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尖峰时刻:华尔街顶级基金经理人的投资经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201005
  • 作      者:
    (美)斯科特.凯斯(Scott Kays)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亨斯勒金融集团总裁吉恩说:“很少能见到像这样一本无论是对于久经锤炼、业务娴熟的基金经理,还是对于正在寻求确立自己的个人投资理念的业余投资者来说都很有用的书。”晨星公司执行董事唐?菲利浦斯也认为:“无论足投资新手还是专业人士都可以在《尖峰时刻:华尔街顶级基金经理人的投资经验》中发现许多有价值的 东西。” 的确,在投资的路途中,向过来人打听一下前行的方向,会少走很多弯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当市场投资成为一种生活常态的时候,就不能不听一听华尔街的声音。
展开
作者简介
  斯科特·凯斯先生是双日出版社(Doubleday)出版的《发挥你的理财潜力》(Achieving Your Financial Potential)(1999年版硬面装,2000年版软面装)一书的作者。该书于1999年3月被十字图书俱乐部(Crossings Book Club)评选为月度推介书籍(book—of—the—month)。此书目前已出版约43000册。凯斯先生还是《如何管理一百万美元或更少的资金》(How to Manage One Million Dollars of Less)(Gainesville:Bridge—Logos出版社,2000)一书的作者之一。
  除了写书,凯斯先生还为《新人》(NewMan)、《单亲家庭》(SingleParent Family)和《婚姻伙伴》(Marriage Partnership)等杂志撰写了大量有关理财的文章。凯斯先生还是一位成功的公共讲学家,他曾在IBM、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南方贝尔(BellSouth)、考克斯企业(Cox Enterprises)、联合控股(Allied Holdings)等许多公司以及国民警卫队(NationalGuard)、疾病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和缉毒署(Drug Enforcement Agency)等许多政府机构举行讲座,传授理财知识,听众人次达数万。
展开
内容介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当市场投资成为一种生活常态的时候,就不能不听一听华尔街的声音。
  《尖峰时刻——华尔街顶级基金经理人的投资经验》一书,是对美国五位杰出的基金经理人——比尔·奈格伦、安迪·史蒂芬斯、克里斯多夫·戴维斯、比尔·弗里斯和约翰·卡拉莫斯——的深度访谈,并在此基础上所做的提炼。
  这些基金经理人的投资风格相_去甚远,但他们的交集,即投资中均实践和坚守的共同原则,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对于这些基金业的翘楚,作者均以一整章的篇幅来研究他们独特的投资理念,并讨论那些使他们成为同行中佼佼者的投资策略。《尖峰时刻——华尔街顶级基金经理人的投资经验》制定了一个全面而简洁的投资流程,该流程融合了五位投资大师共同的投资准则。投资者可以从大师们有关证券选择、投资组合管理,以及如何在降低风险的同时增加收益等问题的坦率告白中,拾获智慧的火花。
  亨斯勒金融集团总裁吉恩说:“很少能见到像这样一本无论是对于久经锤炼、业务娴熟的基金经理,还是对于正在寻求确立自己的个人投资理念的业余投资者来说都很有用的书。”晨星公司执行董事唐·菲利浦斯也认为:“无论是投资新手还是专业人士都可以在本书中发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的确,在投资的路途中,向过来人打听一下前行的方向,会少走很多弯路。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理性的回归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投资者制造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股市泡沫之一。最初只是牛市后期大家涌向积极成长股的常规行为,后来却演变成贪欲的无休止释放。市场参与者像是被科技股施了催眠术一般,将常识性的投资原则抛到了九霄云外,最终将股价抬到不可思议的高度。“时代不同了”成了他们的口头禅。
  随着科技股泡沫的膨胀,个人投资者甚至将自己的养老金作为赌注,投入到危机四伏的股票市场。就像旅鼠无视前方的悬崖,投资者仅仅因为股价高涨,就争先恐后地涌向这些价值已被极大地高估的股票,企盼这场盛宴能持续足够长的时间,好让他们大赚一笔,然后再离场。但是,一旦赚到了钱,想要赚得更多的诱惑就会令他们着魔,使他们的“舞步”不知不觉持续到落幕的时光。
  只有极少数人抵制住了这股洪流,并向大家发出了灾难即将降临的警报。但是,大部分投资者却对他们的意见充耳不闻,认为他们太过迂腐,无法理解已经到来的新经济和数字时代所包含的潜力。竞争的力量已不再适用,“收益”已成为过时的概念,第一批进驻数字王国的公司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将占据统治地位。
  后来,投资常识又开始流行起来。在牛市末期,许多投资者意识到整个科技类股票的价值都被极大地高估了,他们决定锁定已经到手的丰厚利润。随着股价的暴跌,抛售遇到了阻力。由于那些极度渴望获得更多利润的投资者拒绝接受失败,市场还在周期性地试图反弹,但是迟到者的盲目热情,无法战胜一场典型泡沫的冷酷规则。
  科技产业的预言者并没有轻易放弃,随着股价的下跌,他们又开始大肆宣扬:“科技股多年来从未下跌过10%,现在正是绝无仅有的买入时机!”“科技股下跌20%可是前所未闻的,马上买入吧!”然而,他们的努力最后全是徒劳,投资者投资热情的逆转淹没了他们推波助市的呐喊。
  除了股票价值被高估的问题,另一些因素对经济风暴的到来也“功不可没”:一场角逐激烈、最终只有几票之差的总统大选将美国人牢牢吸引在电视机前,抽不出时间去商场中消费;“9·11”事件的影响以及对恐怖主义的空前恐惧摧毁了人们的消费热情;油价大幅飙升,严重拖累了经济;数家大公司公开承认账目造假,人们对知名首席执行官被铐上手铐带走的情形已习以为常,一连串的财务丑闻和公司造假事件沉重打击了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信心。这一切还没来得及结束,股市便彻底崩盘了,疯狂的抛售几乎席卷了每一家公司。
  在2000年3月之后的两年半中,投资者损失了他们在之前的五年中积累起来的数万亿美元的财富。在这次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股市低迷中,曾一度被认为是激发未来经济潜力之关键的那些科技企业被压垮了。大量网络公司破产了,大型科技及电信公司也在为求生存而苦苦挣扎。许多基本面良好、估值合理的公司的股票也随投机企业的股票一起跳水了。甚至像家得宝(Home Depot)和通用电器(General E1ectric)这样的在这一整个时期收益持续增长的公司,最终也损失了超过一半的市值。
  在股市达到谷底时,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了一半,而主要由科技股构成的纳斯达克指数则下跌了72%。道一琼斯互联网(Dow Jones Internet)指数不久前还是股市中的超级明星,此时却重创了93%。
  当投资者反思泡沫破灭后的惨剧时,他们自问了很多问题:“我们是怎样让这一切发生的?”“我们为什么没有意识到它的到来?”“我们应怎样阻止类似事情的再次发生?”
  我们曾战胜过困难
  进入新世纪以来出现的这些问题让很多人断定,股市不再是理想的投资场所。然而近些年我们所遇到的这些问题,尽管看起来非常糟糕,但与金融市场过去曾经历的困难十分相似。自20世纪60年代早期以来,历史曾见证总统暗杀事件,一场持续多年、不受欢迎的战争,使油价最终翻了20倍的两次石油禁运,两位数的通货膨胀,丑闻总统的辞职,核战争的威胁,以及全球范围内持续不断的各种冲突。然而,由于我们的经济体系是建立在自由企业原则的基石之上的,并且我们拥有勤劳智慧、富于创新的人民,因此我们经受住了过去的所有这些风暴的考验,并在这些风暴中使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强盛。这次我们同样能够做到。
  要点
  股票市场对美国经济体系的顺利运行至关重要。如果我们相信我们的经济会走出阵痛、继续增长,我们就应当相信,由运营良好的美国公司的股票构成的投资组合仍然不失为一种可靠的投资选择、应该考虑的不是我们是否应当通过股票积累财富,而是我们怎样才能区分好的投资和差的投资。幸运的是,有人可以给我们一些指导。
  投资大师
  在体育、商务、音乐等所有需要付出努力的领域,其参与者一般都由三类人组成。
  第一类人在所有参与者中占绝大多数,他们的水平构成了所在领域的平均水平,并且他们安于这样的现状。他们享受着自己所参与的活动,但这种享受从不会变成狂热的爱好。这类人无法逾越成功者与平庸者之间的鸿沟。
  第二类人在参与者中只占少数,他们的表现始终优于平均水平。这类人渴望成功,知道自己的能力始终有改进的余地,因此他们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刻苦钻研,努力掌握那些能够让他们与众不同的东西。他们明白,要想超越平均水平,仅靠运气是无法做到的,必须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技能。正是这类人将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变成了一门艺术。
  但是,几乎可以断定的是,还有极少数人甚至会超越第二类人的成就,成为所在领域的精英分子,构成高高在上的第三类人。这类人不仅仅突破了正常的极限,而且确立了全新的极限,譬如像鲍比·菲舍尔(Bobby Fis—cher)、韦恩·格雷茨基(Wayne Gretzky)和汉克·亚伦(}tank Aaron)那样的人,他们是真正的大师。
  在投资界也是这样。大部分人只是拿钱冒险,四处寻找热门股经。他们不愿意学习基本投资知识,他们投资于某家公司,仅仅因为“这家公司正受到追捧”。对他们来说,行动本身的刺激与赚取的利润一样重要。这些人投资的原因多种多样,惟独不包括长期最大化自己的收益。他们也许是为了寻求自己在周围人中的地位,想通过某一次成功获得鼓吹的资本。或者,也许仅仅因为给经纪人的佣金比飞往赌城维加斯(Vegas)的机票更便宜。这些人对投资知之甚少,但由于他们构成了投资者的主体,因此他们的集体观点通常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第二类人会不断努力学习投资技巧,以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在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时,这些人会花时间去了解什么是重要的。他们不会去赌博,而是会谨慎地进行有目的的投资,因此他们的表现往往比一般投资者好。
  真正的大师,譬如像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这样的传奇人物,则会制定新的标准,为他人提供可以实现的愿景。在不景气的光景中,当其他人在赔钱的时候,他们却似乎总是知道应对之策。他们遵循铁的原则,严格恪守自己长期形成的一贯理念。他们关注那些在其他人看来无关紧要的事态和详情。最重要的是,不管反对的人有多少,他们总是相信自己的判断甚于别人的观点。
  要点
  关于投资大师,极有意思的是他们的投资技巧其实都非常简单。当被问及成功的秘诀时,他们往往会显得迷惑不解。“没有什么秘诀,”他们会说,“只不过是坚定地奉行一些已被时间证明的基本原则而已。”
  在投资的竞技场上,许多复杂策略只会使投资者远离真正重要的东西。股价线构成了哪种图案?这只股票上周的相对强度是怎样的?大师们将这样一些问题视为亳不相干的干扰。通过将精力集中在重要原则上,精英层基金经理们运用简易的方法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伟大的投资有时需要果敢的行动,但更多的是需要用单纯的热情去遵循基本的原则。
  令人惋惜的是,由于投资大师们的技巧过于简单,因此,人们常常会忽视他们的策略。虔诚地恪守基本投资原则的行为往往无法打动投资者。相反,投资者通常会对一些华而不实、非比寻常的东西感兴趣,希望借助这些来形成自己的投资优势。因此,他们不断地搜寻着一些新颖、独特的东西,而大师们却在始终如一地运用那些多年来一直忠实地服务于自己的不变技巧,愿意放弃短期潮流而坚定地追求长期目标。天真的人谈论着接下来的几周哪些股票会有出色的表现,而大师们却在制订长期计划。
  投资者的心态正在发生变化
  在经历了七十年来最低迷的熊市之后,就像棒球队员重返春训场一样,投资者也开始重温基本投资原则。随着股票投资中理性的回归,人们越发地渴望了解在选择个股时,应着重考虑哪些因素,才能长远地积累财富。
  为了写这本书,我走访了五位美国顶级基金经理。这五位经理都是投资专家,他们的表现一直以来始终比同行出色。
  在接下来的几章中,我将详细阐述他们的投资策略和投资理念,正是这些策略和理念使这几位专家成为国内顶尖的投资高手。投资新手可以从专家们慷慨透露的策略中学习基本原则,投资老手则可以从大师们积累的智慧和经验中探求真谛。读者可以学习任一位专家的技巧;也可以了解所有专家策略的精要,并把它们融合到自己独特的投资策略中去。
  在了解了投资原则之后,投资者往往会因为不知道该如何运用而感到泄气。因此,本书并未局限于仅探讨一般投资原则,而是用后半部分的篇幅构建了一个步骤分明的投资流程,这一流程融合了五位大师投资策略的共同原则。该流程将这些原则分解为一系列的行为步骤,以确保投资者能对所有潜在投资对象给予同样的关注,并按同样的客观标准对它们进行评级。
  第二章 安迪·史蒂芬斯——艺匠中盘股基金首席投资组合经理
  自1997年6月艺匠中盘股基金(Artisan Mid—Cap Fund)创立以来,安迪·史蒂芬斯(Andy Stephens)一直担任它的首席投资组合经理。2000年和2001年,巴伦氏(Barron’s)/价值线(Value Line)年度基金调查连续两年将安迪排在成长型基金213名投资经理的首位。
  若在艺匠中盘股基金创立时投入10000美元,那么到2003年末便会增长到33253美元;同样的金额投在标准普尔500指数上,也只不过能增长到13854美元。与许多成长型基金一样,安迪的基金在1998年和1999年的股市泡沫期表现得异常出色,创造了110%的收益率,比标准普尔500指数高出54%,比罗素中盘成长股(Russell Mid—Cap Growth)指数高出32%。而在接下来的三年熊市中,安迪对价值的注重使他继续保持着相对优异的业绩,其基金的收益率超过标准普尔500指数31%,超过罗索指数42%,这些数字着实令人震
  安迪虽然外表保守、举止沉静,但内心的要强却不亚于任何一位顶级投资专家。正是这种性格使他克服了艰苦的成长历程,最终成为国内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之一。安迪一直在潜心构建可让他始终胜过竞争对手的投资流程,为此他仔细研究了投资管理的几乎每个方面,并形成了自己成功的投资风格。
  个人背景
  成为基金经理的成长2路
  安迪的家乡——威斯康星拉皮兹(Wisconsin Rapids)——对他独特的基金管理方法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这是一个只生活着大约18000人的乡间小镇,位于威斯康星州中部。安迪在八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身为牙科护士的母亲靠着微薄的工资艰难地支撑着一家五口人的生活。艰苦的环境慢慢培养了安迪对金钱的敬意,十六岁时他便发誓:“长大后我决不会再贫穷!”这一誓言深深影响着安迪每一次与职业生涯有关的抉择,并最终引导他成为一名基金经理。
  “我所说的决不再贫穷并不是指变得富有,”安迪解释说,“而是获得经济保障。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总是买不起自己想要的东西。我必须连续两天穿相同的衣服,并且从来都没钱参加学校的旅行。我的母亲对此感到非常难过,但这就是生活。”
  威斯康星拉皮兹没有一家可让安迪了解如何投资和积累财富的财务规划公司或理财公司。尽管这个小镇上的大部分家庭收入比较低,但有少数家庭却比较富有。安迪注意到比较富有的这些家庭都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征一一家中创造收入的人都是某个需求旺盛的重要领域的专业人士。由于他们是所在领域的专家,因此人们对他们的服务有很大的需求,这就导致他们的时间比普通公司职员的时间更值钱,从而使他们可以获得更多收入。结论很明显:要想实现自己的誓愿,安迪就必须成为某一专业领域最优秀的人才之一。
  十八岁时,安迪离开家来到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求学。他当时并不知道,这所大学设有全国历史最长、名声最响的应用证券学专业。当代好几位顶级基金经理均从这里毕业,包括奥克马克(Oakmark)金和奥克马克精选(Oakmark Select)基金的基金经理比尔·奈格伦(Bill ygren),以及FMI焦点基金(FMI Focus Fund)的基金经理瑞克·莱恩(Rick Lane)。
  除了应用证券学外,这所大学还设有由著名房地产投资家詹姆斯·格拉斯坎普(James Graskamp)牵头的房地产投资专业。该专业和它提供的职业机会深深打动了安迪,因此他选择了师从格拉斯坎普攻读房地产金融
  学位。安迪曾认定房地产投资将是他终生从事的领域,而高年级时的一节证券分析课却彻底改变了他未来的人生规划。就像走在前往大马士革(Damascus)路上的扫罗(Saul)一样,安迪听到了使命的召唤。
  斯特朗-科内留逊
  意识到自己将来想从事基金管理工作后,安迪便开始积极在该领域求职。毕业后,他接受了一家共同基金联合企业——斯特朗一科内留逊资金管理公司(Strong Corneliuson Capital Management)——提供的一份市场营销工作。“这不是分析师工作,”他说,“但它让我有机会步入著名基金管理公司的大门。”
  很快,安迪转到了交易部门,不久便开始管理这一块的工作。正是在管理这个部门的时候,安迪迎来了人生的首次重大转折。
展开
目录
总序

致谢
第一章 理性的回归
我们曾战胜过困难
投资大师
投资者的心态正在发生变化
第章 安迪·史蒂芬斯——艺匠中盘股基金首席投资组合经理
个人背景
安迪的投资流程
构建成功的投资组合
投资组合管理的一般原则
创造价值
案例分析,西部无线
小结
第三章 比尔·奈格伦——奥克马克基金的奥克马克精选基金首席投资组合经理
个人背景
比尔的投资流程
成长型投资与价值型投资的划分误区
展现比尔投资风格的典型范例:家得宝
小结
第四章 克里斯多夫·C.戴维斯——精选美国股份投资组合经理
个人背景
戴维斯的投资流程
两家公司的故事
成长型投资者与价值型投资者常犯的错误
抛售准则
风险管理
主题投资
错误墙
未被认识到的丑闻
小结
附录:再投资回报率的计算
第五章 比尔·弗里斯——桑伯格价值基金和桑伯格国际价值基金投资组合经理
个人背景
弗里斯的投资流程
小结
第六章 大约翰·卡拉莫斯——卡拉莫斯成长基金投资组合经理
个人背景
约翰的投资流程
小结
第七章 五位投资专家的五大共同原则
投资框架
五大共同原则
小结
第八章 艺术家与技术师的组合——确立投资理念和制定投资流程
流程来自于理念
确立投资理念
理念范例
制定投资流程
小结
第九章 找出限时特卖品
价格与价值
飞碟、大脚怪和折价股
价值型投资与成长型投资
将公司视为投资机会加以分析
小结
第十章 评估股票价值
资金的未来价值
未来收入流的现值
建立估值模型
小结
第十一章 橙色店铺中的巨大价值
市盈率
价值成长率
内含报酬率
高成长性公司的额外风险
股价隐含的增长率
小结
第十三章 行动起来!
进行筛选
食品,金融和咖啡因
最后一点说明
作者按语
附录一 投资信息来源
附录二 股票筛选结果
作者简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