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资本战争:金钱游戏与投机泡沫的历史:引进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0951675
  • 作      者:
    (德)彼得.马丁(Peter N. Martin),(德)布鲁诺.霍尔纳格(Bruno Hollnagel)著
  • 出 版 社 :
    天津敎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中文版补充了大量图片和注释,使读者更易领会《资本战争:金钱游戏与投机泡沫的历史》内容。《货币战争》是一本独具特色的金融发展史。它以欧美两千年来重大的资本投机活动为主线,勾勒出一条清晰生动的资本发展轨迹,以及循环递进、螺旋状生长规律。它令人信服地指出,历史不是帝王、英雄创造的,操纵历史演进变化的是政治背景后面看不见的资本角逐和铁一般无情的经济规律。
  全书信息丰富,资料翔实,论断精辟,情节生动,与最近国内热销的商业历史书《货币战争》、《伟大的博弈》相比,内容更全面,视角更客观,《货币战争》的部分章节段落即取材于《资本战争:金钱游戏与投机泡沫的历史》。
  2007年国内股市的投机热潮,与书中描述的历史惊人相似,借古鉴今,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展开
作者简介
  彼得·马丁: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德意志日报》专栏作家。
  布鲁诺·霍尔纳格:德国资深金融评论家,现任职《德国金融周刊》。
展开
内容介绍
  《货币战争》记述了历史上的一系列重大投资事件,从《圣经》中的先知亚瑟到当代金融大鳄索罗斯、从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热到20世纪末的巴林银行投机案……。历史总是不厌其烦、周而复始的重复着同样的剧情。在这个残酷更甚于硝烟弥漫的战场的舞台上,靠的不是子弹而是资金,没有让人心惊的血腥场面,没有家园破败的荒凉景象,但是其造成的破坏和影响之深远,让历史上的任何一场战争都黯然失色。
展开
精彩书评
  《资本战争》书评文/石冠兰开始,我以为这又是一本如今受到热捧的关于如何投资理财的教科书,看过之后,才发现它更像是在记载和剖析真实史实,而更重要的,这本“史书”却适合每一位热衷于投资理财的人。
  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最原始的金钱游戏开始到东印度公司的辉煌、从美国华尔街的崩盘再到日本的衰退、从东南亚金融危机再到恐怖主义对于股市的冲击……它拨云见日般地看清楚了翻云覆雨的经济活动背后那只手。读者会在震惊之余发现后来清醒冷静之后,看起来那么愚蠢而荒诞的诸多事情,竟然在历史上那么频繁地发生着,而且群众基础几乎都是广泛到了全民参与的地步。看来,尽管各国国情相差甚远、国民性格大相径庭,但是无论中外,没有人可以抵御泡沫一样美丽的谎言、也没有人可以摆脱资本的戏弄;尽管投资活动、资本活动的载体已经与时俱进地现代化了。但是无论古今,人性中的贪婪、恐惧、盲从这些劣根性却仍踏步不前。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的确如此。那场对于郁金香的疯狂投资,在几年前发生在中国对于普洱茶的骤然升温的投机重新找到了影子。祖父是位在茶叶界从业60年的老茶人,虽然早已退休,但出于对茶叶的热爱,年逾古稀仍在经营一家茶叶小店,他仓库里多年前留下的普洱,被一个人一买再买,这位有着60年经验的老茶人对此大惑不解——论味道、论质量、论色泽,这样的普洱只能算是还能喝,怎么值得有人一再要求多买呢?他不知道,现在的普洱已经脱离了茶的领域,而成为一种投机品。但是,当一件商品被炒得远远背离其真实价值,并且几乎所有的资金都已经进入的时刻,就会发生僵持,进而由于巨大的非正常价值无人接手而发生崩盘。花用于观赏、茶用于品尝,这么朴素的道理在资本的巨大光环面前被人们视而不见。荒唐总有落幕的时候,北京茶市上演的暴露神话也终于崩盘。游戏终止,必然又是几家欢乐多家愁。
  任何模式,当无人接盘时,就会崩盘。盛极必衰始终是一个不断现身的真理。用这一个来评价当今的中国股市恐怕暂时还不太合适,但毕竟,把这一点牢记于心还是必要的。2006年下半年开始突然变得炙手可热的股市,吸引了各大金融机构门口长长的队伍。一旦开了股市的账户,财富便打着滚地增长,这在某一段时间是真实的情况。面对如此唾手可得的收益,不少人取出了存款、变卖了汽车、抵押了房产,全部家当统统进入了股市。4000点、4500点、5000点、6000点……大盘一路引吭高歌。我并不能预知2008年初的重新回归4000多点在漫长的股市变动中意味着什么,但还是建议,股民们努力去区分哪些上市公司是在良性运作而哪些不过是空壳和概念;多想想哪些增值财富来自于公司良好的业绩而哪些只是来自于疯狂的投资。
  借用本书前言中的一句话“这本书是一份直观教材,至少对下一次的投机浪潮会有所启示。请相信,它必然会到来。”如果你的书桌左边不断变换着五花八门的各类投资理财读物,请把这本书永远放在书桌右边。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金钱游戏的开始
  男人必须有能力使财产增值。一个人死后的账册表明,他后天取得的要比继承的多,那他才是个受人尊重并且具有高尚精神的人。
  ——罗马元老院贵族加图给儿子的告诫
  谁能靠其财产的利息组建并供养一个军团,谁才能称得上是富有。
  ——富可敌国的古罗马统帅克拉苏的名言
  从物物交换到货币交易
  使用信用卡和现金购物在当今看来是再自然不过了,几乎所有的商品和服务我们都可以毫不费事地用货币购得。然而这一切却绝非自古而然。在远古时期,交换就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因为交换的一方必须首先找到一个确需此物的交易伙伴,同时对方愿意出让的物品又为自己所需。这样对于那些手持生活必需品(比如粮食)的人来说,交换就会容易得多。然而粮食又有不易储藏、质量不稳定以及价值低等一系列缺点。所以高价值的大宗交易在当时很难实现——它必须调动整个车队,还要严防偷袭,消耗很大。
  用金银充当媒介,交换就大大简化了。这些金属满足了作为交换媒介的一个重要前提——它们稀少并因此珍贵,而且不易腐蚀。没有人愿意用珍贵的东西同身边随处可得的物品进行交换。而贵重金属恰恰需要人人苦苦搜寻、采掘、冶炼、提纯。
  这样的交换媒介到底从何时开始引入已经很难考证了。但在公元前15世纪有一神庙碑文记载,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就曾让那些被其征服的亚洲部落用黄金支付战争赔款。而在此之前的一千年里,以黄金作为交换媒介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两河流域已经很普遍了。
  要避免对交换媒介进行反复称量和品质鉴定,就必须将其统一。这一点最终是通过以标准重量铸造硬币来实现的,铸币上还刻有相应的标识。这种标准必须是普遍认可的,并依赖于一定的机构或者权威,应当由它们负责在金属小片即硬币上印刻合适的标记和图案。已发掘的硬币表明,最早的硬币产生于小亚细亚。它们很可能是在公元前7世纪在小亚细亚的吕底亚铸造的。当时的东地中海地区是世界贸易的中心。
  正因为贵重金属制成的硬币可以方便地使用,其价值又被普遍认可,所以这些硬币——亦即货币——对当时的世界贸易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货币的产生也为早期的投机活动和金融冒险扫清了道路。因为它除了可以作为交换媒介和保值工具使用外,还是绝好的计价单位。
  旧约中的投机活动
  早在旧约中就记载了一位极有远见的大投机家,他同统治者紧紧勾结在一起从事投机活动。
  有一次埃及法老梦见,先是出现7头肥肥的奶牛,随后又跟出7头极其瘦弱的;接着7个鼓鼓的麦穗被7个干瘪的吞噬了。这个神秘但又似乎很重要的梦境难倒了所有的解梦者。只有刚刚从监狱释放出的约瑟能够解释这个神谕。他说此梦预示着7个丰年和7个灾年,并且向法老建议,在丰收的年份要大量贮存收获的庄稼,以备随后的歉收年之需。法老顿时恍然大悟,并且深受感动。他任命聪明智慧的约瑟为全埃及的宰相:“在埃及全地,若没有你的命令,不许人擅自行事。”(1摩西,41,42)
  约瑟于是利用这个预言策划了一个长期的投机战略。在收成好的年份他以低价购进大量粮食,在贮仓中囤积起来。估计农民们当时还暗自庆幸,有“国家干预基金”购进丰年多余的粮食,这样粮价就稳定了。但他们高兴得太早了!当7个歉收年真正到来的时候,约瑟和他的生意搭档法老展现出了作为投机家的出色才华。对于一个信奉“神”的人来说,约瑟绝对是在毫无廉耻和肆无忌惮地工作。法老和约瑟利用他们作为最重要的粮食供应商的垄断地位,强迫购买者接受不公正的价格。他们第一步先将国内的货币占为己有,随着购买者的支付能力越来越弱,为了免于挨饿,他们不得不出让自己的牲口。最终这些贫穷的埃及人还要被迫交出土地,要想生存,他们只能卖身给法老做农奴。至此,人们对这位约瑟宰相彻底失望了。爆管后来农民被允许保留了耕地,但约瑟就此引入了高达20%的收入税。这样,这场投机活动不仅在当时达到了空前的规模——整个国家的土地在事实上都落入法老之手,而且它的成功是持久的,因为这次投机使埃及的自由民沦为法老的附属,并且在可预见的时间内,统治者都可以通过税收的形式源源不断地攫取收益。如此规模的投机效果,几个世纪以后的股票大炒家也望尘莫及。
  埃及的法老们还积极涉足其他的大宗买卖。所有的采石场和矿山都由统治者自己负责开采。统治埃及长达3个世纪直至公元前夕的托勒密王朝甚至还插手工业领域——他们占有制革厂、纺织厂、炼油厂和莎草纸厂。几乎所有的城市或国家统治者都成为了该地区最大的企业家和银行家。不过在金融方面,他们也并非总是很在行。波斯国王们就曾要求在其大帝国内以白银交纳贡金和赋税,随后他们将白银装入容器并储存在国库里。当时,人们对再投资对于国民经济的意义还不甚了了。贵重金属在国王官邸堆积如山,在市场上却少而又少。全国的交换媒介因而变得越发的紧缺和昂贵,这样就出现了通货紧缩(货币紧缺),商品贸易因此大受其害。
  为了避免通货紧缩,斯巴达开始控制本国货币同外国货币的兑换。今天我们称其为外汇管理。尽管在同国外的贸易往来中仍然是用贵重金属进行支付,但在斯巴达内部流通的却是一种铁片制成的货币。注意,这里说的是“铁片”,也就是说这种货币的购买力已经远远超出了它的实际商品价值。直到亚历山大大帝时期,斯巴达才有了贵重金属制成的货币。
  世界货币——古希腊的德拉赫马
  根据小亚细亚流传下来的碑文记载,古希腊的金融业已经很发达了。据记载,当时的米莱托城向邻镇借了一大笔贷款,在另一次的筹款行动中又允许城民购买有价证券。当然发行债券首先要经过议会的批准,然后公民们才能认购。发行价当时为:3000德拉赫马,其中首付不得低于2/3,剩余部分可以年底付清;利率为每年10%,按月支付。在考古发掘出的碑文中还有有关贷款抵押的凭证。可惜没有记载这些债券是否可以交易,如果可以的话,那绝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证券交易。
  至于米莱托城拿这些钱干什么,是投资颇有收益的生意还是为了偿还债务,在碑文中没有记载。当时,希腊的其他城市更多地是在考虑如何堆积财富。占领了洛林的银矿以后,强大的雅典变得极其富裕,它的城堡里储存了大量的黄金和白银。雅典在战胜波斯以后建立的阿提卡海洋联盟也拥有极其可观的贵金属储备,特别是在提洛的寺庙岛屿上。此后人们逐渐将这些宝贝转移到雅典的阿克波利斯。这些钱主要是用于军事行动,当然也服务于政治。在组建“德拉赫马帝国”的过程中,为了拉拢其他国家参与联盟,雅典给它们提供了大量的贷款。随着希腊经济的迅速膨胀,资本变得日益稀少。尽管贵重金属的发掘不断发展,世界贸易也带来滚滚利润,但长期贷款的利率仍然不下10%~12%。
  可是这并不妨碍早期的投机者投身到高风险同时高利润的投机活动中去。生活在公元前384~前322年的亚里士多德就记载了这样一次投机活动:“某人用别人存在他那儿的钱将铁矿上的铁一购而空。这样他就成了独家经营,市场上的所有买家都必须来找他。无须过高地抬高价格,他也足足赚了50到100塔伦特。狄奥尼索斯得知后尽管没有没收他的收益,但不再允许他留在息拉柯斯,因为此人发现了对自己不利的赚钱手段。”由此投机家们得知,最赚钱的买卖,统治者们还是愿意自己做。
  事实上,此时的德拉赫马早已成为世界货币了,甚至比今天美圆的规模还要大。在短短的7年时间里,亚历山大大帝就将其帝国的边界从希腊北部扩展到意大利。在其鼎盛时期,希腊帝国一度达到今天苏丹的北部边境和苏联内部,巴基斯坦、波斯、伊拉克、叙利亚和土耳其都在其内。在这个帝国内部,希腊硬币自然是支付手段。亚历山大极其慷慨地挥霍着波斯历代国王积攒下来的帝国宝藏,甚至都导致了通货膨胀。有多么慷慨,从一场军官集体婚礼就能看出来。在这场婚礼上,军官们同新帝国的漂亮姑娘结婚,亚历山大自己也同当时最漂亮的罗可萨娜成婚。为庆祝这一盛大的节日,亚历山大替所有的士兵偿清了他们过去的全部债务。
  战争成为投机对象
  传说罗马是建立于公元前1753年4月21日。那么罗马在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上升时期以后,应该又过了300~400年,国王才逐渐破产,伊特拉斯坎的占领者才被驱逐,进而罗马才成为了我们从史书上认识的共和国。在早期,货币,也就是铜币是十分稀缺的,就像台伯河丘陵地区的农庄一样。不过罗马的农民军表现得特别英勇,在一个世纪里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在意大利“靴子”的南部,他们也曾和希腊来的定居者狭路相逢,并且领教了在那儿流通的贵金属硬币的威力。大约到公元前200年,罗马人才开始铸造自己的金币。
  对于罗马来说,这一时期最好的投机活动就是战争。同今天所不同的是,当时发动战争并不需要购买大量昂贵的军火,因为只要能将士兵们很好地动员起来,他们就会自己带着刀枪上阵。无须太大的经济投入就能获得丰硕的战利品。一场战争的胜利所带来的利益是绝对可观的:通过对强大的迦太基的第一次布匿战争,统帅斯奇比奥获得了120000磅白银。此外,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这个北非的贸易中心每年还须向罗马缴纳200塔伦特的白银,相当于足足6。5吨。马其顿及其国王安蒂奥克古战败以后,每年须支付35吨白银作为战争赔款。另外,从迦太基手上夺来的西班牙还拥有丰富的银矿。这样,台伯河市的财政实力日益壮大起来。
  此前,迦太基也是由于占领了西班牙的银矿而跃居为世界强国的。当时城中大约生活有100万居民。面对这个强大而嚣张的敌人(其统帅曾出现在罗马城门前),罗马的军备可以说是史无前例。不过,这也让众多的罗马人富裕起来了,资本主义的原始形式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连年征战使得农民军逐渐贫穷,因为他们不能够正常地耕种土地。大地主开始乘机收购农田,购买大量奴隶进行耕作,不过这种经营不是特别有效率,因为奴隶大多毫无工作积极性可言。此外,这种“古老机器园”还造就了极好的买卖。常胜的罗马军团身后也跟来了一大群商人,其中一些就是购买战俘做奴隶的。一个统帅远离罗马,身边带有几百个,甚至数千个奴隶该怎么办?商人们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在大型的奴隶交易市场,如埃及的提洛岛,人们可以像今天拍卖二手车一样将廉价劳动力卖给出价最高的人。那儿也不单单交易物美价廉的奴隶劳工,也有高雅的、甚至是值得炫耀的奢侈品买卖。并不是所有的奴隶都必须在烈日和皮鞭下从事最苦的工作,这个“职业阶层”中毕竟也有一些幸运的人,比如替罗马富人打理生意的代理人。
  世界资本不断涌入罗马,这使得很多精明的商人和金融家有机会迅速积累财富。当时赚钱最快的生意都和西班牙的银矿有关。当时的银矿是出租给私人的,对于高级官员来说,通过高额的贿赂,大量本应纳入国库的白银就这样流进了他们自己的腰包。
  当然也有其他的敛财手段。比如搜刮利息就变得极其普遍,人们也投机地产和奴隶。没了财富,罗马人也一文不值。加图。在写给他儿子的小册子中说,“寡妇的财产可能会日益减少,男人必须有能力使财产增值。一个人死后的账册表明,他后天取得的要比继承的多,那他才是个受人尊重并且具有高尚精神的人。”
  当时也出现了股份公司的原始形式。上面所提到的加图就曾建议投机者,不要自己购买一艘商船,而是要和其他49个出资者合作,经营50艘商船。如果有元老参与,那么这种参股的利润是极其可观的,因为当时官方是禁止私人购买商船的。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金钱游戏的开始
第二章 银行的威力
——文艺复兴时期最大托拉斯的兴衰
第三章 金融界交易所的诞生
第四章 热衷于鲜花的投机商们
第五章 冒险家们梦想着殖民地
第六章 法国的货币“革命”
第七章 一个金融家族的奇迹
第八章 蒸汽时代的铁路投机者
第九章 杰·古尔德的黄金阴谋
第十章 德国经济繁荣时代:投机者的时代
第十一 章20亿法郎消失在热带丛林之中
第十二 章价格刚刚起步
第十三 章当华尔街面临崩溃
第十四 章依瓦·克鲁格的火柴帝国
第十五 章海外投资服务公司的腾飞和没落
第十六 章亨特兄弟的白银冒险失败?
第十七 章破灭的投机泡沫
第十八 章不平静的年代——90年代的股市震动
第十九 章日本的衰退1990-1992
第二十 章1997金融危机
第二十一  章“新经济”的崩溃
第二十二 章恐怖主义分子对交易所的袭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