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咖啡:黑色的历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0255194
  • 作      者:
    (美)安东尼?威尔蒂(Antony Wild)著
  • 出 版 社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咖啡:黑色的历史》为您揭开这个黑色历史的盖子,为您讲述属于咖啡和圣赫勒拿岛的故事!大约在1502年,在南阿拉伯的也门,出现了一种用原产自埃塞俄比亚的植物的果实制作的新饮料,这就是咖啡。咖啡随后迅速在伊斯兰世界广泛流行起来。今天,世界上一种最稀少也最昂贵的咖啡来自圣赫勒拿岛,咖啡与这个遥远而神秘的圣赫勒拿岛有着怎样的关联呢?
展开
内容介绍
  黑色的历史被揭开了盖子。要完成这项繁难的工作,离不开那许多不希望盖子被揭开的人们的帮助。我先前从事咖啡贸易业经历中结识的许多朋友和同事为这本书付出了时间、观点和专家意见,但是他们的名字不便和这本批评性的书联系在一起。因此,虽然我对这些人心怀感激,还是不在这里对他们指名致谢了。著书如同建筑一座大厦,为了建构起这座大厦,大批的材料从其他地方辛苦采集起来,它涉及广泛的话题,所以参考了许多有关的著作。一些在本书中没有指出姓名却对此书有实际贡献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作品会被我用来说明我自己的观点,他们的名字不被提起,是因为不谎称他们对这整座大厦的总体结构设计作出了贡献,就无法对他们就某一块具体的砖石所作的贡献表示谢意。
  关于注释,或者是关于本书没有注释,需要做一个注释。扪心而论,本书中的每一个事实、数字和日期都可以得到核实——如果有人愿意去核实的话。作者决定不在书中加上注释或者引用文献目录,很大程度上是出于风格角度的考虑:一部揭露黑暗的历史一旦点缀上了光亮的金片就不再黑暗了。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
  我知道我的笔触充满苦涩。正是因为苦涩,才会有人写下这些事情。
  ——穆尔塔图利:《马克思·哈韦尔拉与荷兰贸易公司的咖啡拍卖》,1860年
  目前付给咖啡生产者的灾难性的低价正在导致一场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具有强制性的全球性工人失业。不过,人们对于究竟有多少人在依赖种植咖啡而生存,却令人惊异地缺乏一致的看法。据通常在报道商业信息时不事夸张的《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估计,在2002年,有1.25亿人依赖咖啡生活。《行动扶助》(Action Aid)声称有6000万人,《公平贸易》(Fair Trade)说有1亿人。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在发展中国家,有2500万小生产者以生产咖啡为唯一收入来源,每个这样的小生产者平均养活5个家庭成员。这个数字相当于世界上第8人口大国——日本全国的人口总数。世界银行进一步估计,全球竟然有5亿人直接或者间接地卷入咖啡贸易中。道琼斯商品服务机构(Dow Jones Commodity Services)关于咖啡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的判断与世界银行的估计相互呼应,它指出:仅仅意大利的11万咖啡馆就容纳了30万人在工作,他们单日销售的香浓咖啡就达7000万杯。
  美国咖啡市场每年的经营总额为190亿美元,涉及15万全时或者半时的工作者直接为1.61亿消费者提供服务。美国专业协会(Specialty Association of America)估计:如果把从咖啡机生产者到泡沫咖啡杯制造者都计算在内的话,卷入咖啡业的人数就会升至1500万。一家主要咖啡加工企业声称,在日本,有超过300万人的工作——这是日本劳动大军总额的4.5%——直接或者间接地与咖啡业有关。咖啡业热衷于强调咖啡的重要性可能只是为了引起执政者们对正在影响咖啡业的各种问题的重视,但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对于咖啡业相当程度的依赖的确是国际性的。
  只要咖啡在世界市场上出售的价格仍旧低于其生产价格,小咖啡业主和农场主就必须补贴消费者。他们不可能长久地这样做。结果就是失业和咖啡业雇佣劳动者失去生活来源。世界银行估计,在2000到2002年问,仅仅中美洲地区就有大约60万咖啡业工人失去了工作。这相当于整个布里斯托尔市的人口全部失业。没有任何确切的迹象显示咖啡的价格会回升,因而失业危机还在迅速加剧,蔓延全球。这种情况已经开始在那些原本经济不稳定和脆弱的国家引起前所未有的政治和社会混乱、贫困与短缺。咖啡贸易提供给人们的利益份额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91年,全球咖啡市场销售总价值是300亿美元,其中咖啡生产国得到120亿,即40%。目前的统计显示,全球咖啡销售带来的年总收入额在550亿上下,其中只有70亿(13%)归于咖啡出口国。咖啡是世界上价值仅次于石油的贸易品,但是咖啡生产者在咖啡贸易中得到的份额却在10年问下降了三分之二,而跨国咖啡公司则因购买咖啡所需价格的低廉而大发横财。付给咖啡生产者的国际平均价格已经从1997年的高点下降了80%,而美国的主要品牌咖啡的平均零售价格降低为每磅2.75美元,仅仅比先前的高点降低了27%。占全球速溶咖啡市场份额85%的英国速溶咖啡在同一时期仅仅下降了微不足道的5%。控制了世界咖啡贸易的4个跨国咖啡加工企业——宝洁、雀巢、莎莉以及菲利普·莫里斯——它们共占有国际咖啡贸易份额的40%——则在报称它们实现了历史最高销售额和利润额。除了莎莉公布说它从其咖啡和茶业部门获利4.95亿美元以外,其他公司都谨慎小心地不肯吐露出它们的收益中究竟有多大份额是来自其咖啡业部门。雀巢公司则把它2003年8月以前半年销售额净增5%的原因归于其速溶咖啡和瓶装净水业,说那是该公司的“明星部门”。
  星巴克,这个国际咖啡贸易中姗姗来迟的新角色,也在获取巨大的利益。它在2003年获利19%,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6000多处咖啡店,而且这个数字每天都在增长。它的生意被看做一个稀有物种,一个“口味创造者”,是一个成功地开创了新市场的公司。星巴克已经把咖啡重新定义为“消费得起的奢侈品”,并且为沉迷于其中的人们提供了一种相当甜美的环境。该公司主席兼首席全球战略设计师霍华德·舒而茨是一个被股票分析家和媒体追捧的大公司巨头,这个身形瘦削的人是那本颇受注目的新时代圣徒自传《倾心于它》(Pour Your Heart into it)所谓的“作者”。他在这本书中写道:“我的最终目的……是保证人们拥有坚持的勇气,即使在别人的嘲笑中,仍旧我行我素。不要被说‘不’的人吓倒。”不过,舒尔茨的这种煽情的说教对于住在危地马拉简陋街区中面对惨淡的生意而要放弃咖啡种植园的小业主们大概不会带来什么慰藉。舒尔茨在他设于发达国家的品牌咖啡店中以很高的价格出售咖啡,那种价格清晰地显示着不平衡和不平等。星巴克通常采购比其他许多公司所买入的更好的咖啡,并且一直付给较高的价格,它的公共关系部门就靠这个建立起优秀的咖啡店。但是,这个公司成为反全球化运动的主要攻击目标绝不是偶然的。它已经通过将现代积极进取型市场手段和与其各自为战的竞争对手摩擦的战略相结合,成了毫无节制的资本主义的令人作呕的形象代表。在反全球化运动者眼里,更为严重的是,星巴克的主要产品是依靠第三世界的农场主来补贴的。
  咖啡贸易中日益增强的不平等冷峻地展现出全球化经济体系中拥有者与一无所有者之间不断扩大的鸿沟。而且,正如富裕西方国家的政客们在闪烁其辞地回应民众对第三世界贫穷问题的关切时所说的那样,在当前咖啡危机中受益的大公司除了自我炫耀以外,显然缺乏作出任何实际举动的诚意。生产福尔杰斯(Folgers)的宝洁(Procter&Gamle)公司声称它为墨西哥、巴西和委内瑞拉的社区项目捐出了1000万美元。根据雀巢的一位发言人的说法,克拉夫特、莎莉和雀巢都曾声称他们对小咖啡生产者出手相助,以“保证他们的收成实现全部价值”。但是,这种评论是被特意设计出来的,目的是向心怀疑虑的消费者们担保:跨国公司们并没有用枪逼着人家来攫取咖啡。
  世界上咖啡种植者的贫穷与统计显示的咖啡贸易商的富有形成鲜明的对比。绝大多数这类统计数字是从伦敦牛津大街北边不远处的伯纳斯街区一栋60年代建造的不起眼的办公楼中发布出来的。在那里,可以找到曾经在全球声势显赫的国际咖啡组织,简称ICO,黯然元光的旧址。由咖啡生产国(无例外地都是热带和发展中国家)和咖啡消费国(通常是西方和发达国家)创建的国际咖啡组织,在鼎盛的时候虽然毫无疑问地也有其瑕疵,毕竟是世界咖啡贸易业为缓和咖啡价格剧烈波动带来的影响而作出的一种实际努力。这些波动是由咖啡供应过量和周期性的巴西咖啡歉收造成的。虽然建立国际咖啡组织的动机主要是商业性的而不是慈善性质的——因为长期的市场不稳定对于商业是有害的——其最终作用还是制约了咖啡贸易中贫穷与特权之间沟壑的加深。根据在联合国示意下签署的《国际咖啡协议》(ICA),国际咖啡组织对该协议进行宣传,制定具体规则,并通过一个复杂的配额体系监督和管理了它的实施。这个配额体系根据先前议定的条款对咖啡供给提供许可和限制,以保持价格处于一定的范围之内。但是,国际咖啡组织发挥全面功能依赖于拥有世界上25%咖啡消费者的美国的积极参与。当中美洲出现共产主义威胁滋长的迹象时,支持世界咖啡组织来化解其后院的社会动荡符合美国的最大利益。但是,随着苏联的解体,这种牵制因素消失了,意识形态驱动的自由资本主义占据了统治地位。一个国际性的商品价格控制协议在这种新自由主义经济舞台上没有任何地位。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撤销了对《国际咖啡协议》的支持,并在6年以后退出了国际咖啡组织。伯纳斯大街上的国际咖啡组织总部的重要性于是顿然消失。那些研究实验室、讲演厅和其他设施关闭,用于宣传的预算也取消了。这个组织仍旧主持其成员国参加的会议,仍旧以令人赞赏的热情汇聚统计资料,但它现在不过是昔日世界咖啡组织的影子了。
  由于美国撤出ICA而形成的完全自由化的市场所导致的问题被世界银行及其类似机构亚洲发展银行恶化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两个机构都为了鼓励低成本生产和结束市场不景气而大规模地对越南提供贷款。曾经在越南战争期间用“橙剂”(Agent Orange)使这个国家一片凋零的美国,通过由它控股的世界银行推动用低劣罗巴斯塔(Robusta)咖啡树来使越南恢复绿化的工程。这项工程对其他依赖咖啡业的第三世界国家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到2000年,先前仅仅生产极少量咖啡的越南已经变成了仅逊于巴西的第二咖啡生产大国,每年出口900万袋60千克装的低品质咖啡。和巴西一样,越南咖啡使用机械生产,其劳动成本只相当于许多其他生产较高质量罗巴斯塔咖啡国家的三分之一。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
第二章 咖啡的起源
第三章 中国的启示
第四章 穆哈港的贸易
第五章 咖啡与社会
第六章 穆哈港的衰落
第七章 奴隶制度与咖啡殖民地
第八章 欧洲大陆体系与拿破仑的咖啡替代品
第九章 拿破仑与圣赫勒拿岛
第十章 奴隶制度、巴西和咖啡
第十一章 大博览会
第十二章 哈拉与兰波:摇篮和炼狱
第十三章 现代
第十四章 咖啡、科学、历史
第十五章 半球之战
第十六章 公平贸易
第十七章 香浓咖啡:咖啡世界语
第十八章 黑暗的中心
尾声
附录:在库什的考古发现
参考读物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