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私募制度解读:证券非公开发行及其流通制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946942
  • 作      者:
    包景轩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对于股份公司成立中可能涉及的股份非公开发行(包括“发起”过程和定向募集),应当从程序和实体法完善两个途径进行隔离:应当全面建立股份公司设立由律师审查并提供意见的程序,这一程序可以将大部分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隔离开。股份公司设立的批准机关在审核过程中也关注公司设立是否构成公开发行,对于股份公司涉及非管理层职工或其他非成熟投资者持股的,构成公开发行,则应当移交证券监管机关,或者根据有关法律处理。而对于不构成公开发行的,直接在相应的公司登记机构备案。公司登记机构认为很可能构成公开发行,则应当征询证券监管机关的意见。此外,还应当完善“发起人”的资格标准,适当完善非公开股份的流通机制。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以务实的态度解决历史遗留的“公开发行非上市”股份公司的区别认定问题。
    从非公开发行与员工持股(含管理层持股)的关系看,大范围员工持股一般构成公开发行,而管理层持股一般构成非公开发行。其中,界定“管理层”的范围,是区分的关键。西方国家的大范围员工持股基本属于福利性质,通常属于证券公开发行的监管豁免,也可避免陷入是否构成“公开发行”的争议。在我国,由于特殊国情,员工持股常常有集资性质,或者集资与激励兼而有之。从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看,随着融资体系的完善和投资者的多样化,通过向员工大范围发行股份来达到融资的目的,已经没有必要,而且会引起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如企业和员工的多重关系问题。因此,有必要限制以融资为目的的大范围发行员工股份,将其朝着员工福利的方向发展。对于管理层持股,通常构成公开发行例外,本应该自由而少受监管,但是在我国,管理层持股经常发生在国有企业或者国有公司,从而使得私有制背景下的利益博弈在我国呈现出不同的画面,需要其他法律来防止其中可能产生的交易不公。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研究动因。
    本书研究对象为证券非公开发行制度。顾名思义,证券的非公开发行是与证券“公开发行”相对应,指证券发行人以“不公开”的方式,向受限范围的投资者发行证券,募集资本的行为,其理念在于证券非公开发行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不如公开发行深切,因此对其发行过程的管制相对宽松。研究证券非公开发行制度的动机,源于对我国证券融资方式单一和投资渠道狭窄,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缺失或者混乱现状的反思。 融资功能是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之一,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则是实现该功能的两大渠道。非公开发行作为证券市场最早的发行方式,有其自身固有的特点和优点,因而目前仍然在成熟资本市场中被广泛使用,是证券发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回顾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随着证券交易所的建立,证券集中市场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规模越来越大,影响力与日俱增,因而与集中市场密切联系的公开发行方式越来越为公众所熟悉,而非集中市场似乎默默无闻,日薄西山。
展开
目录
绪 论
1 证券非公开发行的相关概念
1.1 “证券”的概念
1.1.1 “证券”的概念与本书主题的关系
1.1.2 扩展我国“证券”范围的必要性
1.I.3 扩展“证券”范围的外国借鉴
1.1.3.1 美国的证券概念
1.1.3.2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立法
1.1.4 对我国2006年《证券法》的评述
1.1.5 “受限制的证券”与“非公开证券”

1.2 证券“发行”的概念
1.2.1 证券“发行”的概念与本书主题的关系
1.2.2 “发行”本质上是证券的“出售”
1.2.3 证券“发行”与“交易”的区分
1.2.4 关于区分“发行”和“募集”的评述
1.2.5 关于我国相关立法和学理解释的评述

1.3 证券“非公开发行”的基本界定与立法概况
1.3.1 美国
1.3.2 英国
1.3.3 意大利
1.3.4 中国台湾地区
1.3.5 日本
1.3.6 我国的立法概况和学理研究
1.3.7 本书为何使用“非公开发行”而非“私募”一词
1.4 本章小结与建议

2 证券非公开发行的认定
2.1 非公开发行的合格购买人
2.1.1 应募人/购买人资格
2.1.1.1 美国
2.1.1.2 意大利
2.1.1.3 中国台湾地区
2.1.1.4 中国
2.1.2 应募人/购买人人数
2.2 非公开发行的信息提供
2.3 非公开发行的“非公开”

2.4 非公开发行的后续流通
2.4.1 非公开发行的特性与证券流通性的平衡
2.4.2 美国
2.4.2.1 《144规则》
2.4.2.2 《144A规则》
2.4.3 日本
2.4.4 中国台湾地区
2.4.5 新加坡
2.4.6 中国
2.4.6.1 现有的流通方式
2.4.6.2 规则体系的乱局
2.4.6.3 交易场所的困惑
2.4.7 小结

2.5 非公开发行的其他要素
2.5.1 发行人及其决策程序
2.5.2 发行品种
2.5.3 发行规模与发行组合
2.5.4 其他限制因索
2.5.5 海外发行的例外
2.6 本章小结

3 证券非公开发行的制度价值和监管理念
3.1 证券作公开发行的价值
3.1.1 适应差异化的证券融资和投资需求
3.1.1.1 证券非公开发行的优势
3.1.1.2 证券非公开发行的劣势
3.1.2 证券法上的保护

3.2 证券非公斤发行的监管理念
3.2.1 背景与相关行为性质的差异
3.2.2 对于简化监管的理解
3.2.2.1 简化监管的前提
3.2.2.2 简化监管的表现
3.2.2.3 简化监管不是放任不管

3 3 证券非公开发行的演进趋势
3.3.1 与公开发行的此消彼长关系
3.3.2 准公开化趋势
3.3.3 监管因时而变

3.4 证券非公外发行制度在中国构建的必要性
3.4.1 融资差异化的手段
3.4.2 投资差异化的要求
3.4.3 金融多元化的途径
3.4.4 证券市场多层次化的工具
3.4.5 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需要

3.5 证券非公开发行制度体系在中国构建的可行性
3.5.1 具体领域的经验
3.5.2 机构投资者的扩军
3.5.3 潜在风险的可控性
3.6 本章小结

4 证券非公开发行在我国的实践及初步立法
4.1 20世纪80年代歼始的企业内部集资
4.2 20世纪90年代的“定向募集”
4.3 近年来金融业内的“准证券非公开发行”
4.3.1 信托公司集合信托计划
4.3.2 商业银行理财计划
4.3.3 证券公司债券的定向发行
4.3.4 商业银行次级债券
4.3.5 保险公司次级债
4.3.6 证券公司的集合资产管理
4.3.7 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
4.3.8 公司短期融资券
4.3.9 其他资产证券化产品

4.4 争议中的“私募基金”
4.4.1 我国是否存在“私募基金”
4.4.2 以证券投资为主的“私募基金”
4.4.3 以产业投资为主的“私募基金”
4 4 4 初步评价

4.5 产权市场的证券非公开发行
4.5.1 产权市场沿革与现状
4.5.2 产权市场中的证券非公开发行
4.6 民间“准证券非公开发行”

4.7 股票公开市场的定向配售和非公开发行
4.7.1 对证券投资基金的配售
4.7.2 与一般投资者上网发行结合的法人配售
4.7.3 对大股东和专业机构投资者定向增发
4.8  B股市场的定向发行
4.9 在海外的非公开发行
4.10 本章小结

5 证券非公开发行基础制度在我国的构建
5.1 立法模式
5.1.1 借鉴“安全港”模式
5.1.2 完善授权立法

5.2 “非公开发行”的认定标准
5.2.1 建议条文:一般原则加反向排除

5.3 监管模式
5.3.1 “简化监管”原则的适用
5.3.2 监管机构的分工
5.3.3 跨国非公开发行的监管

5.4 法律责任的完善
5.4.1 违法情形及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
5.4.2 法律责任改进探析
5.4.2.1 民事赔偿
5.4.2.2 刑事责任
5.4.2.3 行政处罚

5.5 外部环境的改善
5.5.1 推进机构投资者的发展
5.5.2 推进公司治理结构完善
5.5.3 推进对投资者的教育
5.5.4 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
5.6本章小结
6 股份公司设立与证券非公开发行
7 员工持股与证券非公开发行
8 非公开基金的立法与规范
9 非公开证券的流通体制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