门成长股。与“价值”股不同——它们之所以有吸引力。是因为其股价低于真实价值,成长股的价格一般都会高于按照传统估值标准所估计得到的”理性”股票价值。价值股基于分析,而成长股却是基于一种信念,即相信销售和利润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而且基于这种预期,投资者会在高位踊跃接盘。
  显然,那些以2004年收盘价买进星巴克股票的投资者对他们的投资有着宏伟的预期。他们在以超过60美元每股的价格买进一只近期每股盈利不也就是说他们可以接受一只市盈率高达65倍的股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场上其他股票的市盈率一般都在20倍左右。市盈率有点像SAT分数,借助它,投资者可以对同一行业或不同行业的股票的的价格进行比较。这种相对价格指标既可能是投资者选股时的重要参考指标,也可能被完全忽略。职业投资者买进或卖出股票的理由各种各样,而一只股票的绝对价格和它与其他股票相比的相对价格,并非是促使投资者作出买卖决策的全部理由。当新客户将退休金或养老金交给旅行者资产管理公司(Voyageur Asset Mal agerment)来管理时。基金经理们会买进与其他所有人别无二致的投资组合,而且不计较买进时的价格是多少——就像你或我认购公共基金一样。因此。即使星巴克的股票目前正处于历史最高点。旅行者资产管理公司也会为他们的新客户买进这只股票。
  在俄亥俄州的阿克伦市。橡树联合基金公司(Oak Associates Funds)的基金经理罗伯特·斯蒂普森正忙着组建一只新共同基金。在橡树公司以及其他公司作为一名金融分析师工作了八年之后,斯蒂普森现在有了自己的资金池。并希望借此大展宏图。数月来,他一直在关注科技股、金融股和能源股。以构建石橡核心成长基金(Rock Oak C0re Growth Fund)的投资组合。这只基金是著名的、规模更大的白橡精选成长基金(white Oak select Growth Funa)的分散化版本,后者专注于诸如医疗、科技和金融服务业等波动比较剧烈的行业。星巴克很早就进入了斯蒂普森的视线,他打算买进这只股票。
  斯蒂普森个子瘦高,神情严肃。此人很清楚星巴克的股价已经很高了。但是他愿意为持续稳定的利润增长支付一个更高的价格,这个决策部分归因于他计划持有这只股票三至五年的时间。他看好星巴克在全球扩张的潜力,并高兴地了解到星巴克的咖啡对妇孺老幼都有吸引力。他赞同星巴克公司激进的开店计划,而且尤其看重星巴克销售和利润的稳步增长,这种增长一年到头始终是那么地连贯一致,以至于销售和利润的走势图几乎成两条倾斜向上的直线。没有哪家同等规模的公司能保持如此稳定和快速的增长。
  他将星巴克的股票视为这只新成立的基金的重要头寸。不过,他承认,结局很有可能是投资组合中这只价格不菲的股票会表现平平,或者更糟,在起步之初就拖累整只基金的表现。他说:“我当然希望能有机会以更低的价格建立初始头寸,但是在1月份。选择市场时机是异常困难的。”星巴克股票的价格“有些令人恐惧”。他补充道。“这是该股票未能进入我们投资组合前五大重仓股的原因。”1月3目,2005年第一个交易日,他以每股6107美元的价格买进了900股星巴克的股票。随后几天,他又买进1200多股,价位在60美元和60。32美元之间。这只股票很快成了他管理的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
  与其形成对比的是,唐·霍奇看到星巴克的股票在新年的表现后,作出了截然相反的反应。这位70岁高龄的基金经理的办公室位于达拉斯,由一幢历史悠久的古老宅邸改造而成,此人靠为几百位客户管理资金过着富足的生活。但是他最钟爱的事业之一——他和儿子共同管理的一只小型共同基金,却没有获得投资者应有的关注,尽管这只基金的表现可圈可点。
  不过,渐渐地。局面开始有所改观。2004年春。《财富》杂志邀请霍奇推荐一只股票。他推荐了星巴克,这是他管理的折中型共同基金的投资组合中知名度较高的一只股票,该投资组合涵盖了各种行业、各种规模的公司。霍奇一直关注着星巴克的股票。觉得星巴克公司销售和利润的强劲增长将推动股价继续上涨。当星巴克公司的股价的确在稳步上涨时,霍奇基金(Hodges Fund)的业绩得到大幅提升,并第二次获得《财富》杂志的好评。
  ……
展开
目录
导言
1月 新的一年
好公司不等于好股票

2月 股东年会
尽职尽责就能得到股东的支持

3月 股票
星巴克股票,创造财富的印钞机

4月 成长
扩张是利润增长的源泉

5月 股票回购
回购利润,平衡公司资产结构

6月 投资者
卖出还是持有?他们众说纷纭

7月 交易员
交易大厅里的“运输业务”专员

8月 咖啡护城河
品牌至上,开辟高端利基市场

9月 股票分割
没人知道市场是处于顶部还是底部

10月 同店销售数据
超级零售军团,无穷尽的产品线

11月 分析师
趋势是你的朋友

12月 盈余
集腋成裘,创造并管理盈余预期

次年1月 年终回顾
不要和你的股票结婚
后记 又是新的一年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