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历史编纂与民族精神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344819
  • 作      者:
    陈其泰著
  • 出 版 社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陈其泰,男,广东丰顺人,1939年10月出生。196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组成员。先后主持教育部社科重大项目《中国马克恩主义史学的理论成就》,教育部社科项目《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唯物史观与20世纪中国史学》等。
    主要著作有《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1992年初版,1999年增订版)、《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1994年)、《梁启超评传》(1996年)、《再建丰碑——班固和(汉书)》(1996年)、《清代公羊学》f1997年)、《史学与民族精神》(1999年)、《范文澜学术思想评传》(2000年)、《班固评传》(合著,第一作者,2001年)、《魏源评传》(合著,第一作者,2004年)、《中国学术通史·清代卷》(合著,第一作者,2004年)、《中国史学史·近代卷》(2006年)。主编《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研究》(2004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成就》(2008年。获第十一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发表论文约200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与西方史学相比较,历史编纂是中国史学最为优长和最具特色之所在。《历史编纂与民族精神》对构建中国历史编纂学学科体系、发掘杰出史家的编纂思想对于推进史学史研究的意义、古代设馆修史的功过得失、历史编纂的理论自觉等宏观问题,以及近三百年“新综合体”的探索、20世纪史学民族风格成就举要等重要个案,均作了极具深度的论述。
    民族精神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考验、战胜劫难,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者陈其泰教授在1999年出版的《史学与民族精神》一书的基础上,在《历史编纂与民族精神》中又对民族精神的内涵、民族精神的成因、民族精神的功能,以及汉代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晚清以来民族文化认同的推进等项,分别作了深入的探讨,具有原创性和前沿性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酒诰》日:“王(按,指当时摄居王位的周公旦)日:封(即卫侯康叔),予不惟若兹多诰。古人有言日:人无当于水监,当于民监。今惟殷坠厥命,我其可不大监抚于时!”此篇是周公命康叔在殷商故地卫国宣布戒酒的诰词。《史记·卫康叔世家》:“周公旦惧康叔齿少,……告以纣所以亡者,以淫于酒。酒之失,妇人是用,故纣之乱自此始。……故谓之《酒诰》以命之。”诰词中,强调要总结由商初兴盛到商末酗酒亡国的历史教训,作为颁布严厉的禁酒令的依据。其中最关键的观点,就是周公阐释古训,人不仅要以水作镜子,更应当以民众的处境和情绪作为镜子,来对照自己的政策、作为的正确与错误,也即国家的治理要重视民心的向背。在《召诰》篇中,同样有极精辟的概括。此篇作于周公摄政七年还政成王之后,营建洛邑之时。史官记录了当时营建洛邑的情况和召公的诰词。其中说:“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日,有夏服天命,唯有历年;我不敢知日,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我不敢知日,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日,不其延。惟不敬其德,乃早坠厥命。今王嗣受厥命,我亦惟兹二国命。”郑重地告诫应当以夏代和殷代的兴亡为鉴戒,深刻地思考这两个国家为什么会丧失天命,总结他们的教训。此篇的总结,说明不仅周公,还有召公这样的周初政治家,都共同地从殷商灭亡、周朝兴起的历史大变局中,实现了历史观念、天命观念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原先夏、商迷信天命的观念,现已被“敬德保民”思想所取代,面对朝代的兴亡、鼎革,总结出“只有实行德政才能巩固周朝统治”这一深刻的教训。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十分强调这一变化,说:“此篇乃召公之言,而史佚书之以诰天下,文、武、周公所以治天下之精义大法,胥在于此。”①《康诰》篇同样总结出一条重要的历史法则:“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见。”(按,棐,非。忱,诚。)言上天降罚不是固定不变,民众的情绪就是重要的反映!《大诰》篇又言:“迪知上帝命越天棐忱。”此乃强调周初有一批贤臣引导周王懂得上帝降赐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道理。
展开
目录
内容摘要
构建中国历史编纂学学科体系的思考
编纂思想:推进中国历史编纂学研究的关键环节
中国古代设馆修史功过得失略论
设馆修史与中华文化的传承
设馆修史与历史资料的丰厚储存
历史编纂的理论自觉:《史通》《文史通义》比较研究略论
历史编纂学的新视域:以《汉书·刑法志》为个案的分析
近三百年历史编纂的一种重要趋势:“新综合体”的探索
晚清典志体史学名著的时代特色
20世纪中国史家探索史学民族风格成就举要
白寿彝先生与中国历史编纂学
纂修大型《清史》宜采用新体
关于“民族精神”内涵的理论思考
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发展
一、“民族”概念的两个层次
二、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发展
三、儒家经典中进步夷夏观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推动作用
论民族精神的成因
论民族精神的功能
中华民族精神在汉代的发展
《史记》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对清代多民族统一局面的及时总结
民族危机刺激下近代历史文化认同面临的紧迫课题
晚清历史文化认同的新格局
辛亥革命的思想动员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理性主义对待“排满”与近代民族理论体系的初步构建
陈垣与抗战时期爱国主义史学
[附·录]
谈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
孙中山的公仆形象在历史上应大书特书
永记卢?桥的炮声
河西考察记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