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东亚贸易一体化:从区域化到区域主义:regionalization to regionalism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03236
  • 作      者:
    徐春祥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徐春祥,男,1967年8月生,山东潍坊人。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贸易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就读于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原沈阳工业学院管理工程系)和辽宁大学,分别获得工学学士(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济学硕士(世界经济专业)和经济学博士(国际贸易学专业)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以及区域一体化,编著《国际贸易》、《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等教材5部,在《亚太经济》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市、校级科研项目12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东亚贸易一体化:从区域化到区域主义》作者的主要观点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根据区域内成员结构是“同质”(如欧盟原15国)或是“异质”(如东亚或北美),结合区域一体化的实践,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分为两种不同的组织形式。特别地,对“异质”结构成员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首先表现为贸易一体化,其次是共同市场、以货币安排为代表的经济联盟以及共同体安排几个阶段,从而首次将区域一体化的组织形式按成员结构进行了划分。
    第二,对贸易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进行了界定。指出贸易一体化是“异质”结构成员间区域一体化的初级阶段,涵盖次区域优惠贸易安排、基于分工的浅层次贸易一体化、自由贸易区以及关税同盟四个发展阶段;体现为一种从市场驱动的区域化到制度协调的区域主义的非线性演进过程。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仅理性地区分了贸易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厘清了贸易一体化各个阶段的内涵,同时给出了贸易一体化的一些度量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对东亚贸易一体化进行了实证研究。
    第三,深入探讨了贸易一体化与垂直专业化分工之间的互动关系。作者指出:专业化分工和制度协调是贸易一体化的两个重要推动因素,其中,专业化分工是贸易一体化的基础和前提,是贸易一体化的实现途径,而制度协调是实现贸易一体化的制度保障,分工和制度协调的不断演进,就显现出贸易一体化从区域化到区域主义路径的不断演进。建立区域生产网络是实现东亚贸易一体化的重要步骤,从而将专业化分工这一基础性因素融入区域一体化进程中。
    第四,区域化和区域主义是包括贸易一体化在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两种形态。贸易一体化体现为一种从市场驱动占主导的区域化到制度协调占支配地位的区域主义的非线性演进过程。将贸易一体化定位于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体现出作者独特的研究视角。有关这一演进过程的非线性论述不仅顾及了理论的逻辑性,同时兼顾了现实世界的客观性。
展开
精彩书评
    东亚贸易一体化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领域里的前沿性课题,因此该选题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书揭示了东亚贸易一体化与垂直专业化分工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一领域研究较多,但本书能以新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丰富和拓展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其结论具有说服力。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俊江
    本书比较成功地对区域一体化文献进行了梳理,说明作者对相关理论已经有较深刻的理解,并对有关模型进行了实证,对东亚一体化模型及实现路径的研究具有创新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林桂军
    作者在总结分析了欧盟区域一体化历程的基础上,根据区域内成员结构是“同质”或是“异质”,结合一体化的深度和广度,将区域一体化区分为两种不同的组织形式,研究角度有一定的突破……在东亚贸易一体化的演进过程中,专业化分工是基础,制度协调是保障,经济全球化是助推器,此观点有一定创新之处。
    --《国际贸易》杂志社社长,编审,博士生导师钱建初
    研究成果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推进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意义。
    ——辽宁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平
    该专著运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对东亚贸易一体化的路径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是区域经济一体研究领域的一部最新力作。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厚双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及评价
    近年来,对东亚问题的研究文献浩如烟海。从某种意义上说,归纳和梳理全部文献几乎是一项不可思议的工作。但作为研究的需要,对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基本观点进行梳理是不可或缺的。
    有关东亚问题研究文献的综述方法可以根据时间序列,也可以根据研究领域,还可以根据地域进行。其中时间序列是指根据近几年来对东亚问题的研究,按时间先后或分成若干时间段而依次进行的研究;按研究领域是指,将东亚问题分成(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不同领域,对某一领域的研究再配合时间序列或其他方法进行的研究;按研究地域是指,将国内外研究文献从以下四个层面进行梳理:一是对东北亚的中国、日本和韩国的相关研究;二是对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的相关研究;三是对三个“10+1”和一个“10+3”的研究;四是把东亚作为一个整体而进行的相关研究,最后一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主要是世界银行有关这方面的一些不太系统的讨论[又称“政策议程”(policy agenda)]。
    本书将从国外、国内两个角度,综合后两种研究方法对近年来有关东亚问题的主要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梳理。
    第一节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正如前文所述,东亚是一个能引起众多学者研究兴趣的区域。东亚经济以及贸易的增长、产业结构特征以及自身融经济、政治于一体的特点,都会吸引许多研究人员在该领域投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英国经济学家彼得·罗布森(Peter Robson,2001)在其著作《国际一体化经济学》中,对一体化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梳理,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理论借鉴。
    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芬斯阙(Robert C.Feenstra,1998)教授对贸易一体化和生产非一体化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不仅为中国国内后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同时为本书对东亚浅层次贸易一体化的提出和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
    Kwanho Shin&Yunjong Wang(2002)基于东亚货币协作(清迈倡议,CMI)的研究,提出东亚货币一体化先于贸易一体化的设想,为本书研究以货币安排为代表的东亚货币联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  研究对象的界定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思路及结构
五  本书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及评价
第一节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第二节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节  对现有文献的简要评价

第二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关于专业化分工与贸易的理论发展脉络
第三节  区域化和区域主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贸易一体化条件下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模式
第一节  现有理论的局限性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家的视角
第三节  贸易一体化的概念及其理论前提
第四节  贸易一体化条件下“异质”结构成员间区域合作组织模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贸易一体化模型的经验检验
第一节  欧盟:一个较为理想的一体化模型
第二节  北美自由贸易区:“异质”结构成员间FTA的代表
第三节  对亚太地区其他区域一体化组织的适用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东亚贸易一体化的可行性与困难
第一节  东亚贸易一体化的可行性
第二节  东亚贸易一体化面临的困难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东亚贸易一体化的路径安排
第一节  东亚贸易一体化的支撑因素
第二节  东亚贸易一体化的梯次安排:从区域化到区域主义
第三节  东亚贸易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第四节  东亚贸易一体化的政治经济学
第五节  中国的抉择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东亚贸易一体化的福利模拟
第一节  次区域FTA的效果模拟——基于引力模型
第二节  东亚不同形式自由贸易区的福利模拟分析——基于CGE模型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第六章附表
附录二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