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贸易一体化:从区域化到区域主义》作者的主要观点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根据区域内成员结构是“同质”(如欧盟原15国)或是“异质”(如东亚或北美),结合区域一体化的实践,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分为两种不同的组织形式。特别地,对“异质”结构成员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首先表现为贸易一体化,其次是共同市场、以货币安排为代表的经济联盟以及共同体安排几个阶段,从而首次将区域一体化的组织形式按成员结构进行了划分。
第二,对贸易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进行了界定。指出贸易一体化是“异质”结构成员间区域一体化的初级阶段,涵盖次区域优惠贸易安排、基于分工的浅层次贸易一体化、自由贸易区以及关税同盟四个发展阶段;体现为一种从市场驱动的区域化到制度协调的区域主义的非线性演进过程。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仅理性地区分了贸易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厘清了贸易一体化各个阶段的内涵,同时给出了贸易一体化的一些度量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对东亚贸易一体化进行了实证研究。
第三,深入探讨了贸易一体化与垂直专业化分工之间的互动关系。作者指出:专业化分工和制度协调是贸易一体化的两个重要推动因素,其中,专业化分工是贸易一体化的基础和前提,是贸易一体化的实现途径,而制度协调是实现贸易一体化的制度保障,分工和制度协调的不断演进,就显现出贸易一体化从区域化到区域主义路径的不断演进。建立区域生产网络是实现东亚贸易一体化的重要步骤,从而将专业化分工这一基础性因素融入区域一体化进程中。
第四,区域化和区域主义是包括贸易一体化在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两种形态。贸易一体化体现为一种从市场驱动占主导的区域化到制度协调占支配地位的区域主义的非线性演进过程。将贸易一体化定位于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体现出作者独特的研究视角。有关这一演进过程的非线性论述不仅顾及了理论的逻辑性,同时兼顾了现实世界的客观性。
展开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俊江
本书比较成功地对区域一体化文献进行了梳理,说明作者对相关理论已经有较深刻的理解,并对有关模型进行了实证,对东亚一体化模型及实现路径的研究具有创新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林桂军
作者在总结分析了欧盟区域一体化历程的基础上,根据区域内成员结构是“同质”或是“异质”,结合一体化的深度和广度,将区域一体化区分为两种不同的组织形式,研究角度有一定的突破……在东亚贸易一体化的演进过程中,专业化分工是基础,制度协调是保障,经济全球化是助推器,此观点有一定创新之处。
--《国际贸易》杂志社社长,编审,博士生导师钱建初
研究成果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推进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意义。
——辽宁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平
该专著运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对东亚贸易一体化的路径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是区域经济一体研究领域的一部最新力作。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厚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