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话说粤商:图文商谚本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1934949
  • 作      者:
    刘正刚著
  • 出 版 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古今中外的商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是文化的较量。是精神的博弈。本丛书讲述近代中国(有的商帮上溯到明清时期)各地商人的传奇故事。展现丰富多彩的经营之道、处世之理。旨在对中华商业文化的内容和精神做深入发掘总结。为当今商人群体的成长和成功提供历史借鉴。<br>    历史有传承。文化有根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br>    中国商人和消费窨。中国特色经营模式和消费方式。都与我们的前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都与我们的国情乡情密不可分。弘扬各商帮和各地域商业文化的特色。对于当今打造名省名市名街名企名店名商。实施特色竞争、差异定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br>    十几省市专家学者精心打造。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商业史学会指导支持。本丛书视野开阔。气势雄浑。史论结合。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赏心悦目。既是政府官员的历史读本,又是商界人士的经营指南。还是文化爱好春的收藏佳选。
展开
精彩书摘
    2.4  小行商的艰难发家史<br>    广州十三行固然有潘家、伍家这样的大商号,但更多的是一些小行商,他们的发家史也颇耐人寻味。天宝行就是一个例证。其创始人梁经国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徒四壁,一贫如洗。<br>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自古英雄出少年。梁经国是这些俗语的最好注脚。梁经国六岁时就每天往返60里到广州做小买卖,晚上则和母亲一起纺织。长大后外出打工,“尺累寸积,渐获赢余”,最终脱贫致富。<br>    梁经国18岁时进入广州的冯氏洋行打工,23岁娶了能干的凌氏为妻,夫妻合力,十年后,积蓄已达60多万两。<br>    就在梁经国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中英关系恶化,1807年8月,英军强行进入澳门,广东官府命令英军退出,并下令行商停止和英商做生意。英军反而乘势闯入虎门,中英武装冲突一触即发。后在行商和外商的调解下,英军于12月撤出虎门和澳门。在这场较量中,行商损失惨重,破产事件屡有发生。据统计,1808年仅存行商十家,连总商同文行潘振承也宣布暂告歇业。<br>    自幼在逆境中成长的梁经国却偏要迎着困难上。1808年,47岁的他就在行商处于内外交困之际,毅然创立了天宝行。<br>    其实,创业时的梁经国已有了近20年和外商打交道的经历。他勤学、诚实、实干而灵活。据族谱记载,他在冯氏洋行打工期间,深得行主信任和重用,在行主外出时,独立代理洋行事务十余年,“颇获赢余”。行主十分感动,决心资助他开设天宝行。<br>    天宝行成立后,很快就得到了对英国东印度公司毛织品贸易额中的一份。而当时总商也只占有二三份的额度,一般行商只有一份或半份。说明天宝行的信誉一开始就赢得了尊重,1818年天宝行的额度升至二份。<br>    天宝行的另一大宗生意是茶叶,1811年其经营的出口茶叶量为8000箱,1815年达1万箱,以后不断递增,基本上维持在1万箱以上,1820年一度达到3.2万多箱,占当时各行商茶叶贸易额的10%左右。<br>    天宝行还根据行商必须充当保商的规定,从1811年开始,承充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的保商,截至1833年,每年承保的商船多在两艘,说明天宝行的信誉有了切实的保障,外商愿意和他做生意。<br>    为了天宝行能更好地发展,梁经国踊跃向各级政府捐输,以得到朝廷的眷顾。1811年,捐资修建广州文澜书院,1819年,捐资治理黄河支流武陟河。同年,逢嘉庆皇帝60大寿,梁经国又上贡2万多两银子,“为各行之冠”,引起朝廷的注意。<br>    这些钱当然没有白花,嘉庆帝颁下圣旨,建立牌坊旌表梁经国,并给梁经国加官进爵,由同知衔累加到通奉大夫,相当于文职从二品官衔。虽然这些官衔有名无实,但对天宝行的发展无疑是一把尚方宝剑。<br>    不过,勇于和逆境较量的梁经国,无法和一个没落的时代相抗争。正当天宝行发展壮大之时,鸦片走私贸易在广东沿海日渐猖獗。与此同时,英国人开始在印度推广种植茶叶,广州的茶叶出口量逐渐减少。天宝行在劫难逃。<br>    1822年,天宝行就出现了危机,不仅欠有外商债务,而且还欠缴粤海关税饷近10万两。在内外交困下,天宝行债台高筑,举步维艰。1824年,与其有具结联保关系的同泰行破产,几乎把梁家拖倒。<br>    1827年10月,67岁的梁经国以年老多病为由,呈报粤海关以其子梁纶枢接办行务,天宝行进入经官二世时代。梁经国则于1837年去世。<br>    为了重振天宝行,1828年(清道光八年),梁纶枢捐输河南修河费银9.5万两,但困境并没有解除。1839年2月,天宝行欠饷银近21万两,占所有行商欠饷银总数的50%,清廷限令一年内缴清欠饷。虽多方筹措,但一年后仍欠饷7万多两,天宝行面临破产危险。此时,鸦片战争的炮声已响,梁纶枢捐输海疆2万两,天宝行遂化险为夷,得以继续运行。<br>    《南京条约》签订后,十三行没有了贸易特权,天宝行自然也走到了历史的尽头。<br>    ……
展开
目录
序言<br>第一章  海洋大省,重商传统<br>1.1  依托海洋,逐鹿商场<br>1.2  农产品普遍商业化<br>1.3  多如牛毛的商行<br>1.4  贩糖种蔗的双赢<br>1.5  货币流通的多元化<br>1.6  典当铺多过米铺<br>1.7  深加工创造附加值<br>1.8  洋广货叫响天下<br>1.9  广州的外国商人<br>第二章  富甲天下的行商<br>2.1  “红顶商人”十三行行商<br>2.2  茶叶贸易的垄断者:从哥德堡号说起<br>2.3  世界首富的发财路<br>2.4  小行商的艰难发家史<br>2.5  曾经跻身乡贤祠的行商<br>2.6  越洋诉讼讨债的潘长耀<br>2.7  同文行开创者的生意经<br>2.8  周旋于官商之间<br>2.9  由行商到买办的转化<br>第三章  走出国门发洋财<br>3.1  在东洋打拼的粤商<br>3.2  夏威夷的中国红顶商人<br>3.3  中国人吸中国烟<br>3.4  由打工仔到红顶商人<br>3.5  身兼三国领事的大商人<br>3.6  小小生意能发家<br>3.7  白手起家的陆佑<br>3.8  美洲华侨的领袖<br>3.9  华人创办百货公司的先驱者<br>第四章  敢开风气之先<br>4.1  百货公司首战广州<br>4.2  投资修筑铁路<br>4.3  机器缫丝开风气<br>4.4  让黑夜亮起来<br>4.5  百年张裕名扬天下<br>4.6  轮船运输的掌舵人<br>4.7  保险行业的探索者<br>4.8  房地产业的大王<br>4.9  机器工业的领头羊<br>第五章  标新立异的营销策略<br>5.1  别具一格的红头船<br>5.2  蛇王满的别出心裁<br>5.3  利用媒体推销产品<br>5.4  白金龙:商业与影视联姻<br>5.5  借“会试”推销的陈李济<br>5.6  逢凶化吉的致美斋<br>5.7  陶陶居的水桶广告<br>5.8  装潢门面招揽顾客<br>5.9  精艺诚信的李占记<br>第六章  打造儒商形象<br>6.1  贾而好儒培育后人<br>6.2  儒而为贾的外销画匠<br>6.3  人间仙境的海山仙馆<br>6.4  杂糅中西文化的建筑<br>6.5  将藏品刻石传世<br>6.6  刊刻书籍造福万代<br>6.7  印刷出版界的弄潮儿<br>6.8  商人媒体《七十二行商报》<br>6.9  “广州英语”风行商界<br>第七章  公益与利益,探索双赢的尝试<br>7.1  山庄“鬼节”的魅力<br>7.2  投资学校造福后人<br>7.3  乐善好施蔚然成风<br>7.4  建造善堂救助弱者<br>7.5  兴建育婴堂拯救孤儿<br>7.6  创办新式医院救死扶伤<br>7.7  新式影院令人神往<br>7.8  与民同乐的戏剧舞台<br>7.9  与众不同的会馆建筑<br>第八章  国事商事,轻重分明<br>8.1  鸦片战争后的师夷长技<br>8.2  支持孙中山革命<br>8.3  抗日烽火中的商人<br>8.4  共产党的真朋友<br>8.5  保护伞下的粤商组织<br>8.6  为了利益必须集体行动<br>8.7  粤商自治会的参政尝试<br>8.8  从伙伴到兵戎相见的广东商团<br>8.9  事关国运的“商战”论<br>第九章  商道是非,任人评说<br>9.1  盗亦有道:海盗的商业活动<br>9.2  大发鸦片财<br>9.3  致命的“夷欠”<br>9.4  为利益两肋插刀<br>9.5  既要权又要钱<br>9.6  爱钱财也爱美人<br>9.7  纸醉金迷舒缓压力<br>9.8  企求神灵助财源<br>9.9  以亲情乡情缓解风险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