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电磁辐射污染及其防护技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2452759
  • 作      者:
    张月芳,郝万军,张忠伦编著
  • 出 版 社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电磁辐射污染及其防护技术》对电磁波的传输和危害机理、电磁辐射标准、电磁辐射监测方法等基础知识做了系统的介绍,并从电磁波屏蔽和吸收两方面出发,具体介绍了电磁波的防护原理、防护材料和工艺设计。《电磁辐射污染及其防护技术》可供从事电磁辐射防护研究的科研单位及生产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材料、环境学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与参考书。
展开
精彩书摘
    抗磁质的特点是,未加外磁场以前,每个分子内各种磁矩的总和为零,即分子磁矩为零,整个分子对外不显示磁性。引进外磁场后,分子中电子的自旋磁矩没有变化,而电子的轨道运动略微有所改变。因为无论原先电子轨道的取向如何,在外场的洛仑兹力作用下使轨道运动发生变化而产生的附加磁矩,总是与外磁场方向相反,所以是削弱外磁场的。这就是把这种磁介质叫做抗磁质的原因。
    顺磁质的特点是每个分子都有一定的分子磁矩。但由于分子的热运动。这些分子磁矩可取各个方向,因此在任一宏观体积元内各个分子磁矩的矢量和为零。如果把这种物质引进外磁场中,一方面将出现与外场方向相反的附加磁矩,另一方面因每个分子已有一定的分子磁矩,因此要受到磁力矩作用。磁力矩总是力图使分子磁矩转向外磁场方向,使总磁场增强。但由于热运动的影响,各个分子磁矩不可能完全严格地平行于外磁场,而且温度越高,平行程度越差。在顺磁质中,加强的作用总是超过削弱的作用,这就是称为顺磁质的原因。取消外磁场,顺磁质将回到未被磁化的状态。
    铁磁质的磁性比较复杂,有所谓磁滞现象。当外磁场消失后,还保留着一部分磁性,称为剩磁,对任何一种铁磁质来说,各有一特定的温度,当高于这一温度时,铁磁性完全消失而成为普通的顺磁质,这一温度称为居里温度。纯铁的居里温度为770℃。铁磁质中,由于一种由量子效应产生的交换相互作用,使相邻原子的自旋磁矩自发地规则取向,抵制了分子热运动的破坏作用,形成了许多很小的自发饱和磁化区域称为磁畴。
展开
目录
第1章 电磁理论基础
1.1 真空中的静电场
1.1.1 电荷的基本概念
1.1.2 真空中的库仑定律
1.1.3 电场强度
1.2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1.2.1 电介质的极化
1.2.2 极化强度与极化电荷
1.2.3 电介质的极化规律
1.3 稳恒磁场
1.3.1 磁场
1.3.2 磁感应强度
1.4 磁介质
1.4.1 磁介质及其分类
1.4.2 磁场强度
1.4.3 铁磁质
1.5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概念
1.5.1 电磁场
1.5.2 电荷连续性方程
1.5.3 位移电流
1.5.4 麦克斯韦方程组
1.5.5 电磁波

第2章 电磁辐射及其危害
2.1 电磁辐射源
2.1.1 广播、电视发射设备
2.1.2 通信、雷达设备
2.1.3 工业、科学和医疗射频设备
2.1.4 机动车辆的点火系统
2.1.5 高压输电系统
2.1.6 电力牵引系统
2.1.7 家用电器
2.2 电磁波的应用
2.3 电磁干扰
2.3.1 电磁干扰的概念
2.3.2 电磁干扰分类
2.4 电磁兼容
2.4.1 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
2.4.2 电磁兼容涉及内容
2.5 信息泄漏
2.6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2.6.1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2.6.2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机理
2.7 消除电磁污染的途径
2.7.1 电磁屏蔽技术
2.7.2 接地技术
2.7.3 电磁波吸收防护
2.7.4 线路滤波
2.7.5 远距离作业
2.7.6 个体防护
2.7.7 其他防护措施

第3章 国内外电磁辐射防护标准
3.1 国外现行的主要电磁辐射防护标准
3.1.1 IEEEC95.122005标准
3.1.2 ICNIRP导则
3.2 国内现行的电磁辐射防护标准
3.2.1 卫生标准
3.2.2 环保标准
3.2.3 电磁辐射暴露限值和测量方法
3.3 对制订新的国家电磁辐射防护标准的几点建议
3.3.1 电磁辐射防护标准制定的目的
3.3.2 电磁辐射防护标准制定的原则
3.3.3 电磁辐射防护制定限值依据的选择
3.3.4 公众局部暴露SAR限值的制定

第4章 电磁辐射检测方法
4.1 电磁辐射场的划分
4.2 电磁辐射测量场地
4.2.1 开阔试验场
4.2.2 微波暗室
4.2.3 横电磁波传输室和吉赫兹横电磁波传输室
4.3 电磁环境测量的布点方法
4.3.1 网格布点法
4.3.2 人口密度加权和有效辐射功率加权布点法
4.3.3 梅花瓣布点法
4.4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概况
4.4.1 近场区测量技术和仪器概况
4.4.2 远场区测量技术和仪器概况
4.4.3 测量仪器的分类
4.5 综合场强仪
4.5.1 探头单元
4.5.2 主机单元
4.5.3 接口单元
4.5.4 软件单元
4.6 频谱分析仪
4.6.1 什么是频谱分析仪
4.6.2 频谱分析仪的发展
4.6.3 频谱分析仪的现状
4.6.4 频谱分析仪的分类
4.6.5 快速傅氏变换分析仪
4.6.6 外差式频谱分析仪
4.6.7 频谱分析仪的主要参数
4.7 虚拟频谱分析技术简介

第5章 电磁波吸收理论与计算方法
5.1 电磁学的发展和计算电磁学的主要方法
5.1.1 电磁计算方法分类
5.1.2 常用的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
5.2 电磁波吸收机理
5.2.1 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
5.2.2 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
5.2.3 电磁波的吸收损耗和干涉损耗
5.3 电磁波吸收计算方法
5.3.1 传输线法
5.3.2 电路模拟法
5.3.3 优化方法
5.4 电磁波吸收计算方法的发展趋势

第6章 电磁波吸收材料
6.1 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研究背景
6.2 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组成
6.3 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分类
6.4 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研究动态
6.4.1 导电高聚物材料
……
第7章 电磁波吸收材料的设计
第8章 电磁屏蔽的理论和技术
第9章 电磁辐射污染防护对策
附录 常用家用电器电磁辐射数据(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