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管理: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600610
  • 作      者:
    梁志峰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运用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重新审视资产证券化管理风险的机制,从风险隔离制度、现金流管理、提前偿付与违约行为等方面研究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管理问题。同时。本书对“安然事件”的风险形成与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从新的角度揭示了“安然事件”的制度成因。最后,全面剖析了中国资产证券化运作的制度环境,并对中国资产证券化运作的制度创新提出了政策建议,力求为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管理基础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的主要风险及其管理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结构性融资,被认为是一种低风险的融资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相反,其过程复杂,涉及的中介机构众多,信用链较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风险。主要的风险有:   (1)交易结构风险。资产证券化是一种结构性融资,其融资的成功与否及效率大小与其交易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理论上讲,只要参与各方履行自己的义务,该结构将是一种完美的风险分担的融资方式。但是,由于不同的国家对资产销售有着不同的法律和会计规定,这一方式将面临结构风险。如美国规定资产证券化要将证券化资产移出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通过“真实销售”来实现破产隔离,使发起人的其他债权人对这些资产没有追索权。但在德国一般不主张将拟证券化的资产移出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一旦发起人破产,其他债权人将对证券化资产有追索权,这些资产的现金流将会转给发起人的其他债权人,资产支持证券投资者将面临本息损失的风险。   (2)信用风险(违约风险)。即资产证券化参与主体对它们所承诺的各种合约的违约所造成的可能损失。信用风险产生于资产证券化这一融资方式的信用链结构,表现为证券化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不能支持本金和利息的及时支付。对于住房抵押贷款而言,当债务人所购住房出现明显贬值导致抵押贷款未支付的部分金额高于所购房产现值时,可能会出现违约。对于非抵押资产证券化,投资者可能面临参与者不按合约进行交易的风险。在资产证券化的整个交易过程中,投资者最依赖的两方是资产支持证券的承销商(投资银行)和代表投资者管理和控制交易的受托人,由于每一方的作用都很关键,在合约到期之前或在可接受的替代方接替之前,每一方对合约的规定职责的放弃都会给投资者带来风险。一是承销商风险。承销是投资者对资产组合恶化采取的主要防范手段。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第一章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管理基础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 一、资产重组原理 二、风险隔离原理 三、信用增级原理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的主要风险及其管理 第四节 资产证券化的创新机理 一、成本诱导的资产证券化理论 二、减少信息不对称的资产证券化理论 三、风险隔离的资产证券化理论 四、优化公司资本结构的资产证券化理论 五、信用体制创新的资产证券化理论 六、资本价值形态转换的资产证券化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风险隔离的制度分析 第一节 风险隔离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风险隔离制度的组织形态 二、风险隔离制度的运作方式 第二节 风险隔离制度的本质 一、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是一个权利束 二、风险隔离是对证券化资产的产权权利束的系统性隔离 第三节 真实销售确认:系统性隔离的审查 一、系统性隔离的审查:法律的角度 二、系统性隔离的审查:会计的角度 三、系统性隔离的两种审查方法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风险隔离制度的风险及其管理 第一节 从制度经济学看风险隔离制度的风险 第二节 可撤销交易风险 一、优惠性转移(Preference Conveyance) 二、欺诈性转移 三、终止待履行的合同 第三节 重新定性风险 第四节 实体合并风险 一、实体合并的概念 二、法律视角下的实体合并 三、会计视角下的实体合并 四、法律视角与会计视角的比较分析 五、资产证券化实体合并风险的管理 第五节 混合风险和SPV破产风险 一、混合风险 二、SPV破产的风险 第六节 风险隔离制度的风险的一般管理机制 一、从完善公司治理来强化系统性隔离 二、从优化交易结构来强化系统性隔离 三、从规范权利关系来强化系统性隔离 四、从加强信息披露来强化系统性隔离 五、从加强外部监管来强化系统性隔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金流管理与风险分配 第一节 现金流的聚集机制与信用制度风险 一、资产池的制度功能与资产要求 二、资产池的形成与演变中的信用制度风险 第二节 现金流的分割机制与风险分配 一、标的资产的循环阶段(Revolving) 二、受控摊还阶段(Controlled Amortization) 三、迅速清偿期(Early Amortization)和“触发”条件 第三节 资产支持证券结构的最优化设计 第四节 CDO的现金流管理与风险分配 一、CDO的交易结构 二、CDO的现金流结构 三、CDO的风险与收益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前偿付风险及其管理:兼论违约风险 第一节 提前偿付与违约行为的期权特征及其影响 一、提前偿付与违约行为的期权特征 二、提前偿付与违约行为的现金流分析 三、提前偿付与违约行为对资产证券化的影响 第二节 提前偿付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现行市场抵押利率 二、基础抵押贷款的特征 三、经济活动的总体水平 四、季节性因素 五、其他因素 第三节 提前偿付与违约行为的数理模型及其比较分析 一、经验模型 二、理论模型 三、计量模型 四、三类模型的比较分析 第四节 提前偿付风险的管理机制 一、买权保护制度 二、风险定价模型 三、交易结构设计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案例分析:“安然事件”与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管理 第一节 “安然事件”的背景 第二节 用“系统性隔离审查法”审视“安然事件” 一、独立性审查 二、结构性审查 三、权利性审查 四、公开性审查 五、监管性审查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资产证券化运作的制度创新 第一节 中国资产证券化运作的制度环境分析 一、风险隔离组织——SPV的制度环境分析 二、资产转移的制度环境分析 三、其他制度环境分析 第二节 中国资产证券化制度创新的动力学分析 一、Molyneux-Shamroukh金融创新采纳模型 二、基于政府主体的中国资产证券化创新采纳动力学 三、中国资产证券化制度创新的路径分析 第三节 中国资产证券化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 一、制订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思路 二、突出重点环节,加快专项立法进程 三、完善相关会计准则,与国际规范逐步接轨 四、建立中央优先权益登记系统,完善产权管理制度 五、建立资产支持证券交易平台,畅通市场渠道 六、推进“两个适度放宽”,激活市场供需双方 七、强化监督管理,促进稳健发展 八、实施信用工程,加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