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考察:1979-2006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73422
  • 作      者:
    宋士云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宋士云,男,1966年生,山东阳谷人,经济学博士(后),聊城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院长,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研究。1989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政治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1998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1年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中青年学术骨干。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1项,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社会科学研究项目6项,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l项,在《世界经济》、  《中国经济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经济管理》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4部。
展开
内容介绍
    通过实证分析,作者对银行业的进一步改革提出的建议有以下三点:(1)逐步实现金融业的混业经营;(2)增大银行服务的差异化,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3)适当降低银行业的进入壁垒,使更多的民间资本注入银行业。此外,还要正确处理和面对外资银行的进入,提高中国银行业整体的竞争程度和效率。这些建议并非由本书首先提出来,但是由于有历史研究和分析作基础,使得建议更显务实。
    受研究对象所处阶段与所掌握的资料所限,该著作对于我国在金融开放、全球化过程中发生的新问题涉及较少,对于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和银行国际化问题论述亦不足;在课题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有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余地。
    总体来看,这是一篇资料丰富、内容比较全面、论点与论据有机结合的关于我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考察报告。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还在继续,对银行业的改革历程看法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这部著作为人们客观分析金融改革的历程提供了素材,也为进一步规划未来的改革方案提供了一个比较坚实的分析基础。
展开
精彩书摘
    (一)中国银行信用体系的初步改革银行信用体系改革,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按照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扩大银行信用领域;二是发展多种信用形式,初步形成以银行信用为主体的多种形式的信用体系,在不断完善间接金融的前提下,积极发展直接金融。1979年以来,银行信用活动的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无论是在资金来源方面,还是在资金运用方面;无论是信用期限,还是信用种类,都逐渐呈现多元化格局,银行信用的范围逐步扩大。
    1.运用经济方法积极组织各项存款组织存款是银行筹集信贷资金的主要途径。长期以来,银行部门除了在组织储蓄存款上注意加强宣传、改进服务和积极动员外,对企业、机关、团体等单位的存款,主要靠实行现金管理,用行政手段作硬性的规定,无须下大的力量。改革之前,单位只能在银行开立活期存款不能开立定期存款账户,其中企业开立的账户称结算账户,机关、团体、部队等单位开立的账户称往来账户。1979年,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分行行长会议提出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强调在扩大资金来源的基础上搞好资金运用,使忽视组织存款的思想开始扭转。之后,随着各专业银行的先后恢复和设立,专业银行在各地的分支机构运用经济方法组织存款,成为它们扩大信贷资金来源的主要途径。
    (1)为适应企业自主权扩大,利润留成增加的新情况,从1983年起,银行对国营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举办了期限分为一年、二年和三年三个档次的定期存款,其利率分别为月息3‰、3.6%0和4.2‰(参见表2-1),都高于单位活期存款利率月息1.5‰的水平,促进了单位定期存款的稳步增长。
展开
目录
第一章导论
一、研究现状述评与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分期-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对历史分期的说明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二)本书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起步:从“大一统”到二级银行体制(1979—1984年)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大一统”的国家银行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大一统”的国家银行垄断格局
(二)“大一统”国家银行体制的运行特征
二、中国银行业从“大一统”体制向二级银行体制转变
(一)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履行中央银行职能
(二)四大国有专业银行的恢复和建立
三、中国银行信用体系和银行内部经营管理的初步改革
(一)中国银行信用体系的初步改革
(二)银行内部经营管理的初步改革
四、中国金融宏观调控体制与机制的初步改革
(一)平衡财政信贷收支,促进经济的进一步调整
(二)实行信贷资金差额包干的信贷计划管理体制
(三)存款准备金制度开始建立
(四)利率体系和管理体制的改革
(五)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第三章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探索:金融制度创新与机构扩张(1985一-1997年)
一、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金融宏观调控从直接调控为主向间接调控为主转变
(一)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地位的巩固和加强
(二)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
(三)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开始向间接调控转化
二、国家专业银行的企业化、商业化改革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合作银行的兴起
(一)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变
(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合作银行的兴起与初步发展]
三、银行业市场结构开始从寡头垄断向垄断竞争转变]
(一)银行业市场结构呈现从寡头垄断向垄断竞争转变的趋势:
(二)市场结构变化中的银行业企业行为和经济绩效:
(三)银行业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及其低绩效的原因:

第四章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市场金融体制基本确立(1998——2006年)。
一、中央银行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金融调控体系基本确立:
(一)中央银行管理体制改革与职能的进一步完善
(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机制凸显间接调控特征
二、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深化与其他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
(一)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实质性推进与股份制改革
(二)其他商业银行的改革与进一步发展
三、政策性银行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四、银行业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初步形成及其绩效实证分析
(一)银行业市场结构实证分析
(二)银行业市场行为分析
(三)银行业的经济绩效评价

第五章对中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反思与前瞻
一、对银行业改革与发展历史的反思”
(一)银行体制改革与发展历史轨迹的简要描述
(二)银行体制改革与变迁的特征分析及其新制度经济学阐释
(三)银行体制变迁的经济绩效评价及现行银行体制内在缺陷分析
二、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机制,提高货币政策效应
(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和中介目标的选择
(二)货币政策工具的功能定位与选择
(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
三、进一步深化商业银行改革,提高其竞争能力
(一)进一步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应坚持的原则
(二)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思路与措施
(三)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的方向与主要措施
(四)城市商业银行改革的方向与主要措施
四、政策性银行的转型与改革
(一)综合性开发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转型的方向
(二)科学界定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和业务领域
(三)加快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建设
(四)政策性银行转型和改革应当注意“一行一策”
(五)妥善处理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
五、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一)现行金融监管体制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
(二)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的思考与建议
附录中国银行业改革大事记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