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信息化的现代经济发展中,银行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体的银行业是否具备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银行核心竞争力是以领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战胜竞争对手而成为客户和市场的金融服务供应商,并获得超额利润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体现在银行价值链的各个方面,不仅体现在作为业务过程的主价值链上,还体现在各条支持价值链上,包括风险管理、技术设施管理、资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管理。核心竞争力是银行价值创造的最终驱动力量。
本书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对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界定、构成要素、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以及核心竞争力的路径依赖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银行核心竞争力在银行价值链上的体现、银行核心竞争力在管理体系上的体现、核心竞争力与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在核心竞争力建设过程中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和阻力等实践问题进行了分析。
在当今不断变化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关于组织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也成为管理学界的一项重要课题。我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那些来自于组织内部的因素,即使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或提升竞争优势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是组织内部各种因素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产物。尽管在现实中,核心竞争力往往以组织在某一方面的绩效,如市场营销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客户关系管理能力等方面表现出来,但其本质上是一种系统性能力,并体现在组织价值链的各个方面。作为组织价值创造核心的主价值链是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体现,但各条支持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同样构成了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部分。实际上,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最终源泉往往体现在组织价值链的最深层结构中。
核心竞争力能够使组织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条件下维持或提升其竞争优势,从而在一定意义上驾驭环境的变化,但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建设则是一个动态的、具体的过程。一方面,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核心竞争力需要不断地进行维护、培育和提升;另一方面,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建设过程又会受到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在组织特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以及发展历程中培育与发展起来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这种路径依赖性成为组织核心竞争力难以复制和难以模仿等特性的最终来源。
由于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价值链的各个方面,因此,核心竞争力的构成体系包括价值链中的各个重要环节。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体系可以用一个“三圈六要素”模型来概括,其中的六要素可以分为三圈:第一圈由人才和组织构成,处于基础和第一资源的重要地位,对各个层面的竞争力要素起着组织、控制和激励的重要作用,我们将其称为“驱动层面”;第二圈是构成核心竞争力的三个重要条件,依次是资本、风险、技术,是人才和组织必须拥有的基本资源,我们将其称为“支持层面”;第三圈是业务,即银行产品和服务,既是为客户服务的平台,又是与竞争对手博弈的手段,集服务和竞争两种功能于一身,把银行核心竞争力形式化、外在化,我们将其称为“表现层面”。构成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各类要素根据其共性与个性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各种财务指标所反映的现实盈利能力,这一类要素是最容易衡量和比较的;第二类是以业务结构、反映技术设施的各项指标、风险构成、资本结构、人力资源的岗位结构和素质结构以及管理体系等反映的“结构性要素”,这一类要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被量化、比较和模仿;第三类是如战略、创新机制、组织学习和企业文化等“能力或机制性要素”,这一类要素的评估和比较更加困难,但其所体现出来的积累性和路径依赖性使其难以被复制和模仿,因而是核心竞争力中最根本的构成要素。
从主价值链角度进行分析,目前对于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代表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而言,核心竞争力在主价值链上的体现主要是分销能力,表现为在客户中品牌效应较强、网点分布广泛等,但国内银行在产品开发和风险定价能力方面几乎没有表现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国内银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相应的法律和监管机制的制约。对于分销能力较强的银行,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竞争优势培育核心竞争力,既包括利用强大的分销渠道和品牌效应更好地贴近客户,更加迅速地了解客户需求,为产品开发提供信息、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增值服务等,又包括在技术设施、风险管理、人力资源培育等方面加强支持性力量。从管理体系角度进行分析,在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等方面,国内银行尤其是上市银行在“硬”体系,包括条文、组织机构、岗位设置等方面已经与国际上一些著名银行接近或类似,但在“软”体系,如监督的独立性、人员的素质、科学决策方法和工具的运用等方面有待提高。从国际经验来看,上述“软”体系的重要性远远大于“硬”体系,因此,国内银行要提升核心竞争力还需要在“软”体系方面继续努力。
核心竞争力是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中的创新能力、组织学习能力等使得组织能够及时感知和识别环境的变化,并随时准备通过学习过程或变革过程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等关注度的增加,充分发挥我国银行注重社会效益的传统,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将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承担转化为银行的竞争优势,也将是未来银行核心竞争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组织结构形态的不同决定了组织的分支机构是否需要培育和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一般而言,集团控股制下的子公司和事业部制下的事业部由于具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价值链,因而其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是很重要的。对于我国银行而言,由于其分支机构所处的经济金融发达程度以及市场环境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培育和发展核心竞争力对于我国银行的一级分支机构也是重要的。另外,也正是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和市场环境,对于具有较强分销能力的银行而言,根据区域市场特点,并充分吸收国际上大银行所采取的事业部制的优越性,构建“经济区域级战略业务单元”以兼顾产品开发与营销渠道是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策略。
核心竞争力建设过程的路径依赖性决定了在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过程中会遇到来自于环境的各种各样的阻力,对于国内银行而言,“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监管格局、利率和汇率形成机制的非市场化以及社会信用体系发育不完善、国民金融意识有待全面提高等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在上面这些问题中,政府部门是可以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因此,加快金融业改革开放步伐,尽快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全面提高国民的金融意识和信用意识,能够为我国银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